名人与麒麟

2014-11-17 22:00赵慕明
青春 2014年7期
关键词:麒麟

赵慕明

麒麟乃京畿之地,与其相关的名人甚多。他们或为开国皇帝,或为民族英雄,或为名相名匠,或为诗书大家……或许正因为如此,这方历史悠久的土地,底蕴才变动更加丰厚,人文景观才显得格外诱人。

麒麟门北刘裕陵

从麒麟集镇沿公路北行约1公里,便可以见到大道两侧各有一只巨大的石兽,昂道挺立、雄浑矫健、蔚为大观。原来,这里便是1500多年前叱咤风云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归葬之地。

刘裕,字德兴,小字寄奴,彭城(今徐州)人,后迁居京口(今镇江)。其幼年贫穷,曾以贩鞋、种地、捕鱼为生。后为东晋北府兵将领,败南燕、收巴蜀、灭后秦,战功赫赫,官至相国。元熙二年(420)代晋称帝。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称赞的正是这位颇具传奇经历的一代君主。

据《景定建康志》载:“宋武帝陵在县东北二十里”。该志又引唐朝人许嵩《建康实录》云,“宋高祖永初三年葬初宁陵隶建康县蒋山”(即钟山)。据专家考证,刘宋王朝8位皇帝的皇陵“地点比较明确的,只有宋武帝刘裕的初宁陵一处”。帝王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吉祥的象征,也有驱邪求福的含意。这一对东西相向的大型石兽均为公兽,重约2万斤。东边的为天禄,原有的双角已损,颏下须卷下垂,腹侧刻有双翼,翼面前为鳞羽,后为长翎,四足已残缺,上世纪50年代整修时另作四石墩置于其下。修复后的天禄高2.9米、长2.9米、腰围3.1米。西边的为麒麟,高2.78米、长3.18米、腰围3.21米,除头雕独角(角尖已残断)头略后仰外,其体态、造型都与天禄相似。从石兽摆放的位置和地形看,这里是神道的入口处。那么墓冢呢?一般来说,帝陵的墓冢距离神道石刻约千米左右。但从现场看为何一点踪影也不见呢?笔者以为这可能与刘裕墓冢的规模小不无关系。刘裕陵不像某些皇帝陵工程浩大,堆土如山。如秦始皇陵,据《史记》所载,“坟高五十余丈”,按当时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当在115米左右。可是,1982年测量时坟高仅为55.05米,可见历经2000年水土流失,封土高度与原来相比已降低过半。据《至正金陵新志》载,刘裕墓冢仅“周三十五步,高丈四尺”。这么一点高度和范围的封土,即使不被人为破坏,也早被大自然的千年风雨洗刷荡平,哪里还会有什么遗迹呢。

刘裕墓冢的封土规模为什么这样小?这可能与这位出身寒门的开国皇帝的“清简寡欲”有关。据《南史》和《宋书》记载:刘裕“性尤简易”,无“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他还把当年躬耕于丹徒时的“耨耜之具”保存于内室,以使他的后代“知稼穑之艰难”。值得一提的是,刘裕不但生活比较节俭,对于女色也能做到有所节制。如义熙十三年(417),他出兵后秦,得到秦王姚兴的侄女。由于姚氏充满活力、美艳绝伦,具有异域独特的魅力,刘裕对其倍加宠爱甚至丢开朝政,终日与其相拥相伴、歌舞酒宴。他的亲信谢晦大为不满直言劝谏。刘裕幡然悔悟知错便改,立即忍痛割爱将姚氏遣出宫去。这对于一位封建帝王而言,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初宁陵石兽雄立,古意幽然。我们在访胜怀古观赏这精美绝伦的南朝艺术瑰宝之余,是否还该从墓主人身上得到一点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谢灵运墓在本业寺

谢灵运祖籍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因幼时寄养在外,十多岁时才回到建康,故人称“客儿”。谢灵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第一。二十岁上下,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刘宋代晋后,降爵为侯,不受重用。先后任过散骑常侍、永嘉(今温州)太守等官,一度又被免职。政治上的失意,使生性自负的谢灵运放荡不羁、蔑视法度,转而寄情山水。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篇,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大量山水诗的人,被誉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唐代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无不受其山水诗风的影响。然而,自视甚高、不知应变的谢灵运,终不为权贵所容。元嘉十年十月,他因谋反罪被斩于广州街头,享年四十九岁。据元代《至正金陵新志》等方志记载,谢灵运墓在上元县本业寺,即今麒麟街道晨光村宁杭公路南面的山坡一带。方志还记载,南唐保大年间,里人孙憙(又作“孙熹”)等曾建碑。然而岁月悠悠,一千多年过去了,谢灵运墓的具体地点已难觅迹。

文天祥留诗金陵驿

麒麟集镇南面,土城头路边有一座往往不为人注意的四角仿古亭,这就是文天祥诗碑亭。

民族英雄的诗碑亭为何建造在麒麟集镇附近?这是因为文天祥被押北上,于祥兴元年(1279)六月十二日途经建康(今南京)羁留金陵驿两月余。金陵驿又名蛇盘驿,为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建,是当时建康附近十一处驿站、七处驿馆中最有名的一处。据《元至正金陵新志》载,该驿址在“上元县长乐乡蛇盘市”。由于年代久远,当年的馆舍已难觅迹。南京市文管会根据史料记载,“查证驿馆故址”,于1991年在麒麟集镇南外郭路1公里处西面的山坡上“立碑建亭以志纪念”。路边,一块高1米余、宽近2米的石碑上镌刻的碑文简要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留诗金陵驿的原委。约50米长的甬道将游人引向诗碑亭前。诗碑亭坐西朝东,檐高约4米,梁、柱、斗拱均以石料构建,四角翘起、造型古朴,具宋代风格。亭额上书“文天祥诗碑亭”,左右亭柱刻文天祥《过零丁洋》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为原江苏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柳林所书。亭内端立一碑,高近2米、宽约1米,此即所谓“诗碑”也。碑正面雕刻身着官服、大气凛然的文天祥画像,据说此像出自元人手笔。碑背面竖排阴刻文天祥《金陵驿》全诗:“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据前文所述“说明碑”载,文天祥羁留此处写有三首词和十余首诗,其中以《金陵驿》为著。这是用丹心蘸着泪水写成的诗!“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既是悲壮凄楚的呐喊,又是掷地有声的铿锵誓言。他明知押赴大都凶多吉少,他决心赴死,死也要化作滴血啼鸣的杜鹃鸟,飞回江南,飞回祖国的怀抱……

文天祥诗碑亭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也是一处颇佳的风景点。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这里看钟山正是“侧成峰”的好景致。那重峦叠嶂、虎踞龙盘的气势,或许当年也曾激发过文天祥的诗情。

詹孟举书“麒麟门”门额

麒麟街道境内的“麒麟门”,曾是南京著名的外廓城门之一。因为附近有刘宋武帝陵墓石刻麒麟一对,故名,这在当地家喻户晓。然而,这“麒麟门”门额系由明代中书舍人(注:官名,从七品,掌缮写诏敕文书之事)詹孟举所书,便鲜为人知了。

詹孟举,名希元,又名希原,字孟举,号逸庵,明代徽州府婺源人。他喜写大字,其字于端庄严整中寓苍劲秀雅,且兼具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风格,有“明初书法第一”的美誉。当时,宫殿及城门坊匾,多为其所书。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命詹孟举为太学集贤书写门额。朱元璋见所书“门”字带钩,顿时勃然大怒道:“吾方欲招贤,(詹希)原乃闭门,塞我贤路耶?遂杀之,而以粉涂其钩。”后来明代的都城虽然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但旧例仍在,故北京宫殿的“门”字亦皆无钩。

话说回来,建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的麒麟门,早已没有了踪影。人们又是如何知道其门额之上的“麒麟门”三字是詹孟举所书?这就多亏了明代翰林院编修胡广《游阳山记》中的记载。

永乐三年(1405)九月,胡广与同僚解缙、金幼孜受明成祖朱棣派遣,赴阳山考察孝陵碑材的开采情况。游毕,胡广写了《游阳山记》。据该文记载,三位大臣途经麒麟门时,见到门额前有“中书舍人詹孟举所书‘麒麟门’三字”。

胡广、解缙、金幼孜三大臣同游本业寺

明永乐三年(1405)秋,翰林学士胡广与同僚学士解缙、侍讲金幼孜奉皇命“往观”阳山碑材开凿情况。观罢回京途中,顺路造访了南朝梁代本业寺。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游踪,也留下一段佳话。

本业寺,位于今麒麟街道境内宁杭公路南面的凳子山山腰,距离阳山碑材约4公里。三位大臣来到略显凄凉零落的古寺。见到400多年前南唐时所立的《本业寺记》碑刻尚在,又见到寺内有两株显得十分古老的桂花树。猜测它们可能是梁天监九年(510)创建寺庙时栽下的,不免感叹。

他们在雅致的“小轩”中坐定,品味从寺内古井中汲水所烹之茶,又取酒小酌,然后乘着酒兴攀登寺庙后面的山峰。累了,静静地坐在一块巨大的山石上休息,远眺。回到寺庙,天已经黑了。在灯下饮酒、用饭,然后到另一间“小室”就寝。入夜的古寺分外寂静,空旷的山野传来天籁之声。别样的环境让他们久久难以入睡,想到方志上记载东晋大诗人谢灵运墓就在此寺附近,便一心想去造访。可是,次日打听谢墓的方位时,僧人竟回答“不知其处”……

访墓虽然未成,但三位大臣的到来为后人留下了关于本业寺十分难得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是具体的、生动的,弥补了方志记载的刻板和不足。即使就僧人“不知其处”而言,也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它表明,很可能在明代早期谢灵运墓就已经湮灭了。值得一提的是胡广留下的《游阳山本业寺记》,记载了三位大臣从阳山到本业寺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成为今天我们了解阳山碑材来龙去脉和窥视本业寺兴衰的历史窗口,成为汤山、麒麟一带地方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

廉吏周文炜埋骨锁石村

据清代《道光上元县志》记载,“坦然先生周文炜墓在麒麟门外锁石村。”

周文炜(?—1658),字坦然,号如山。先祖世居金陵金沙井(今仍名,城南仙鹤桥附近),宋代迁江西抚州,后其父周庭槐又迁河南开封,至文炜复徙居南京。周文炜原为南京国子监生,因家道中落,曾出任诸暨主簿。虽然官低位卑,但时时处处想着为老百姓办事。《乾隆上元县志》记载了他在诸暨任上的两则轶事。

其一说他有一天夜晚,出行路上听到有女子的哭泣声,十分悲伤。再仔细听,伴随着哭声的是鞭子的抽打声。于是上前询问,方知女子是吴兴人。原来打人的朱某用计欺骗女子的寡母,把她买了来想给不成器的儿子做老婆,当晚逼着她与儿子“夜合”,女子誓死不从,于是就毒打她。周文炜严肃地指出朱某逼婚的违法行为,他一方面安顿好女子,一方面派遣衙役到吴兴将女子的母亲带来,当庭调解,让女子又回到母亲身边。

其二说的是有一妇人妒忌家中得宠的小妾,对她百般拷打,最后用烧红的烙铁活活烫死了她。命案发生后,县令派周文炜去验看。案发现场观者如堵,人们都为那冤死的小妾抱不平。经过调查、审问,案件一清二楚。周文炜根据犯罪事实提出依法判处那位妇人死刑,消息传出人人拍手称快。不料,开庭判决时县令却改了口,说什么殴打婢女不犯死罪。不仅如此,还当庭鞭打冤死小妾的父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县令受了贿。来看审判的老百姓群情激愤,点燃鞭炮往堂上摔,还异口同声地高喊:“县令不如主簿!”县令认为周文炜碍了事又驳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对他作了降职处理。

看透官场黑暗的周文炜,卷起铺盖离开了诸暨,回到南京秦淮河畔开一家书坊为生。他崇尚书,取店名为“敬业堂”。经营之余,闭门不出,一心一意教育两个儿子。

周文炜的儿子周亮工(1612—1672),是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御史。入清后,曾任福建左布政使、户部右侍郎。周亮工为父母办后事,颇多周折。据《江宁历史文化大观》记载,顺治十三年(1656)九月,其母在江宁(今南京)去世。当时周亮工被郑成功困于福州,次年又遭弹劾,不能回宁。十五年(1658)十二月,其父周文炜亦去世,周亮工再遭诬陷,下刑部狱。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逢顺治帝去世,康熙帝即位,才遇大赦出狱。同年三月,始得还金陵奔丧。清明时,他作了一首《辛丑清明日哭先严慈柩前》。诗云:“桁杨水火与刀兵,不识孤儿几度生。六载黄泉无一哭,人间独我是清明。”周亮工因陷于战事和牢狱,6年不能奔丧,故有此哀。

锁石村,村以近锁石溪而得名。坦然先生周文炜墓当在此村附近。

邓廷桢长眠灵山下

邓廷桢墓在南京中山门外麒麟集镇附近灵山脚下。这位当年与饮差大臣林则徐一道“虎门销烟壮国威”的两广总督,安息在故乡的土地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

邓廷桢(1775-1846),字嶰筠,又字维周,江宁(今南京)人。故居在南京中华门西南隅城墙根老宅万竹园。他17岁便考中秀才,以后又考中举人和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先任编修、知府、布政使等职,1826年升任安徽巡抚,1835年再升两广总督。1839年与林则徐同心协力查禁鸦片、整顿海防,伸张了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次年初调任闽浙总督,率军击败进犯厦门的英军舰队,后受到诬陷,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回,任陕西巡抚、陕甘总督等职,1846年4月病逝于西安任所,终年71岁。

邓廷桢墓北依灵山、面向钟山,取坐东朝西向,据说这是为了表示墓主至死不忘西方列强侵我中华之恨、割我香港之耻!墓前原有两碑,一为邓廷桢碑,碑上篆书阴刻:“皇清诰封荣禄大夫振威将军显考嶰筠府君之墓”;另一碑是邓夫人张氏墓碑,刻“皇清诰封一品夫人显妣张夫人之墓”,落款为“道光贰拾陆年”(1846)。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地村民修水利,将墓碑砌于附近水库坝内。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近代民族英雄,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四次修葺邓廷桢墓,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日所见墓前之碑是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62年10月所立,碑高1.34米、宽0.6米、厚0.19米。碑正面刻“清两广、闽浙、陕甘总督邓廷桢之墓”,背面以阴文小楷记叙墓主生平和功绩,并说明:原碑“被埋于大蒲塘水库坝下,一时难以挖出,故立新碑以志其事”。碑后的墓冢是1981年重修的,圆形水泥墓冢高2.1米,直径4米。墓地四周,苍松翠柏掩映,绿竹尤多,倍显静谧肃穆。在墓的台阶、新修建的山涧桥头,近年又立起一块石碑,上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款署:南京市人民政府。

邓演达初葬沙子岗

1931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惨遭暗杀。

邓演达早年参加同盟会,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1926年起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武汉行营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等职。他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忠实的信徒,孙中山生前曾书赠他一副对联:“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邓演达力主东征讨蒋,并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任总干事,积极进行反蒋斗争。蒋对邓的活动十分恐惧,悬赏30万元捉拿邓演达。不久,因叛徒出卖邓在上海被捕。被押解南京后,蒋曾亲自劝邓放弃政治主张,解散“临时行动委员会”,又命人劝其不要再写反蒋文章,均遭严词拒绝。蒋介石终于动了杀机,1931年11月29日晚,他令刽子手将邓押至南京麒麟门外宁杭公路边的沙子岗秘密杀害。

已故江宁县政协委员、原国民党将领韩正礼曾在《江宁春秋》载文披露蒋介石暗杀邓演达的一些细节:11月29日晚7时许,蒋派他的侍卫长(奉化人)王世和骗邓到汤山温泉去“洗澡”,当汽车行至麒麟门外西村附近的沙子岗时,汽车突然抛锚。司机下车修理车子,邓出车散步,王便乘机拔出手枪将邓枪杀了……韩还在文中写道:“杀手王世和在抗战时调到胡宗南部任职,我有一次在西安听到他无耻地叙述刺邓的经过,所以我才略知这一事件的始末。”

邓演达被害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很大震动。宋庆龄先是专程赴宁找蒋介石要人,接着在她发表的《宋庆龄之宣言》中就邓演达遭惨杀一案,公开揭露蒋反动嘴脸。邓演达生前好友.时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的陈铭枢。出面在沙子岗就地为邓修坟立碑,碑上题曰,“故友邓择生先生之墓”,落款为“陈铭枢立”。

解放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邓演达为烈士,决定为他重新安葬。1957年11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将邓演达烈士的遗骨由沙子岗迁至中山陵以东灵谷寺附近,并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2002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下拨专款在麒麟镇西村沙子岗,修缮落成“邓演达烈士殉难处”。

徐绍桢与白龙山的生死缘

民国二十六年(1937)春,国民政府于南京麒麟门附近的小白龙山(今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麒麟铺社区)公葬辛亥革命元勋徐绍桢。

徐绍桢(1861—1936),字固卿,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光绪举人,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第十四世孙。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营务处总办,曾奉清廷委派去日本考察军事。辛亥革命前,任新军第九镇统制(清末军制,相当于后来的师长),驻守江宁(今南京)城。他思想开明,擢拔、重用赵声(后成为广州起义组织者和总指挥)、陶骏保、林之夏等具有革命思想的官佐,吸收广大革命青年入伍,使第九镇新军充满革命活力。

武昌起义后,两江总督张人骏对新军第九镇很不放心、疑其有变,收回大炮六门、机枪六挺及训练用的实弹。这更加激起九镇官兵的愤慨与不平。在广大官兵的促动下,徐绍桢审时度势,决心率部起义。他以“打秋操”为名,请求出防秣陵关。1911年11月3日,徐绍桢召开标以上会议,通过起义决定,并制定了起义的具体行动方案。8日拂晓,全体官兵誓师起义。但由于行动仓促,未及等到沪上同盟会接济的弹药运到,又遭到雨花台清军炮火猛烈阻击,伤亡甚众、攻城失利。徐绍桢当机立断下令撤军,稍事休整后立即转移到镇江。当时,江苏的常州、苏州、上海等城市及浙江大部分地区均已光复。为了攻克清军重兵据守的东南重镇南京,上海革命党代表一致决议组织江浙联军,并推举徐绍桢担任总司令。经过周密部署,徐绍桢指挥总兵力达14000余人的江浙联军,于11月24日兵分五路再攻南京,血战九天,终于在12月2日光复南京。

“挽武汉垂危之局,开南北统一之基。”这是人们对待徐绍桢指挥的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之役的赞誉。武昌起义不久,清廷组织反扑,汉口、汉阳又相继被清军攻陷,武汉革命形势危在旦夕。清军重兵盘踞的南京及时光复,既支援了武汉,也为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

1912年元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孙中山亲笔签署委任状,任命徐绍桢为南京卫戍总督。后又任广州卫戍司令、广东省长、内政部长等职。民国十三年(1924)后,移居上海,曾先后被聘为临时参政院参政、国民政府委员。但他从此不问政事,为实业救国创办华安合群保寿公司,任董事长。又致力著述,有《四书质疑》、《学寿堂丛书》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九月,徐绍桢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为了表彰和纪念他在辛亥南京之役的卓著功勋,国民政府特地将他安葬在当年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之役时的总司令部所在地——麒麟门附近的小白龙山麓。蒋介石、林森、于右任、孙科等均亲往致祭,并赠送挽联。

徐绍桢墓在抗日战争和“文革”中曾遭到毁坏。1937年,日军进犯南京时其墓毁于炮火,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重建。孙科亲题墓碑,碑高1米,上书“故国民政府委员徐固卿先生之墓”。“文革”中其墓再次被毁。1986年,经全国政协批示(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为此曾致函当地人民政府),南京人民政府拨专款重新修复墓园。现墓地坐西朝东,墓高1.5米、直径2.5米,墓道石砌,墓墙高2米。令人欣慰的是,当年孙科题写的墓碑已被找回,重新立于墓前。1992年3月,该墓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山下尢列坟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月,晚清著名革命家尢(yóu)列入葬麒麟门附近的小白龙山。

尢列(1865—1936),字令季,另字少纨,号小园,又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广东顺德县人,出生书香世家。青年时期结识孙中山,常与孙中山、杨鹤龄、孙少白一起放胆畅谈革命,被时人称为“四大寇”。1895年在香港参与组织兴中会,曾先后参加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的筹划工作。起义失败后,赴日本及南洋各地联络华侨中广大工人及小商贩,抗衡保皇党,并在新加坡创办《图南日报》,宣传革命思想。1910年,秘密回国,襄助蔡锷举义。

辛亥革命后,尢列反对袁世凯称帝,组织救世军讨袁。因遭通缉,一度避居日本。1921年,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顾问。不久,脱离政界,南返香港,设立皇觉书院,教授蒙童为生,提倡理论救国,并著书立说,著有《四书章节易解》、《四书新案》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九月,尢列抱病赴南京谒祭中山陵。他在祭文中声泪俱下地追念昔日与中山先生等战友“革命倡言、晨夕快悦、意气相期、满腔血热”的战斗生涯,慨叹今日“抱玉悲号,知音弦绝”的凄凉晚景。当年11月12日,值中山先生诞辰70周年纪念日,尢列病逝于南京,前往吊唁者有数千人之多。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月,国民政府公葬尢列于麒麟门外小白龙山,立法院院长孙科主持葬礼,“白马素车,盛极一时”。

尢列墓曾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85年、2005年,尢列之孙尢嘉博、曾孙尢迪桓,先后为尢列修墓。今尢列墓为圆形,水泥砌成,直径3.5米,高1.4米,墓前有甬道和1米高的大理石碑。其墓位于徐绍桢墓北面,与徐墓紧紧相挨。

石雕名匠骆谨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产石“青而坚”闻名的青龙山养育出的则是一代又一代石工。骆谨春正是这无数石工中的佼佼者。

骆谨春(1890—1970),生于江宁区麒麟街道青龙山麓的窦村。窦村人世代以采石凿石为业,村里留下许多石头作品。其中,清末石工龙大海、平福全用青石在村上造一戏台,于台基和柱上雕刻“刘海戏金蝉”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龙凤、花鸟共50多幅画面,构思巧妙、雕琢洗练、自然生动、远近闻名。出生于石雕世家的骆谨春,自幼倾心于村里前辈高超的雕刻技艺,立志做一名出类拔萃的石匠。拜师学艺后,他潜心揣摩、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一手石雕绝活。他弟兄五人皆习石工,唯他手艺最好。在同辈学艺者中,他以雕龙和刻碑著名。对于采、切、凿、砌等各项石工作业,亦皆精通。

南京地区的许多重要的石刻建造和修复工程都洒下了他的汗水。1928年,国民政府将灵谷寺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祭堂,四壁镶嵌石碑100多块,用以镌刻碑文和北伐阵亡将士姓名。其中,骆谨春所镌刻的文字,不仅字迹清晰,且能再现书法家所写原字的笔锋与功力,深得国民政府官员的赞赏。此外,他所雕刻的南京高桥门外七桥瓮(亦称七瓮桥)上十二个水兽,似龙非龙,似虎非虎,造型雄健灵动,富有想象力。他所刻莫愁湖抱月楼墙基上的“武松打虎”、“狮子楼”等连环画幅,生动活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参加或带队在南京修建的石桥有三山桥、长干桥、中和桥、五贵桥、珍珠桥等。他还参加修复著名的栖霞山舍利塔周围的石栏,亦颇受称赞。

石工作业,需人手众多。骆谨春在带队作业中,总是严格要求、精工细作、一丝不苟。跟随他一起作业的青年石工,深受教益。他所带的徒弟,亦有名手。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他因曾为大官名宦刻字树碑,受到冲击。1970年80岁时,病逝于窦村家中。

名噪乡里的中医陈效平

在南京中山门外的麒麟,汤山一带,提起民国时期的中医陈效平,上年纪的老人们都对他的仁心妙术有口皆碑。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

陈效平(1902-1987),名恭笃,字效平,以字行世。江宁区麒麟街道东流社区人,祖籍栖霞区原花园乡宣闸村湾子自然村。其父陈远宗少年时代在仪征拜师学医,后成为走南闯北的济世郎中,大约二十多岁定居东流镇行医(注:东流为金陵72古市之一,清末称镇,是当时周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陈父迁居东流,有一段民间故事。说当年陈远宗来东流出诊,帮人瞧完了病骑上毛驴回家,可是毛驴怎么也不肯走,拿鞭子打它,毛驴竟在原地打起转转来。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要我在这里买地置宅么。受此启发,陈远宗便顺其自然地将家迁到了东流。

出生于东流的陈效平,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医药,天资聪明、又得真传,十八岁便独立诊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但通晓各科,而且擅长内科和妇科。

陈小平先生1949年去了台湾,年深日久,今天我们很难找到关于他治病救人的文字记载,更不用说他当年的那些临床笔录。然而,他的医名留在人们的心头,传在人们的口头。走进东流男女老少都会告诉你一个同样的传说:周边人家的媳妇病死了,娘家人找上门来,一定会问,“找陈效平看过没有?”心细的还要婆家出示“乾生堂”(陈效平家中开的一个药店名称)的处方单子。只要找陈效平看过了,娘家人就认命了。如果没有找陈效平看过,那婆家的麻烦就大了。有的传说甚至有神奇色彩。一些病人来找陈效平看病,赶到东流,先生出诊不在家。怎么办?病人就让人抬着或背着绕着陈效平家转上三圈,病势往往就减轻了,甚至好了一半……

曾经在乾生堂药店学徒工作十年的王兴周已经86岁了,提起他的师傅,便打开了话匣子。据王老回忆,当年来找陈效平看病的人很多,有时一天要挂四五十号,病人大多数是抬来的,也有从南京城里开汽车来的。乾生堂里挂满了病人送得的匾,有江宁县长送的,有六合县长送的,大多数还是平民百姓送的。其中有不少是原来不生娃子的妇女,吃了师傅开的药后生了,家里人便送匾来答谢。据王老回忆,匾上写的字有“妙手回春”、“卢扁再世”等。王老还提到陈效平对来看病的穷人好。说他师傅给穷人看病不收“号脉钱”,抓药还给优惠。

1948年前后,陈效平在南京城南军事巷20号又置了一处行医的宅院。东流这边的病人怎么办呢?据王兴周介绍,这一时期陈效平“两头跑”,“在军事巷蹲几天,又回东流蹲几天。”

行医之余,陈效平也常做一些力能所及的善事,如1947年7月,他捐地8亩给当地办东流小学,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行医之余,陈效平也不忘带徒,他所带徒弟中也有出类拔萃的。如他弟弟陈恭答学成后在东流联合诊所、麒麟卫生院兢兢业业行医多年,对治疗妇科疾病尤其擅长。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以开明士绅的身份出席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又如胥受天(原名胥承祐),长期在城南行医,是南京市上世纪八十年代评出的第一批十六个“名老中医”之一,也是江苏省上世纪九十年代评出的第二批106个“名老中医”之一。

陈效平先生去台湾后,一直从事中医职业。行医之余,坚持深入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曾担任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兼内科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春,思乡心切的陈效平不顾年事已高,辗转香港回到家乡东流,受到地方有关部门接待和乡亲们的欢迎。1987年6月,陈效平先生逝世于台湾,享年86岁。

张世希出资办东流小学

1947年,国民党将领、江宁县东流镇高井村人张世希出资,东流中医陈效平出土地,合作创办了东流小学。

张世希(1903—1990),字适兮。生于安徽桐城(原籍),周岁时迁居江苏江宁。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两次参加东征和北伐。1928年起,先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导一团团长、教导一师及国民政府警卫军一师一团团长、第八十七师五一七团团长、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旅长、副师长、第四师副师长、参谋本部少将高参。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央军校步兵科少将科长、第二学生总队总队长、军政部第十四补充处处长。1939年4月授陆军少将。后任新编第三十三师师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先后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鄂北会战及浙赣抗战。1946年起,任徐州绥靖公署参谋长,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陆军总部郑州指挥所副主任。1948年9月,授陆军中将。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后任首都卫戍副总司令。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第七绥靖区司令官,率部驻安徽宣城,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1949年7月,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9月到台湾,续任“国大代表”。后移居美国,1990年10月逝世。

关于东流小学,2011年4月出版社的《汤山志·麒麟镇小学教育》有如下记载:“1947年7月,东流小学创办。由张世希出资、陈效平出土地,建校舍10间,4个班,6个年级(有复式班,作者注),学生110余人,教师4人,工友1人。”

猜你喜欢
麒麟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露马脚
麒麟鱼
“麒麟西瓜”成就“甜蜜的事业”
对麒麟
它就是麒麟
生活是这么美好
麒麟献瑞
麒麟祥瑞(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