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国卿诗选
初国卿
初国卿,1957年生于辽宁北票市,1982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大众生活》等杂志总编辑、《沈阳日报》专副刊中心主任。现为辽宁散文学会会长,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日报》编审,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辽海散文》主编。著有《唐诗赏论》等,主编《三李诗鉴赏辞典》等。出版散文集《不素餐兮》《春风啜茗时》等。作品曾入选大学教材与多种选本。《不素餐兮》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春风啜茗时》获“辽宁新世纪十年散文丰收奖”特等奖。
釉上何年云水流,平沙远树红尘收。
盘中绘就云林画,半是芳春半是秋。
得晚清无款旧画一幅,篱菊一架,黄鹂两只,花鸟俱精彩。集宋范成大、唐陆龟蒙、明沈周、金元好问句,成七绝一首,以小楷题之。
寂寞东篱湿露华,旧巢零落寄蒹葭。
西风门径含香在,晚节今传好事家。
故乡辽西,端午大节。时草树葱茏,鲜果上市。家家主妇以鲜苇叶包江米粽,外捆马蔺草,和鸡蛋同煮。端午之晨家家插艾,户户粽香。早饭后相约踏青上山,尽情赏乐。
樱桃蒿艾与菖蒲,另备雄黄酒一壶。
鲜苇叶包三角粽,夕阳夏雨醉屠苏。
苇香锅里煮鸡蛋,剥粽蘸糖为早茶。
酒后微醺无物解,呼儿院外买枇杷。
古时自宫廷至民间,多见《九九消寒诗》,其中以道光时鲁地诗人王之瀚所作最为知名。王氏总括前人“九九歌”,又据当地气候变化与民风民俗,分咏九首,填入八十一格之“八卦爻象图”内。今步王氏原韵,作《九九消寒诗》,以述辽海九九风情。
一九冬来寒骤生,千岩万水晏休萌。
夜长于此成昨日,草木银妆素裹成。
二九三天见小寒,山枯水冻锁冰关。
氤氲暖气培新绿,一榻茶烟好赋闲。
三九水流立见冰,白眉霜染似仙翁。
韭花酸菜血肠肉,豪饮千家布袋空。
四九寒流卷地平,冷风彻骨送新晴。
驱车滑雪白清寨,越岭穿山踏浪行。
五九开阳一岁周,丰年腊月祭神庥。
呼朋合菜吃春饼,未见熏风动旆旒。
六九家家祭灶多,满城鞭炮烁星河。
辽东府苑皆车马,银卡金声奏太和。
七九行年入大三,风轻雪化柳含烟。
沿河雨水传春讯,不待桃花二月天。
八九姗姗暖意迟,含烟柳色舞柔枝。
雪霜亦怨春来晚,妆树梨花四月时。
九九轻寒上苑东,林花未露雪花蒙。
黄牛何日垄间走,还待清明醒卧龙。
上庄梦冷柳丝长,环佩声消屐影亡。
立尽中宵山底月,糜哥不见返故乡。
洞里烟霞曾记否?松痕人影两相忘。
孤冢斜阳春草绿,犹是当年小伴娘。
绵绵幽恨杳如尘,梦里相逢幻亦真。
雾障海途迷去路,天台同作不归人。
垄上莺啼夕照微,荻花飘雪扑帘帷。
新愁旧怨知多少,一任闲庭燕燕飞。
家世煌煌育鬯安,诗书鹰鸽度髫年。
芳嘉园里称顽主,燕赵城中搜碧珊。
竹木漆匏堆俪锦,烹斫绘刻谱云笺。
巨星一夕归沉落,河汉于今倍黯然。
物外倏忽成塞翁,终将行色不匆匆。
风怀俊赏几多事,尽付春心望帝中。
论学仲老迥出尘,明月林中著此身。
我慕诗心追未得,羡公前世乃天人。
儿时读倦数归鸦,怅想聊城故郡华。
垄上辽西翰苑梦,都随沈水赋烟霞。
七八科考似秋闱,步出群山展翼飞。
从此书函成梦枕,青蚨脉望悉来归。
芄兰一瓣初相思,远嫁银蕨宁不知。
雁水雕花无尽意,槐香犹记茉香时。
关东历览十八朝,海岳寻踪足探辽。
敲破键盘王码笔,得存风雅气森萧。
组刊编报卅年情,策划运筹浪得名。
无意重登文溯阁,归来伏案写书评。
文玩雅趣掩重帘,浅绛匏竹五月天。
学者墨痕文士画,拥书一榻似神仙。
白岔山西棘草墩,破峡迢递势倾奔。
雨疏云凝敖包冷,风骤沙扬灵鹫矜。
绿草离离多嶂路,白沙漫漫少烟村。
蓦然寻见潢源处,枯木涓流是沐沦。
花城四季是身家,旧雨新知来煮茶。
灰瓦红墙隔小院,庭前一架金银花。
素爱芭蕉,多年寻觅。癸巳春暮,喜得双株,
盆植中厅。高舒垂荫,扶疏似树。读书其下,快哉
不可言说。因成十咏,以纪其乐。
不是南人却爱蕉,移来双茎丈余高。
临窗承露调朱墨,好写诗笺画紫桃。
心心叶叶自多情,旧叶才舒新又生。
绿蜡相思抽不尽,直教幽梦伴秋声。
流光如水近黄昏,月影筛窗照梦魂。
唯恐东坡羽化去,由来尽日掩重门。
素花新开灿朝霞,小园翠蔓架匏瓜。
当当网购书邮到,俳句精装松尾花。
熏风一度栀花开,蕉影侵阶覆绿苔。
楼下忽闻黄犬吠,索诗应是故人来。
梦绿天庵怀素狂,爱惜蕉叶抵藤床。
兴来援得江郎笔,诗墨催成映月光。
秋风小院雨潇潇,微信频传梦影遥。
犹恐个中听不得,趋庭剪却素罗袍。
闲来无绪思萦回,为赏幽兰再展眉。
欲问东邻蕉下客,书札写就寄阿谁?
邵公雪里卧尔间,忱上秋芙潇怨寒。
断句我曾题硕叶,醒来未见墨痕干。
沈周偶作听蕉记,罗聘曾题午睡图。
我亦雪中摩诘梦,长安卿相奈何如?
乙丑暮春,晏公少翔先生赠我《柳燕春归图》,相约沈阳徐氏书家题款。数日后徐氏谓此画丢失。晏公与我不胜感叹,徒呼无奈。癸巳冬,此作于“辽韵迎春书画拍卖会”重现,主办方称此作为徐家送拍。经数轮竞价,吾终拍得。《柳燕春归图》失而复归,有感而纪。
小萍初会失容光,柳燕桃花亦劫伤。
相思廿七载春恨,重见美人鬓似霜。
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喜唐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而留后约:及早赋闲以享夜雨对床之乐,夜雨对床遂成兄弟二人终生以求之境。建中靖国元年,苏轼殁于常州,临终前致苏辙信:“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崇宁元年,苏辙将苏轼从常州移葬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又十年,苏辙病逝许昌,其子依嘱将其葬于苏轼身边,兄弟二人终圆夜雨对床之梦。元至正年间,于苏轼苏辙两墓间建苏洵衣冠冢,此地遂称“三苏坟”,并以苏坟夜雨之名入选郏县八景。今大连松斋本义先生游中州谒东坡墓有吟,吾亦感念苏氏兄弟夜雨对床之情,特奉嘱步韵和之。
中原汝水深,瑞里瘗诗心。
古柏同胞寿,华章父子琛。
晨光闻夹鸟唤,夜雨对床吟。
是处青山意,于今翠木森。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湖畔有元初弘吉刺部所筑应昌城,因有四位首领封为鲁王,此地又称鲁王城。1368年,元顺帝在明军进逼下,撤出元大都,北走应昌,两年后病故,其子继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鲁王城从此成为北元皇都。7月28日,从潢源到达里湖,经耗来河寻访鲁王城,因水毁道路,难以通行,只好登金长城东望鲁王
城,见遗址处残垣隐约,草色离离。
独上金城望鲁城,连天草色掩重暝。
称雄欧亚未成纪,纵使应昌昌未成。
烟波湖上起西风,百折耗来塞不通。
独上残垣东尽望,悠悠荻草漫王城。
晏公少翔先生为中国工笔重彩画一代宗师,今晨溘然仙逝,享年102岁。余闻之,备感凄然,神伤有作。
俊赏风华忆旧游,匆匆已过卅年秋。
先生驾鹤须弥去,我辈寒天哭沈州。
南湖小院忆初逢,话古谈今韵致通。
京华古所拜张爰,高古游丝近宋元。
幸有石鱼忘不得,盛京画室启功颜。
当年湖社已身先,谁道谪来沈水边。
本欲紫芝学四皓,那知四老列中坚。
大归从此作长辞,四海人争赋挽诗。
纵有民间称喜寿,依然泪洒海棠枝。
斫琴虢国迹成尘,一世丹青本宿因。
翰墨齐家成不朽,先生足可证完人。
相知卅载倍相亲,转眼湖山隔世人。
花落岂无兰气息,雪飘犹有玉精神。
三千仕女归明月,百二仙翁隐薄尘。
掩卷乘槎浮海去,翰飞天上会群真。
近春犹有绽梅天,不信东风也黯然。
缥缈从来多白发,婵娟自此少红颜。
归来柳燕才三日,惊落桃花又一年。
寄语小萍舒彩袖,好招二晏共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