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言
陈贞修,出生于山东名医世家,擅长中医内科、妇产科和针灸,其处方稳妥,注重临床实践,恒令病者转危为安,乡人奉之若神明。为建国前后山东聊城四大名医之一,多年在山东省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今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成绩斐然。“文革”期间,因惨遭“四人帮”迫害,罹难。值其辞世四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陈贞修先生。
博采众家之长 精研岐黄
陈贞修自幼随祖父、父亲读书,所读“四书五经”多能背诵,对古典文学研究颇深,这为以后学习中医典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20年,陈贞修在闫庄任初级小学教员,并同时随父亲学习中医经典的基本理论,为下一步走上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陈贞修移至临清城内桃园街教授蒙学,闲暇之余仍不忘行医济世。
陈贞修志向宏伟,学习刻苦,博览医书,精研岐黄。为了系统学习中医理论,陈贞修13岁时便拜山东临清名医王子席为师学习脉学,寒来暑往,在王子席处学习3年方才出师,王子席将自己精心编著的《脉学三字经》交陈贞修习读,陈贞修受益颇深。出师后,陈贞修继续深造,边教书,边习医,直至18岁那年正式开始他悬壶济世的杏林生涯。悬壶之初,陈贞修主要以给人看病开药方为主,而未开药店。1926年,开始在本村开设药店行医,其一生大部分光阴在乡间开店行医。后来声名鹊起,成为方圆百里的一方名医后,于1948年移居临清城内会通街开设“大生堂”药店行医。
陈贞修的用药特点是偏重于少而精,于复杂的症候中善于抓主要矛盾,用药如用兵,取其精华,他反对大而杂的药方,从不轻易加减一味药,如加减则再三斟酌,同时注重诊脉。陈贞修同山东临清名医杨登庸和董子湘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友情,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技艺,凡遇到自己不擅长诊治的而对方又精通的疾病往往将患者推荐给对方,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1930年陈贞修在杨登庸处得到近现代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张锡纯编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翻阅后发现此书见识新颖,处方特异,按症用药功效尤捷,此书对陈贞修医术精进起到了很大帮助。
有一次,杨登庸夫人患大头瘟,服用杨登庸开的药不见好转且日益加重,家人已准备好送老衣,杨夫人不甘心,让人去请陈贞修来诊治,杨登庸不以为然,认为陈贞修也没什么好法。为此,杨夫人还和他争执。陈贞修为杨夫人诊治后,开方清瘟败毒加羚羊粉三分。服下后,杨夫人病情明显转轻。为了使杨夫人尽快好转,杨登庸对陈贞修开的药方进行修改,将羚羊粉增至加五分,这下,杨夫人服下后受不了了,上吐下泻,可把杨夫人气坏了,只得再去请陈贞修改方,直至痊愈。后杨夫人活了90多岁,无疾寿终。
此外,陈贞修对明朝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和上海经方大家、名医祝味菊的《伤寒质难》亦有颇深研究。《景岳全书》包括传忠录、脉神章、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外科钤、本草正和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部分,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辨证、内外妇儿各科临床、治法方剂、本草药性等内容囊括无遗,全面而精详,书中更首创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方药八阵分类新法。《伤寒质难》提出以八纲论杂病,以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五段辨证方法系指有机之邪和体工抗病力斗争的病理过程的五种阶段。陈贞修对《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和《伤寒质难》这三部书特别推崇。
医术妙手回春 德医双馨
陈贞修诊病不为利。对来求诊的人,不论穷人、富人,都一视同仁,均按先后顺序。他特别同情穷人,遇到家境贫寒的免费诊治,遇到家庭条件好的大户人家则让他们出钱买些医书以便于学习,谓之曰“穷人看病,富人拿钱”。解放前,临清城内的冀家经常找陈贞修诊病,有时陈贞修正在给老百姓诊病,冀家派的车已经到了门口,家人催促抓紧上车去临清城内,但陈贞修不为所动,坚持为老百姓诊治结束再去。
本县董街村沈家有一交骨不开难产(骨产道异常难产)的妇女,三天三夜生不下小孩,将周边的先生都请遍了,毫无办法,母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那个缺医少药、西医尚未普及的年代,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孕妇受苦。万般无奈之下,经乡邻介绍,家人赶忙去请陈贞修,陈贞修经过详细的诊察后为患者实施了针刺术,并开了一剂加味归芎汤开交骨,几小时后交骨全开,婴儿顺利产下,母子平安。
甄八里一村民患“厥逆症”,家人误以为死亡,寿衣已经穿上,准备料理后事。孩子还小,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众乡邻束手无策,只得好言相劝。危急之下,经乡人介绍,家人抱着一线希望去请陈贞修,陈贞修问明情况后,经过细心诊察,开了一剂回阳四逆汤,药煎好后,将“死者”的口用筷子撬开,将药汤徐徐灌下,半个时辰后“死者”竟然慢慢苏醒过来,家属连忙向陈贞修叩头致谢,谢谢救了亲人一命。村民苏醒后非要与小他30岁的陈贞修结拜为异姓兄弟,时年陈贞修18岁。经此一诊,在四乡八里引起轰动,陈贞修的名声在临清不胫而走,都说闫庄出了一个年轻的小神医把死人治活了。
随着陈贞修的名声大震,引起了盘居鲁西一带的土匪冯寿彭(绰号“冯二皮”)等人的注意,冯寿彭派人将陈贞修劫持到军部,要挟让陈贞修为其服务,恩威并施,许诺重金聘其担任军医,但陈贞修心里惦念着穷苦老百姓,忙装出一副很胆小的样子对冯寿彭说:“我胆子小,不担事,你还是把我放了吧。”,冯寿彭见其情景,也未强求,忙派人把陈贞修送回闫庄。
老革命家丹彤与陈贞修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友情,两人相见恨晚。建国前,丹彤多次找陈贞修诊病,陈贞修多次利用自己的药店和身份掩护丹彤及其他地下党员。1948年春,丹彤任中共临清市委书记、市长。1961年,丹彤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任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当时丹彤欲将陈贞修调往西藏以促进当地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但陈贞修心中惦念着家乡父老乡亲的疾苦,遂婉拒丹彤的好意,直至去世未再离开聊城。文革中,已任党的高级干部的丹彤专程到闫庄探望正受迫害的陈贞修,并请陈贞修为他号脉诊病。endprint
政府下乡访贤 欣然受邀
解放后,党和政府将“团结中西医”列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实行下乡访贤政策,遍访名老中医。鉴于陈贞修在临清周边地区的名望和知名度,山东省聊城专区第二人民医院报请聊城专署批准,特邀请陈贞修到医院工作,从1956年开始,医院派人到闫庄邀请陈贞修到该院工作,但都被陈贞修婉言谢绝。医院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聊城专署汇报,1959年2月,聊城专署委派临清市人民政府市长赵仲升与临清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其玉第三次去邀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贞修深受感动,遂决定到医院工作。同年陈贞修当选为临清市第二届政协委员。
到医院工作后,为落实待遇,山东省卫生厅委派山东中医学院来院的专家学者对受邀老中医进行考试、考察,内容包括笔试、座谈(分与本人座谈和民间座谈两部分),综合年龄、资历、笔试成绩、群众声誉等几项考核成绩,陈贞修为第一名,医院为陈贞修定中医最高工资82.5元,享受特殊待遇,实行半日工作制,但无节假日。陈贞修到医院工作的当年,中医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门诊量由1958年的5910人次上升至1959年的105448人次,增长近20倍,相当于其他所有科室的总和。同年医院内科门诊量为58600人次,外科门诊量为30251人次,妇产科为6772人次,儿科为4273人次。
陈贞修在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当时医院专门由一名副院长负责中医科及中西医结合工作。到医院工作后,以陈贞修为主导对肝病治疗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取得良好疗效。武城有一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陈贞修应用中药参芪术草加三棱莪术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痊愈出院。陈贞修还曾在医院门诊用中药治愈上唇癌一例,患者于1963年12月20日初诊,当时下唇右侧生肿瘤已5个月之久,瘤色紫黑,上面附有鳞状结痂,质硬而干,约1.2—1.3厘米,瘙庠不疼。患者因口开合不适,曾先后自用剪刀剪掉五次,肿瘤不但不愈,反而再生能力更强,发展更快,经取活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鳞状上皮癌。经陈贞修辩证施治,开具泻黄散加味方,患者得以痊愈,其处方简练奇特,随访3年,未见复发,医案刊载于1966年《中医杂志》第4期,处方堪称近现代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并入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肿瘤》(第2版)。
中医薪火相传 发扬广大
从教经历对陈贞修传授中医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他特别推崇《医学衷中参西录》,并将书中的全部方剂以七言诗的形式改编成歌诀集,名曰《衷中参西录歌括》,以便于弟子学习运用。在学习时,他要求学生们抄书,他认为抄一遍胜过背三遍,能够加深记忆。陈贞修带徒甚多,并多有成就,国际针灸大师黄维三、地方名医郭鉴古和张希文、堂弟陈世瑛(字玉如,司药)等皆是他的门生,此外还有黄维伍、王金龙、张佰鲁(擅长针灸)、赵金键、宋兰春、李登山、杨洪源、陈东光(擅长针灸)等。
20世纪60年代,陈贞修在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期间,主持为西医讲授中医基本理论课程,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做了大量工作。1962年,招收中医学徒丁春华、崔德厚、陈东明、孙振国、赵树清等,学满3年出徒,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维三,黄维三与陈贞修同乡,自幼跟随陈贞修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功底,在此期间,黄维三学习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和针灸经典著作《针灸甲乙经》。后来黄维三辗转到台湾,参与创建了台湾顶级医学高等学府——中国医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医药大学),先后任中国医药学院中医学系主任、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及副校长暨附设医院顾问医师,主授《难经》与《针灸科学》课程,为台湾针灸启蒙,开台湾针灸教育之先河,对台湾中医学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尊称为台湾针灸界的开山祖师、“台湾针灸教育之父”。1973年黄维三应邀赴加拿大及美国讲学,先后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美国Bernadean大学、华盛顿针灸研究所、夏威夷针灸基金会等处讲学多次,先后获得美国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蒙大拿州等州的针灸执照,并在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开设中国针灸医学中心,担任主任医师,并被内华达州州长聘任为东方医学顾问,协助政府举办针灸医师考试事宜。黄维三能以英语讲授中医,翻译出版了《针灸科学》英文版,带动了国际中医针灸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医及针灸学术成就斐声国际医坛,成为名震世界的国际中医针灸大师。1980年黄维三首次回乡探亲时,专程到陈贞修曾经工作过的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参观交流。
到目前,陈氏家族已是七世悬壶济世、六代教书育人,后世子孙中继承陈贞修衣钵者甚多,在其影响下,四子一女对岐黄术均有研究,长子陈芸(字理秽)、次子陈荃(字广生)均为当地很有名望的中医。三子陈芬(字馥卿)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从事教育工作。四子陈茝(又名陈策,字秋声)及八孙则在其曾经工作过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女儿允蕙亦从事教育工作。长孙东明及孙子东岱、东亚和曾孙光鑫从事医疗工作并均有成就。孙女东敏、曾孙光淼也从事教育工作。九孙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在山东省高级法院工作。曾孙光磊从事金融投资工作。其他子孙亦各在国家机关、卫生、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无愧家庭、有利社会的工作业绩。
陈贞修悬壶济世五十载,治病救人无数,一生不求名利,虽已辞世四十载,但他那种大医精诚、好学上进、注重实践、精益求精的精神永存于世,并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攀登医学新的高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