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寄寒
一、牵塘网
我的故乡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镇,我家门口前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小河,一到夏天,它成了我们孩子的乐园,故乡的孩子都在这儿学会了游泳,我们叫它“童年河”。我家门口的河段特宽,约五六十米,来往的船只都在这儿掉头转向,渔民则常在这儿牵塘网。
初夏时节,午后的清风吹拂着家门口大柳树的柳条,一球球白色柳絮随风飘散。一天下午,一条渔船驶入我家门口,泊在河中央。几个头戴毡帽的渔夫一边沿着河湾摇竹篙,一边把塘网往河里丢,河面上飘浮起一个个白色的皮球似的海绵。不多一会儿,渔夫上岸,分成两帮,朝两个方向拉动塘网的绳索。
渔夫打着赤膊,裸露着的紫铜色后背上冒出黄豆般的汗珠,他们咬紧牙边拉边吆喝。白色海绵浮子逐渐聚拢,塘网底上一簇簇闪着光亮的鱼儿活蹦乱跳,两岸围观的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和小妹挤到围观人群的前面,只见渔夫用网兜把塘网里的鱼儿捞进岸上的木桶,打捞完再把塘网翻到渔船上,随后撑船离开。渔船渐渐远去之后,我和小妹在岸边的草丛里寻找漏失的小鱼,没想到我家的小花猫也来了,它动作敏捷地从草丛里叼出不少漏网的小鱼、小虾。
我家门口的牵塘网不仅给我家的小花猫带来美食,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二、板 罾
夏日傍晚,白天的暑气还未散尽,邻居阿明叔便在我家门口的石河桥畔支起一个板罾—— 一个用几根竹竿作支架的方形渔网。他坐在板罾旁的小凳上,一边望着静静的河面,一边抽烟。阿明叔的板罾远近闻名,他没戴手表,但每一板罾相隔的时间均保持在一二分钟之内,而且每板一罾从没空网,或多或少都会有几条小鱼儿入网,把我和小妹看得双眼发直。
阿明叔性格随和,对我们说板罾要有耐心,还问我们要不要也板一罾试试。我和小妹兴奋地答应了。阿明叔把板罾的绳索放在我们手里,我和小妹心急火燎,没隔多久便横板一罾,竖板一罾。“听我口令!”阿明叔忍不住喊道。隔了好长时间,我和小妹不耐烦了,阿明叔终于一声令下:“板!”我和小妹用尽吃奶的力气拉起绳索,忽然觉得板罾好沉,一条鳞片闪光的鲤鱼出现在我们眼前!
入夜,阿明叔给我们送来一碗红烧鲤鱼。
我和小妹享受美食的同时依然沉浸在板罾成功的兴奋之中。
三、鱼 鹰
黄昏,白日喧闹的小镇此刻已回归宁静。我家门口平静的河面上,由西向东摇来一条小渔船,船身狭长,两头尖尖的,翘得高高的,船舷两旁放着树桠枝供鱼鹰栖息。
头戴毡帽的渔夫边摇橹边用脚踏着木板,发出“啪——”的声音,用一根小竹篙把船上八只鱼鹰全都赶下河,鱼鹰随即沉入水底追逐鱼儿。不多一会儿,一只鱼鹰钻出水面,伸长脖子游到船舷处,向渔夫讨功。渔夫迅速把它拉上船,伸手把它嘴里的鱼儿拿出来,丢进船舱,喂给它一块豆腐。
又一只鱼鹰一会儿钻出水面伸长脖子,嘴里叼住一条鱼儿,一会儿又钻进水里,钻出钻进,似乎左右犯难——渔夫把一只竹篙伸到它身边,它才乖巧起来。渔夫把它嘴里的鱼儿挖出来,丢进船舱,不再理会——这只鱼鹰不老实,豆腐也不给。妈妈说,鱼鹰的脖子早被一根细绳扣住,任何鱼儿都吞不进它的食道。
忽然,水面激起一堆白色水花,只见三只鱼鹰正合力叼住一条约五六斤重的鲤鱼,艰难地游向船舷。渔夫眼快手快,用渔网套住那条大鲤鱼,丢进船舱,然后立刻喂给三只鱼鹰三块豆腐。
观鱼鹰捕鱼,让我悟出了鱼鹰不同的品性——有的鱼鹰对主人忠心耿耿,也有的鱼鹰贪图小便宜,当然,多数鱼鹰还是忠于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