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
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儿童立场,也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设计教学。观念决定行为,但有了新的观念,要想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还要有一个过程。本文结合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一课,阐述如何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教学片段
片段一:激趣导入,初步感受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听写活动——我说你画。
(听到数学课上要听写,学生感到有些意外,也有些好奇。)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圆形……
师:现在三角形和圆形,哪个多?谁知道接下来老师会让你们听写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有规律)
师:能具体说说有怎样的规律吗?(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规律)
师(小结):像这样,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换个角度看,两个圆中间夹着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中间夹着圆,我们通常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师(给学生一些时间继续画下去):你想就这样一直画下去吗?你有什么想法?
生1:一直这样画下去太麻烦了,重复。
生2:我想用一种简洁的方法来表示。
师:那你们就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吧。
生3:△○△○△○……△○(图1)。
生4:△○△○△○……△○△(图2)。
师: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圆有很多个,三角形也有很多个,看着你画的图,说说三角形多还是圆形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先引导学生说图1,学生基本都说两种图形同样多,但解释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将一个△和一个○画在一个圆圈里,有的将一个△和一个○下面画一道弧线,有的说一个△和一个○是一组,还有的说有一个○就有一个△和它对起来……)
(教师一一肯定学生的想法,小结:同学们的方法看上去不一样,其实都是把一个△和一个○对起来,这样的方法称为“一一对应”。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2):最后一个图形有可能是三角形吗?比较三角形和圆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5:最后一个图形有可能以三角形结尾。前面的三角形和圆形一一对应,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圆形和它对应了,所以三角形比圆形多1个。
片段二:解释运用,深化规律
1.运用规律,解释数量关系。
师:森林里有一群快乐的小兔子,它们正在举行一场舞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间隔排列的物体吗?每一组图中两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释一下吗?
2.观察比较,概括规律。
师:如果我们用三角形和圆形分别表示两种物体,你认为这里的三组图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自己试着画图来表示一下。
生6:△○△○△○……△○△(图3)表示的是手帕和夹子、篱笆和木桩的情况,开头和结尾是同一种物体,最后一个三角形没有圆形和它对应,所以三角形比圆形多1。△○△○△○……△○(图4)表示的是兔子和蘑菇的情况,三角形和圆形一一对应,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
师:这里的三角形、圆形和前面的三角形、圆形一样吗?
生7:不一样,前面的三角形和圆形就是这两种图形,而这里的三角形和圆形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物体。
师:现在谁来说说“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有几种情况?两种物体的个数有怎样的规律?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
生8:三角形和圆形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开头是三角形,结尾也是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形多1个;如果开头是三角形,结尾是圆形,两种图形一样多。
生9: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开头和结尾的物体相同,开头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个;如果开头的物体和结尾的物体不同,两种物体一样多。
生10:△○△○△○……△○△,△=○+1;△○△○△○……△○,△=○。
师:你怎么会想到这样去表示的?
3.化有为无,深化规律。
(动态演示:渐渐隐去上面图中的圆形,出示△ △
△ △……△)
问:现在只剩下一种物体,你还能找到“一一间隔的规律”吗?
生10:三角形和空格一一间隔排列,最后一个是三角形,没有空格和它对应,所以三角形比空格多1个。
二、反思与讨论
“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学生和学情。“读懂学生”就是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学情施教,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找准教学的起点。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教学“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规律的发现不是难点,难的是如何能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解释规律。学生对“对应”的思想并不陌生:一年级学习“多与少”时,将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一个一个对起来进行比较,这是“对应”;二年级学习“倍”的认识时,将2朵蓝花看成一组,红花有这样的3组,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其实也是“对应”。在片段一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解释三角形和圆形的数量关系时,学生画圈、画弧线等方法,实际上都是用以往的学习经验作支撑的,而教师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点拨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看似不同的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将三角形和圆形一个一个对起来,这样的方法称为“一一对应”,这样,教学就有了更高的起点。
2.学生的“学”有什么困难?——确立学习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新知的生长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困难,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设计突破难点的方法。如何让学生运用以前学习的经验自主地感受“对应”?这是教师设计教学时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师没有从书中的情境图入手,而是从操作入手,让学生听写图形,在画图形的过程中,体会到有一个三角形就有一个圆形,这样唤起了学生以往“比多比少”时两种图形一个一个“对起来”的经验,这样后面比较图形多少的时候,学生就想到了分组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将三角形和圆形上下对起来画,在展示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中找到共性的特点,这时再解释“一一对应”就水到渠成了。
3.学生的“学”相同吗?——关注能力差异点。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认知风格等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他们在学习中呈现出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在课堂中要为学生创设展示差异的机会,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片段一的教学中,当学生发现三角形和圆形的排列有规律时,教师故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继续往下画,从而引发了学生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的想法。从结果来看,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理解不同,他们表达出来的画法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两端可能是同一种物体,也可能是不同的物体。在片段二的教学中,在学生有了大量的、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为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差异的机会: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只能“就事论事”,他们表达的规律是针对具体的两种物体而言的;思维层次较高的学生则脱离了具体的物体,能“就事想事”,在表述规律的时候说的是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而思维层次更高的学生则用算式来表示规律,这实际上是建立了数学模型。正是因为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才会有这样的设计,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的机会,课堂因为学生的互动交流而精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