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鸿 邱进云
摘 要:在研究了T密码的基础上,对比现有的RFID安全协议,提出一种低成本的RFID协议,并对该协议的成本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Trivim;RFID安全协议;低成本
1 引言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RFID)是一種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目前,随着RFID技术应用的广泛,RFID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RFID技术的特点(标签成本),提出一种基于Trivium的低成本RFID安全协议。
2 Trivim简介
Trivim算法是由Canniere和Preneel提出的面向硬件的同步流密码,是典型的非线性反馈同步序列密码,其安全性和加密性能被广泛认可。其内部状态为288bit,由三个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NFSR)组成,运行时,将秘钥和初始向量IV分别载入第一和第二个NFSR,然后经过若干拍后产生密钥流。
Trivium算法在RFID安全协议的应用优势在于:硬件加密算法,安全强度高,经受了攻击测试和学术分析;满足低成本标签的要求,在3000门条件下可实现,软件设计简单;其输出具备良好的雪崩性,同时可用作散列函数和随机数机制;其可以通过参数设置控制输出长度,能满足不同的安全等级和成本需求。
3 低成本RFID协议研究及实现
根据Trivium密码的安全特性,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个以保护标签隐私性为主要目标,以降低标签计算、通信和存储为主要目的的双向认证协议。
本文中,ID表示电子标签,ID_R为标签假名,KEY表示标签密钥;E(X1,X2)代表加密;F(X)为分割函数;电子标签具有加密、分割及模二加和写操作功能,阅读器具有加密、分割、模二加及写操作和其他功能(查找、存储、计算等)。
3.1 协议设计
协议描述:
阅读器对标签认证:首先由阅读器产生随机数R并将R发送给电子标签ID_R,,同时通过加密函数产生中间值N(N=E(R,Key)),并通过分割函数M将N分为四部分记为(N1,N2,N3,N4);电子标签通过加密函数及初始秘钥产生中间值M,并将M分割为四部分,记为(M1,M2,M3,M4),然后将M1及ID_R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通过标签ID_R查找到对应的ID,同时比较N1和M1,若两者相等则完成阅读器对标签的认证,若不等,则认证失败。
标签对阅读器认证:
在阅读器对标签认证完成的基础上,阅读器将N2及N3⊕N4的结果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计算M3⊕M4,若相等则完成认证,不相等认证失败。
同步机制:
本文中同步机制分为两种,一种通过备用标签ID_B,一种通过备用Key_B来完成。
标签更新机制:
阅读器标签更新为电子标签,即:ID=ID_T;电子标签更新为ID_T=M2⊕M3。
3.2 协议计算成本
随机数机制:阅读器一次,电子标签零次。
加密运算:阅读器一次,电子标签一次。
通信成本:阅读器、电子标签共计5次。
查询次数:N<=K(K为查询上限)。
信息量:设ID m,通信中信息传输量为5m。
服务器负载:同步情况下查找标签ID的复杂度为O(1)、不同步情况下查找复杂度为O(1)、O(n×O(E)/2)。服务器负载可通过临界点控制。
与其他协议对比结果见表1。
3.3 安全性分析
假设攻击者可截获认证过程的所有通信数据,则攻击者可获取的信息包括:随机数R,ID_T,M1,N3⊕N4。阅读器产生随机数R、加密函数产生中间值N,M均可视为随机数故N3⊕N4也可视为也可视为随机数。
不可追踪性:
在标签更新同步的情况下,ID_T更新为M2⊕M3,因M可视为随机数,故ID_T不可更新;标签更新同步失败时,ID_T不变,但下一次更新成功后将无法追踪。
前向安全性:
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只与随机数R及中间值M和N有关,与之前通信无关,攻击者无法通过这次通信获取有用信息,故具备前向安全性。
假冒攻击:
通信过程中,输入输出均可视为随机数且每次各不相同,故无法假冒,该协议可抵抗假冒攻击。
重传攻击:
在所有通信过程中,只有ID可视为明文,其余部分可视为随机数,重传攻击无法进行。
双向认证性:
该协议中,阅读器可以对电子标签进行认证,电子标签也可以对阅读器认证,故具有双向认证性。
综上,该协议相比于其他协议,在较低的成本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结论
本文基于Trivium密码特性,设计了一个低成本RFID协议。分析表明,本协议以一个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一个RFID安全协议。随着RFID应用的普及,其成本及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具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