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会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提出了快乐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快乐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情境、轻松的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带给学生愉悦的心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快乐教学法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更能激起初中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行为。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快乐教学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68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营造“快乐思想品德课堂呢”?
一、快乐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教师专业素养与亲和力的培养。
快乐的课堂需要教师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课堂教育理念高度,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与生活,发掘学生已有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轻松地参与课堂,这些方面都是快乐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
2.教师的教学激情与艺术。
教师的教育心态是否摆正,主要体现在从教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满腔热忱地备好课、上好课,使课堂迸发智慧与情感的火花。这也客观上要求教师能自发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激情,在一线课堂上发挥出最佳状态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富有艺术性。
3.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4.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二、构建快乐课堂
1.师生有效互动问题。
师生的互动是否是深层次的互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否有“演戏”成分,当前部分学校的优质课、示范课往往有作秀之嫌——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滴水不漏、教师的问题“低层次化”、花里胡哨的所谓“展示”……令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提升师生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也是一个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2.灵动的教学预设与生成。
教师的预设往往带有假设性和一定的提前量,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所达成的真实效果则是教师很难做到完全掌控的,因此,生成与预设应是灵动的,教师处理一些“冷意外”甚至尴尬则是一门艺术,既需要艺术,也需要勇气,学会巧妙地处理,也要珍惜这些难得的契机施加教育,不可消极回避。
3.课内与课外的德育延伸。
思想品德课的德育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文本资源,也有学生课后的家庭调查、社会观察、代际沟通、德育实践等,教师把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个德育延伸中去,用真实的教育去启迪学生,让他们真正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4.媒体资源的整合。
为了增强课堂的德育功效,拓展课堂的内涵与外延,我经常自发地去寻找一些媒体资源,在课堂上创造条件予以播放,如歌曲、小故事录音、社会录像、优秀影视片断、Flash小动画等,这些都给多媒体课堂增加了许多情趣和灵感,学生在感性材料中进一步得到了熏陶和感悟,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上“一把火”。
而媒体资源并非万能的,也需要教师的精心筛选和整合,不可冲淡了课堂的主题,使课堂成为了电影院、录像厅,仅仅停留在“热闹”的层面上,这容易进入另一个误区——“重形式而轻内容”。因此,我对快乐教育思想移植到课堂中,对媒体资源采取“兼容并包”、“有取有舍”的原则,予以有机整合,并注重学生对资源的感悟和反馈,让学生有所动、有所悟、有所得。
5.小组合作与自能培养。
快乐教育在课堂上需要唤起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我们往往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即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从“洋思经验”到“杜郎口模式”,到回归建构式生态课堂,我们苏北地区学校经历了很多次课改尝试,但不管如何学习、模仿、创新,我们都应正视学生的自能学习作用,他们如何将自身的学习潜能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开展快乐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切记对“快乐”教学的适度把握,如果“快乐”无度,不注意对“快乐”的及时引导,结果“快乐”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导致教学失控。
2.注意“快乐”素材的适用性。“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
3.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初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