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英
[摘 要]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抗日联军及抗日救国会的活动,是几乎普遍了全东北,在山野,森林,乡村,城市,监狱,苦工营中……几乎每一角落都有他们的踪迹,十四年中,他们的游击战争、地下活动是没有停顿过。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并开始进行局部抗战。
[关键词]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白山黑水顿时色变,当时的政府采取不抵抗的政策,东北军民未曾立即动员起来抵抗日寇。因此,日寇得以很快地和顺利地占领了南满、吉林、长春各地,但是在东边道和北满各地是尚没有被占领了的,日寇开始向北满进攻,那是在一九三一年末的事。
由于他们用强盗般的手段来侵略,在各地实行血腥的恐怖政策,激起了广大东北人民爱国主义的热情而达到最高潮。于是,东北军民粉碎了不抵抗的铁圈,风起云涌地先后自动起来,作英勇的抗战。在黑龙江有马占山、苑崇谷、苏炳文、陈大凡等,在吉林省有丁超、李杜、王德林、高玉山等,在辽宁省有唐聚五、邓铁梅等,其中一部是原东北军,如马占山、丁超、李杜、苑崇谷、苏炳文等,一部是由民众揭竿而起挺身卫国的救国军,反日的形势是特别的高涨。著名的战役如江桥之战,马桥河之役等,我东北军民确曾表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英雄战斗。但当时因日寇拥有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来做进一步的积极压制,而国内并未整个的统一起来抗战,那时的东北抗日战争因种种关系得不到国内的援助和接济,再加上没有坚强的领导者和明确的反日斗争纲领,因而接连遭受了重大打击,到后来,某些将领有的动摇了,有的投降了敌人,有的逃亡了,以致各地义勇军也有的被击溃和被瓦解。所以,那时东北抗日的阵容,就陷于非常零乱漫散之中了。那些零散于各地的军队有的藏于森林中,深山和江畔一带,就是所谓山林队、大刀会、红枪会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抗日游击队的领导,1933年1月26日,中央指示满洲省委要加强党的领导,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中共满洲省委据此作出决定,以游方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初,相继成立了7个军:第一军,杨靖字任军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军,于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习仲云任政治部主任;第四军(东北抗日同盟军),李延禄任军长,何忠国任政治部主任;第五军(东北反日联盟军),周保中仟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第六军。夏云杰任军长,李兆韶任政治部主任;第八军,汪亚臣任军长,各军认真贯彻政治建军原则,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连以上单位建立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健全政治工作制度,使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成为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
1936年2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抗日救国政策和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形势,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至第六军依次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至第六军,各军主要领导人未变。另以第四军第二师为基础编成第七军,陈荣久任军长,郑鲁岩任政治部主任,活动在虎林、饶河、抚远地区。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东北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团结教育和领导,陆续编成了第八军,谢文东任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第九军,李华堂任军长,李熙山(许亨植)任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军,祁致中任军长,全正国任政治部主任。第八、第九、第十一军分别活动于勃利、方正等地。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总人数达3万余人。
正是由于东北抗联声势浩大的抗日斗争,使日军在东北战场连受重创,至“七七事变”时,日军的伤亡总数已达到17.8万人。日军入侵华北,急需关东军支持,但因抗联的牵制,关东军无力支持华北,从而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延缓了其侵华战争的进程。据日本厚生省战后调查,“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东北死亡约4.6万人,如果加上伤俘将有13.2万人。日伪统治者不得不承认:1937年的东北是“多事之秋”。1938年内,抗日活动“更加激烈”。
为此,日军在大举进攻关内的同时,不得不在东北增兵。东北抗联的英勇作战大量削弱和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在战略上积极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1938年,东北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为打破日军的包围,抗联第五军分为三部分开展游击活动。第五军第三师八团一连的11名战士在连长李海峰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小孤山进行了一次顽强的阻击战。在这次战斗中,抗联仅12名战士抗击日伪军3000余人的进攻,坚持近7个小时,毙伤日伪军近百人,保卫了总部机关和后方根据地的安全。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的头颅不久前在长春被发现。这一震惊人心的消息曾一时成为海内外的重大新闻,也极大地慰藉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内外爱国人土的心。那是1942年,赵尚志率领部队袭击鹤岗梧桐河警察所时,不幸负重伤被俘。子弹从他后腰打进斜着从前腹穿出,血流不止。敌人对他突击审讯,赵尚志毫无惧色,一面以惊人的毅力抑制着难以忍受的伤痛;一面对伪警察痛骂:“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最后,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东北抗联中像赵尚志这样身陷团团、屡受酷刑、刺刀下不变节、断头台上挺胸的爱国将士,不胜枚举。东北抗联就是这样一支摧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队伍。他们从几十个人的反日游击队发展到数万人的抗日联军,尔后又在斗争中减员至不足2000人,始终前仆后继,英勇战斗。1941年后,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建立了协同作战关系。他们与苏军并肩作战,最后彻底捣毁了关东军老巢,迎来了东北大地的光复之日。
参考文献:
[1]陈玫.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艰苦抗战[J].?世纪桥,2011(14).
[2]王斧.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J].军事历史,1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