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召唤

2014-11-11 02:23高雨薇张子元
绿色中国 2014年10期
关键词:荒野男孩人类

高雨薇+++张子元

《into the wild》,一部电影。之所以只写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是因为觉得通用的译名《荒野生存》并不贴切。这并不是一部单单讲在荒野如何生存的电影。有种译法叫《走入荒野》,感觉很好,有些苍凉,有些悲壮,又动感十足。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说的是一个出身于美国东岸富裕家庭的男孩克里斯多弗,他在1990年大学毕业后,即与家人失去联系。克里斯多弗改名换姓,烧掉现金,放弃车子和大部分财产,从此在阿拉斯加州的茫茫荒野中漂泊,体验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活。

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情节也并不曲折。故事在倒叙和插叙中前进,那个背着背包的男孩,一段一段地行走,思考,遇见,然后分离。节奏很舒缓,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思考关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以及什么才是幸福这些永恒的命题。

习惯了在语文课上总结文章大意的我们,往往喜欢问:它要告诉我们什么?实际上,电影常常并不告诉我们什么。它只是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去感受。亲切的水平镜头的运用,让我们从没有把男主角当做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体验牧场骑马、喂牛、看星星……大自然调动着男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屏幕前的我和他一起零距离感受真实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雾霭风霜。在沼泽地里,长长的风浪吹过遍地的野草,拍打着远处的杨柳。一棵树试图辩驳,它挥舞着裸露的枝丫,但却没能留住风的脚步。在大自然广阔的怀抱里,男孩的身影甚至显得有些单薄。他听到有声响从远处的云彩边传来,真是奇妙,整个世界都好像竖起了耳朵。

而更多的时候,男孩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自己。导演用一个个静静的空镜头,来展示大自然令人窒息的美丽。与那些远离主流社会的人的相遇,如牧歌般温暖而充满诗意。而对往昔生活回忆的片段,又用一种不自然的色彩,使它看上去苍白得像一个谎言。

体验自然,可能是我们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这让我联想到“土地伦理”。这个词语源自利奥波德《沙郡年记》。利奥波德以一个生态学家的学识,讲述了土地金字塔、食物链等原理,说明人类只是由土壤、河流、植物、动物所组成的整个土地社区(the land community)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社区中,所有成员都有其相应的位置,都是相互依赖的。在生物进化的长途漂泊之旅中,人类只是与其他生物结伴而行的旅者。利奥波德呼吁人们对于生态进行重新认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一种伦理上的责任感。他要人们“像山一样地思考”,即从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持土地健康的角度来思考,培养一种“生态良心”。

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没有热爱自由和真诚的灵魂的人,是无法读懂这部电影的。这是一个关于流浪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心灵的故事。你并不急于知道结局,因为过程本身就充满意义。结局是,四个月后,男孩因误食了野洋芋的种子中毒而亡,人们在一个偏僻的野营地的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上,发现了他的尸体。男孩死了,死在荒野里,死于自己的信仰,但这并没有让整部片子的色调显得悲凉,因为正像他自己说的——他已经度过了幸福的一生——从最初的逃离,到一路的追寻,到最后的反思——走入荒野,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结局。谁又能猜到结局呢?生命太脆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

这件事经过披露后,曾在美国社会引起震撼。尤其是结束克里斯多夫生命的阿拉斯加之行,人们的看法褒贬各有之,有人感佩克里斯多夫的勇气;有人却认为克里斯多夫太轻忽自然,藐视大自然,竟然在没有作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便草率进入美国最不毛、环境最恶劣的阿拉斯加独自生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二十出头、大学刚毕业、家境优渥的年轻人抛弃一切,而投入一个所谓的自杀式之旅呢?这是所有人都在问的。

虽然是这样的结局,但整部片子仍然洋溢着活力和激情,充溢着饱满的生命力。他固执己见、冲动,但内心纯洁。他最出色的地方是不愿妥协,他相信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沿袭捷径。他完成了我们很多人的梦想。烧掉钱,扔掉车,一个人背着书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这部电影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更是意义非凡。在所有人都在追逐所谓的“社会角色感”和“社会认同感”时,它提供给我们关于幸福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追寻超越人类物质的经验。

回归荒野,回到世界和人心本来的样子。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教室,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无论人类有着何种企图,自然永远会自行其道。

猜你喜欢
荒野男孩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亲爱的“老男孩”
谁变成了人类?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差不多男孩
荒野求生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瓶中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