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华
摘 要: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的管理核心,工程造价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具有动态、全方位、全过程特点。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策划、建设、销售中每一环节的全过程的管理,充分运用组织、技术、经济、管理手段来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其中建设期是建筑造价的主要形成期,因此把握好建设期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程建设期 造价管理 重点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79-01
工程建设期的造价管理是指,从工程招、投标到工程结算的全过程的管理。按照工程建设期造价的阶段性管理特点,分为:事前管理(工程招投标阶段)、事中管理(施工过程中)、事后管理(结算期)。依据做足事前、严控事中、加强事后的原则,做好建设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因此,本文对形成和影响造价的要素,重点谈谈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期造价管理的重点及应采取的措施。
1 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1.1 组织图纸会审
建设单位应重点审查设计标准、技术经济指标、使用功能等,并查找图纸中的缺陷、错误、落项等。对背离策划标准及查找出的问题办理设计变更予以纠正,设计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施工阶段初期,尤其对工程造价影响重大的设计变更。
1.2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首先工程量计算要准确,在工程量计算前应该先熟悉图纸,熟悉图纸中不同清单子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对于清单计算规则与定额计算规则变化较大的子目尤其要认真。
其次清单项目编制要全面,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把图纸中各分部分项工程中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工程内容全部编码,不能漏项,只有清单子目设置全面,投标报价才能真正反映工程的造价。
再次工程量清单子目的项目特征描述要具体,项目特征描述是投标人组价的重要依据,每个子目的特征描述必须具体、详实,这样组价也就比较客观充分。
1.3 按照合理低价的原则编制工程招标控制价
合理低价的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规则:招标控制价是根据国家规定的计价办法计算出的工程造价,也是建设单位对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一般会控制在批准的总概算内。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依据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招标文件、设计资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招标控制价编制完成后,还应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确保招标控制价的准确、合理低价。
1.4 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作为招标方和投标方互相制约的法律性文件,也是造价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合同条款制定的严谨与否直接影响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建设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合同文本时,应充分重视其严密性,并注重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尽量将风险量化,将责任明确。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工期紧、质量高、场地狭小、施工图纸中设备材料品牌型号不明确等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利用合同条款,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计,牵涉到工程成本方面的细节一定要严谨。
2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2.1 清单核算工作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招标图纸与施工图纸的差异性,或招标时间短,工程量计算比较仓促等原因,造成了招标清单中的工程量与实际施工图纸的工程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避免工程结算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再对工程数量产生分歧,拖延结算时间,建设单位可以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文件和设计图纸对中标工程量清单的数量进行认真核实。首先,根据图纸核算数量,确定实际数量。其次,根据图纸实际数量,确定清单数量控制值,最终形成支付清单,此支付清单作为施工过程中计量支付的依据。
2.2 计量、支付的控制
做好施工过程中工程计量与进度款支付工作,建立工程款支付台帐,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管理,对投资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动态比较并提出纠正措施,防止出现超支超付的现象。
2.3 工程变更的管理
(1)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发生。
工程变更的控制对建设单位而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必要的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可能影响投资的因素详加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应对措施,力求减少变更费用,严格控制因变更扩大规划而增加内容和提高建设标准的现象。工程变更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和造价增减分析及工程总造价的影响分析,优化变更方案,按价值工程原理做性价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案;必须做到遇到变更先算账、后优化、再实施的程序。可以说,控制好变更工作是施工阶段控制造价最重要的环节。
(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关键,也是特别容易产生管理漏洞的环节,建设单位必须建立现场签证程序,对现场签证严格把关,逐级签审。
2.4 索赔的控制
(1)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签订一个严谨的合同并全面地、正确地履行合同赋予建设单位的义务。合同预算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一方面,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履约,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避免索赔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施工单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也可据此向施工单位提出索赔,以减少自身的损失,降低施工成本。
(2)工程资料和记录的收集。
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注意记录和积累保存各个方面的资料和证据,认真做好同期记录,若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还应做好现场照片、录像资料等。并且所有记录、资料必须要求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在索赔时不能确认。
(3)索赔的审查。
建设单位在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索赔申请时,必须要注意索赔原因是否有合同依据,索赔金额是否合理,施工单位能否提交充分的证明文件,能否按照合同的索赔程序及时限提交索赔申请书及有关文件等。
3 结算期造价管理
施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也是成本控制关键的一步。严格审核工程量;暂估材料价格确定和价差调整;合同调价的计算是否正确;现场签证的审核:审核是否构成盲目签证和签证的内容,资料是否完整;工程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变更单价的来源是否合理;工程索赔的费用及依据是否合理。建设单位也可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关键内容的二次审核,力争将工程结算的误差降到最低,为实际整个项目的赢利目标把好最后一道关。
4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变化多端,使得工程造价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建设单位时时要有控制工程造价的经济理念,分析和掌握最新资料,达到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如宏.政府采购模式下业主方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造价管理,2011(2):19.
[2] 苏芳.浅谈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J].北京工程造价,2011(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