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兴趣

2014-11-10 11:03寇志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8期

寇志英

摘 要:针对现行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倡导教师改变现状,变被动为主动,在化学学习和实验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实验,创新实验。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创新 实验 培养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22-01

中学化学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过程。做好化学实验是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由于高考压力和应试教育的现行要求,不少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化学实验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出题做题解题上,这实际上是放弃了让学生认知的过程。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大力提倡教师要做好实验并创新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化学的认知过程,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好化学。

1 学生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演示实验本是教师要做的,而且有危险的必须是教师做,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把有危险的演示实验留给教师做,把其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交给学生做,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实验前,教师提出要求,提出思考的问题,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共同讨论有关问题和结果,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思考问题,看到过程,验证结果。学生参与了教学,学习兴趣更浓,理解更深刻,记的更牢。

2 设计趣味性实验,增加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

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学和实验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用玻璃棒点酒精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这个趣味性实验学生很感兴趣。又如,在学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以把过氧化钠放在棉花上,让学生用细玻璃管对着药品吹,观察棉花是否着火,这样的情景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设计,但至少向着这一方向努力。

在学生中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应用,也用化学知识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热情高涨,既新奇又刺激,增加了“实用化学”时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唤起对知识的渴望,进一步展示了化学学科学习实质的真面目。

3 针对学生心理等创新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对于好奇的学生,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中去;对于好强的学生,教师应顺其学生的好强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教师、自己,同学,对待每一个实验,从而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对于对化学实验存有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经常正面鼓励他们做到胆大心细,并以身示范、以娴熟的操作技能熏陶感染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实验心理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增强化学实验兴趣。可以采用举行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晚会和化学运动会等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也可通过活化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包括改已知物为未知物,变直观验证为悬念探讨,设立化学实验协作小组,检验他人小组实验结果,变学生在实验中的从属地位为自行管理的主导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实验热情和兴趣,并在实践中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亲自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 针对学生学习动机创设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

创设情境,激励创新动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观察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满足,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学生被动参与实验变为主动参与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途径。

开展创新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化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利用学生在学习、认识、实践活动中,头脑所产生对事物的疑惑心理,这种心理驱使学生去积极思维、去探究、去解答疑惑。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在上课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生产实际出发,指出与新课有紧密联系的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现象,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励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有些实验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设计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在考量学生设计的实验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真正追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新、寓教于创造。任何事情,干过总比看过记得牢,理解得清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更有可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也许课后学生们还会有兴趣设计出更多的新内容新项目,去验证、去试验,大胆地去完成他们自己的想法,在实验中获得新知。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M].2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

[2] 蒋金弟.学生化学实验动手兴趣的激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243

[3] 陈梅琴.新课程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3):5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