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晋
【作品简介】
这个社会会好吗?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有此一问。乌托邦时代,为了未来否定现在;功利主义时代,为了现在舍弃未来。当中国从一种极端滑向另一种极端的时候,熊培云以一如既往的乐观态度,唤回人们对理性的信心与热情。这个社会会好吗?既是疑问,也是期许。本书打通古今中外,不仅着重探讨了革命与改良、自由与责任、暴力与宽恕、道德与法律等关键议题,而且从“以己任为天下”的角度,诠释了个体之于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永修。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与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周末》等若干知名华文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现执教于南开大学。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慈悲、温暖,多次获评国家图书馆、《新周刊》等机构媒体颁布的年度图书奖,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为自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
作品主要有《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国新革命——〈重新发现社会〉海外版》《中国之觉醒》(法文译著,香港)。
【节选与品读】
节选
自序:美国梦,中国梦
什么是美国梦?这个词最初是1931年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在他的著作《美国史诗》中提出来的。“每个美国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他的美国梦”“美国梦不是物质丰裕的梦想”,他继续写道,“更是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其天赋与能力来获得他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成就也能被其他人认可,不论他们出生的环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
我不知道类似的问卷在中国会得到—个怎样的比例分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它是有关国家的梦想,更是个人的梦想。 而国家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一种相对公正的秩序,使身处其中的个人不必为上访和躲避城管浪费时间甚至丢掉性命,而专心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品读
说实话,在这里我真正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中国梦。它除了是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活理想以外,更多的是国家层面。这段话,让我理解了《中国合伙人》里孟晓东他们为什么那么渴望到美国去。“公平的秩序”,才能让每个有梦想的人有机会实现梦想,才能让平凡的年轻人不至于刚出生就在官二代富二代面前先失去了机会。
节选
自序: 光明与黑暗
美国神学家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著作《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中有过精彩论述。是的,人类社会不乏光明之子,但是这些人总是把社会变革想得太过简单,甚至以为只要像他们这样的人多做点牺牲,世界就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走。理论上当然是这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无以计数的黑暗之子,他们看重的是现实利益。如果时候到了,他们会滑向光明之子一边,如果时候没到,他们只会死守自己的一城一池,甚至与光明之子势不两立。
品读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有些幼稚,从小只知道光明与黑暗是南北两极,泾渭分明,今天才知道,原来中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黑暗之子,并不是绝对的敌人,只要有智慧的光明之子的引导和调停,他们会变成光明的一份子。只有为着共同利益的目标,社会才能转型,才能变得如我们所愿的光明。理解了这些,是不是再面对黑暗的时候,就会不那么憎恨,而是想办法去改变呢?
节选
自序:鼓掌的人
伟大的华盛顿并未成就一切,他虽有能力拒受王冠,却没有能力解放黑奴。两百年后,奥巴马能够问鼎美国总统,得益于其间几代人不懈努力,他们是林肯、道格拉斯、罗莎·帕克斯、马丁·路德·金,还有数以万计的无名氏。
格莱美获奖黑人歌手Jay-Z曾这样深情地说道:“罗莎·帕克斯坐下来,所以马丁·路德·金可以走路;马丁·路德·金起步了,所以奥巴马可以奔跑;奥巴马奔跑了,所以我们可以飞。”
1955年,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因为占用公交车的“白人专座”而被逮捕。随后,为了反抗恶法,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发起了罢乘运动。
荷尔普斯有言,“推动世界这部水车运转的水浪,发源于人迹罕至的地方”。罗莎·帕克斯不会想到,那一天精疲力尽的她,会以坐下去的方式让美国黑人站起来。2012年的一天,当奥巴马在亨利·福特博物馆里坐上罗莎·帕克斯坐过的编号为2857的公交车,他会作何感想?曾几何时,那位黑人母亲只因为要在这个座位坐下去,竟然会被逮捕。而现在,有着相同肤色的他,当选了美国总统。
品读
非常喜欢这段论述,事例充足,道理刚健,既铿锵有力又充满感性。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在美国黑人不停息的斗争中,马丁·路德·金当年的梦想已然成为现实。而我们对自由和对公平与正义的争取和谋求才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和投入。
作者说“中国人无疑是世界上最隐忍的民族。不幸的是,这种隐忍通常都用错了方向。人们有耐心忍受苦难,却没有相同的耐心去结束苦难。”这是对国人的一种失望,更是对国人的一种提醒。
这个社会会好吗?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坚持守护。它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最持久的热情和鼓掌。
节选
自序: 自由与责任
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阿诺德补充说,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经建议美国人不能只在东海岸建一座自由女神像,还应该在西海岸建一座责任女神像。一个从纳粹集中营中死里逃生的人,按说最珍视的就是自由,但为什么他还要强调仅有自由不够的呢?因为他知道,与自由对应还有责任,没有责任也不会有自由。套用《新京报》当年的一句广告词,责任感不仅能使我们出类拔萃,责任感同样会给我们自由。所谓美好社会的密码,无外乎人人能为自由担起责任。
品读:
哲学家、伟大人物的话语总是一语中的,振聋发聩。荷马和阿诺德,揭示了人处在不自由的状态中的丑陋,只有真正自由了,美德才会光顾。颇有点“仓廪足而知礼节”的意味。
然而,心理学家又把我们引入新的思考,自由的到来,是伴随着责任的。自由女神和责任女神两座雕像,用自己形象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又充满感召力。
节选
财产篇: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
把土地还给国民,国民对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有土地的人,死后不会将土地带走;没土地的人,通过奋斗会拥有自己的土地。这样的社会是有希望的。土地私有的意义,不仅在于分权,还在于它可以让人更好地安排人生,更有恒心地创造,为未来做更长远的打算。国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社会才不至于被颠覆。
品读
电影《far and away》(《大地雄心》)里说“没有土地,就没有灵魂”,电影《乱世佳人》里斯嘉丽在每一次失败绝望时回到塔拉庄园后,会手握一把泥土,对着命运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可是,看看我们,农民到处卖土地买房买车,城市人有了房子不过是70年的使用权,故乡故土早已失去。据说在德国,一到周末人们都会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乡村里一座座的城堡是这个家族几代人的传承,在他们眼里,故乡是可见的具体的。而我们因为没有解决好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一幕幕关于土地的悲剧。
我不知道作者这段关于土地的论述是否科学,但我完全理解,土地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斯嘉丽手握泥土,担负自己家族的命运,我由衷地敬佩和羡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