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书挑战”:超级书虫之间的PK游戏
一场源自Facebook的“冰书挑战”,借助微博得力量迅速在国内文化圈风行起来,大有与日前公益界为慈善捐款而发起的“冰桶挑战”相映成趣之势。
“冰书挑战”作为文化新词,乍听十分费解,但说白了,就是一些著名作家和文化人士在微博上晒出影响自己精神历程的一个书单,列出十本或数十本一般人闻所未闻的“冰书”,然后发给意欲“挑战”的人,接单人必须也提供一个高端书单并继续下传,击鼓传花,成燎原之势。
让一些被遗弃的经典书籍借“挑战”之名公之于众,风行于世,让这类因营养过于丰富而人不敢食、不愿食之的书渐渐为大众所熟知,不正是好事一件么?
★雷人翻译不只是技术糙
近日网曝福州于山风景区戚公祠旁挂着的“游客须知”竟把3月1日翻译为“3month1days”,令人哭笑不得。网友评论称这种“中式英语”很雷人。如此不负责任的翻译,既是对城市文明形象的“自弃”,也是对国家文化传播的“自戕”。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既要重基础设施等硬件升级管理的“面子”,亦要深刻顾全标示翻译等“文化细节”的“里子”,切忌以草率敷衍的态度,糊弄了事。
专业上的短板可以通过学习弥补,但对待工作的态度一定要及早端正,方能让文化传播之路“零梗阻”。
★九旬院士吴良镛站着作报告 台下学生睡倒一片
2014年9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报告台。吴老站着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这很快在网上引发密集批评。
其实根据现场参加这次报告的同学说明,人民大会堂非常大,参加报告会的人又特别多,再加上吴院士的声音相对较低,才会有小部分同学睡着。媒体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莫名其妙把很多事情扯到一起,群众也不应该不考虑实际情况、原因,盲目批评,没必要把这件事和90后的社会担当扯在一起。
★九旬爷爷发儿孙探望排行榜 期盼“常回家看看”
日前有记者到北京昌平沙河镇小寨村的窦宇宏老先生家,见到老人床头贴着一张榜单:
“仲昌83次,春起78次,全顺54次……”榜单上面用毛笔写着“2013(年)度,常回家看看”几个字,这是一张儿孙探望次数的排行榜。
“谁来都要照照‘镜子。”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大女儿窦肇富笑着说。老爷子今年92岁,有4个女儿,已是四世同堂,一家子22口人。老爷子有做记录的习惯,从2011年起,谁来看他,在本上记一笔,年底排行。
老人发布探望排行榜,实际上是对“心灵赡养”的渴求。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歌里所唱的,“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锤锤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图个平平安安啊”。
★给奥巴马做饭的女人 :跟着感觉走
来自菲律宾的51岁女子克里斯特塔·科默福德已经在美国白宫掌勺将近20年,曾为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乔治·W·布什,以及为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准备饮食。
翻开西方食谱,总会看到“胡椒粉多少克、食用油多少毫升”等剂量描述,令家中并无试管或量杯的普通民众如坠云里雾里。不过,科默福德却说,她为奥巴马做饭时都是凭着感觉放调料,反正总会“差不离”。
“做了二三十年饭,所有的配方都在这里。”她指指自己的脑袋。
有趣的是,科默福德在自己家中从不下厨,全心信赖她的丈夫——同样担任厨师的约翰为家人做饭。也许正因为家中有爱,她做出的食物才充满爱的馨香吧。
★8旬患癌老人写长恨歌配曲寻人吟唱
“我外公被查出肝癌晚期,希望求翻唱圈的大神能为他唱一首《长恨歌》。”原本只是在微博上求贤,没想到竟然获得数万网友的转发声援。2014年9月15日,网友“捌捌捌捌捌捌捌捌爷”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仍难掩激动的心情,短短几天内,她已收到陌生网友发来的几十个版本的《长恨歌》演唱音频,不少版本经过精心编曲、伴奏,具有专业水准。“大家真的很暖心,让人觉得这个世界真是美好。”
生命中真的会发生比想象更加美好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期待奇迹的,也希望这些人性的美好能好好地传承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