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恩荣
摘 要:对油气集输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治对策。弄清楚油气集输作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和首要任务,落实企业防治职业病的主体责任,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油气集输;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对策
一、油气集输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有害因素可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辅料,有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或副产品,有的是成品(如有机磷农药),有的是原料中的杂质(如乙炔中含砷化氢或磷化氢),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或废弃物(如煤燃烧过程中产生CO)。
在石油或天然气开采、收集、输送和利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可能接触到天然气、油田气。石油主要成分是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
天然气为无色无臭(无硫化氢时)的气体。易燃易爆其化学组成因地而异,主要是甲烷(97%)、一氧化碳(0.01%)、氢(0.01%)以及微量的丁烷、氦、硫化氢、氧化物等。
甲烷对人基本无害,但如果空气中其含量达25%—30%以上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心率加速等一系列缺氧症状,长期接触还可引起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严重时可出现缺氧窒息、昏迷、呼吸困难,以至脑水肿、肺水肿等。如果天然气和油田气中含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可增加其毒性。
目前油田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有:
1、粉尘:电焊尘、水泥尘、煤尘、铸造尘等;
2、毒物:汽油、苯、液化气、硫化氢、石油烃、一氧化碳、甲醛、甲醇、氨气、正己烷、丙酮、铅、汞、铬、酸、碱等;
3、物理因素:噪声、射线、微波、振动、高频、高温等。
油气集输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两类:(1)化学因素:原油及其含有的烃类物质,天然气、硫化氢(根据油、气中硫化氢含量情况)氨、甲醇等;(2)物理因素:噪声。
(一)噪声的概念
从生物学角度看,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令人烦燥的,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声音强度和频率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声音。
环境科学把生产、施工、交通、生活中产生的令人烦躁的声音定义为噪声。由噪声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现象就叫噪声污染。噪声属听觉公害,是一种严重污染。它与工业“三废”一样,都影响、危害人体健康。与化学污染相比,噪声污染范围更广。
(二)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对听觉系统的影响;2、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
(三)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的种类有空气动力噪声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噪声的控制措施有工程控制 、方向和位置控制 、使用消声器 、外包消声材料 、减振、屏蔽、吸声处理 、隔离作业人员 、个体防护等。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在油气集输泵站中,噪声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联合站各类泵类设备、加热炉是现场的主要噪声源;噪声峰值可达到90db,对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应从积极预防入手,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增强做好施工作业噪声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HSE体系文件中相关防噪降噪等措施。
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如下:
一、工程控制
1、控制和降低噪声源。
2、合理规划厂区厂房,设置防护带。
3、降低噪声:采取吸声、消声、隔声等技术措施,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注意使用的材料)。在联合泵房设置墙壁吸音板、吸声吊顶,提升泵电机加装多频复合式消声器,设可移动观察式隔声屏;值班室与联合泵房之间设隔声门,观察窗用双层固定密封窗等。
为了降低风动装置和风动工具的噪声,可用消音器降低风动活塞的排气噪声。
4、减少震动:利用减震装置,来减少设备的震动力。
5、实施听力保护措施,配备护耳器等,(泡沫耳塞、纺眼耳塞、伞型耳塞、耳罩-短时强噪声)。
6、对产生较强振动和冲击引起固体声传播及振动辐射噪声的机器设备,应采取隔振原件(隔振垫层和隔振器)有橡胶、软木、玻璃纤维隔振垫和金属弹簧、空气弹簧、压缩型橡胶隔震器等。
二、管理控制
成立职业危害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任命专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成员应职责分明。
1、职业卫生领导组组长职责;2、副组长职责;3、专业卫生管理员职责;4、安全科人员职责;5、生技科人员职责;6、机电科人员职责。
三、行为控制
1、进行职业危害的预防知识培训;2、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3、足额发放劳动防护用品;4、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5、组织职业危害的安全检查。
四、个人控制
1、遵守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和岗位操作规程;2、爱护预防职业危害的设备、设施;3、及时报告可能造成职业危害的安全隐患,并积极提出整改建议;4、注意自身的劳动防护,正确使用和佩带防护用品,切实做到“四不伤害”。
三、结论
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这诸多方面中,弄清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和首要任务,也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前提。而规范执业健康管理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内容,形成相对完备的执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企业防治职业病的主体责任,则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