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巍
摘 要:本文对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概念进行了概括阐述,基于数字信息技术角度对其内部展示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以激光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两个主要的数字信息技术着手,分别对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设计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信息技术;展示性建筑;空间形态设计;激光技术;多媒体影像技术
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促進了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方式的发展。就如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而言,其形态已摆脱了传统意义展示信息的方式,也突破了以空间围合进行空间表现的形态束缚,逐渐演变成以数字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媒介传递方式,对展示性建筑的内部进行空间建构的设计方式,从而实现文化、艺术、思想、技术等信息的综合传播。
1 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概念的界定
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具体是指建筑内部的墙面、地板、天花板、展板等实体结构共同构筑成的围合建筑形态,为人们构建出一个用于开展展示活动的空间场所。展示性建筑不仅拥有服务于展示目的的独特外部形态,其内部展示空间存在更为人们提供观光、参观以及学习等重要功能服务。展示性建筑的气质主要依靠其外部形态来体现,但在传递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则取决于其内部空间形态带来的影响。也就是说,展示性建筑不仅需要通过外部形态来强烈表达其类型特质,还需要通过营造其内部空间形态来提升建筑的展示性效果。
一般地,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并不复杂,以提供展览陈列活动的空间类型为主。然而,随着社会逐渐朝着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全球各地持续涌现出多种展示目的、类型、功能皆不相同的展示性建筑,其内部空间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展陈空间已将传统的狭义范畴突破,与娱乐空间、观光空间、商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种类型空间发生了更多的联系与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复合式、综合体的概念。展示性建筑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内部行为活动,而其内部空间的建构形式也愈发灵活,各种技术的发展更是积极推进了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设计手法的多样。
2 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数字信息技术涉及面非常广泛,既包含数字的表达、存取和处理,也有数据的传输和控制等。例如,微电子技术——提高存取数字信息的能力,光纤技术——提高传输数字信息的能力,光电技术——提高变换数字信息的能力,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转换及控制数字信息的能力等。
新兴的数字信息技术,如激光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影像技术等,已经被大量运用于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设计上,从而促使其内部展示空间形态的设计手法和展示方式等获得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内部展示空间形态的设计通常都是针对人们的触觉、视觉等感官方式来实现的,而现代化的展示性建筑不仅要传承传统空间形态的实体化特征,还需要通过对音频、影像、电子图形、互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为参观者创造出一种虚拟化、模糊化、媒体化的创新型内部空间形态,从多元化、多角度的媒介传递方式对内部展示空间的形态进行设计,全面实现对展示信息的文化、艺术、意境、思想等内容的传递。
基于数字信息化的展示性建筑内部展示空间形态拥有不确定性与可变性的特征。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下,人们逐渐改变了对于建筑的审美倾向,从以往的总体化、清晰化、理性化审美思维逐渐演变成自由化、混沌化、感性化的审美思维。因此,人们在追求展示性建筑的内部展示空间形态时,更加强调其不确定性特征的自由化发展。通过有效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空间概念产生影响与改变,使其空间呈现出动态的多角度、多功能、多层次的有机组合,促使空间变得虚拟并富于可变性。与此同时,建筑领域对于数字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越来越强烈,于是建筑设计师们在创作展示性建筑的内部空间模式时努力创造全新的形态建构表达,从而出现了流动的、持续多变的艺术表达形式,成功将传统的、永恒的、稳定的空间模式打破。总之,数字信息技术的可变性特征能够促使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的姿态表现得更加丰富多样与灵活生动。
3 基于激光技术建构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
激光技术能够使得有颜色的光线朝着特定方向聚焦发散并绽放光芒,有着强烈的聚光效果。在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利用激光的聚集性、方向性等特征,通过光线将已有的实体围合空间形态进行重新限定,划分出多个非实体化的、虚拟的空间形态。激光发射器将持续改变自身的方向,于是发射出来的激光束所分割的空间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促使空间形态展现出一种极为不确定的、独具科技感的展示效果。
激光技术的广泛运用会带来一种自由的、虚拟的、魔幻的展示空间形态,从而突破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展示性建筑几何空间形体,展现出不确定性内部空间形态特征,与时代的科技发展完全接轨。例如,德国某艺术文化中心,如果在已经完成的内部展示空间里大量安装激光影像装置,那么其激光光束的可动性以及可变化的方向、角度等将成功分割既成的整体单一空间,大大提高其内部展示空间带给人们的动态感,为艺术文化展示活动提供更加多样的内部空间体验,促使活动的参与者、参观者能够在不确定的空间体系当中感受到发展的、运动的、不确定的思维审视意境。
激光技术拥有灵活界定并划分建筑内部空间的特性,这就促使展示活动的参与者能够在空间环境里,伴随持续变换方向的激光束产生虚拟的展示空间形态变化,体验到一个全新的展示空间形态。激光技术的运用所表达的这种不确定性空间感受有效突破了传统的围合,为人们创造出了全新的空间秩序和空间行为,对人们的参与活动和观光活动等都有积极的影响,实现了营造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可变的、动态的、不确定的虚拟空间意境的目的。
4 基于多媒体影像技术建构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
传统展示性建筑营造的内部空间形态大多数都是通过空间形体的组合、穿插以及变形等抽象手法来构成的,或者是通过对视觉象征手法的有效运用来表达出叙事场景抑或是叙事意境。然而,这种方式构建的空间形态所营造的展示效果通常都是静止且固定不变的,并不能对展示效果的信息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如果积极采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将影像视频作为设计手法,就可以将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所要展示的信息更加生动地、更加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从而通过视觉影像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更为直接、体验感更强的意境空间。
多媒体影像技术主要是将声音、影像、色彩等要素集中在一起,把展示信息通过动态方式,基于幕布、荧屏或LED显示屏等多种介质形态予以展现的技术手段。如果是从视觉传递这一角度出发,采取兼具声、色、形的多媒体技术动态化形态去优化展示效果,那么跟以往完全依靠形体来表现信息的形式相比,这一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内部空间形态将更加有效与直接,也更有助于帮助参观者对所要传达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般都能够促使展示性建筑内部空间形态随着影像的图案、色彩等相关信息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空间形态的稳定性、单一性得以转化为充满可变性、趣味性,以图像视频、虚拟三维图形以及动态演示等方式凸显出信息传递的多样性、丰富性、可变性,各种不同需求的展示都能够得到体现。为参观者营造各种各样的展示场景和意境。可以对参观者带来极大的兴趣吸引,同时带给他们内部展示空间形态的全新感受,帮助展示性建筑营造出各种类型各异的内部展示空间形态的展示理念,其直白、生动的展示形态和效果很容易被年龄结构各异、文化层次各异的参观者共同接受。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名为“东方足迹”的中国馆展示区域,运用多媒体技术放大了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参观者营造的空间展示形态是流动化的,依据全景画卷的形式逐次展示图画全景,形成了动态化、立体化、多角度的可变性展示界面,使用鲜明的、生动的多媒体数字信息化技术对画卷中热闹非凡的历史人文进行了细腻而真实的再现,给观者留下深刻记忆。
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H&M(Hennes&Mauritz)专卖店,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形态不规则的LED彩色显示屏放在内部展示空间里,对展示信息的效果通过动态化的视觉影像进行呈现,以传递出该专卖店所经营的品牌的信息和文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使空间内部展示形态能够伴随影像的动态变化而呈现出相应的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动态展示效果,为参观者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前卫的、时尚的品牌意境。
5 结语
当今社会呈现快速多样性的发展态势,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设计师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设计创作空间,展示性建筑正以全新的姿态和多元化的空间设计理念迎接着时代的进步,以数字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以动态立体式的媒介传递方式对展示性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已成为必然趋势与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刘畅.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应用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2:45-46.
[2] 梁岑,贺冠男.建筑中的城市感——城市设计对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启示[J].华中建筑,2013(05):140-143.
[3] 梁岑.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間设计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3:121-123.
[4] 刘广,刘黎慧,王建芯.面向展览建筑的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更新模式研究[J].福建建筑,2011(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