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望者

2014-11-10 23:39乔镇青
艺术科技 2014年11期

摘 要:林风眠作为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位杰出艺术家,他的艺术态度单纯而专注,他的艺术精神温柔而坚强,他的艺术方式简洁而有力,他深受中西方艺术的影响,不落于俗套,不居于形式,坚持自己的表达,坚持自己艺术道路的前进,他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既缺乏活动家所需要的对变化着的环境有灵活的应变力,也没有要主持画坛、令群英拜服的领袖欲。他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坦诚,对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已足以让他在艺术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不仅为后世留下的珍贵的美术作品,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沉郁浪漫;呼唤人道;诗意孤寂

清末以来,中国社会风云突变,中国画坛亦是风雨突起,不少艺术工作者在自己的领域内以自己的方式在探索着中国艺术的命运,其中有以鲁迅精神为代表的版画的兴起,有徐悲鸿为代表的将西方写实艺术融入中国画中,进行了成功的改良,如此种种,气象万千,我对这些艺术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然而,众多风云人物中最让我敬佩与喜爱的则是一位温和而坚强的守望者,那便是林风眠。我喜欢林风眠,并非因为他是“中西结合”画风的探索者,也并非他是新画风的创造者。我欣赏他的作品,欣赏他通过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精神,然而我最欣赏的,是他对于艺术的态度——完全的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艺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脱下政治标签,社会标签,他依然是他自己——林风眠。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孤傲冷僻的独行者,他依然对生活有着无限的热爱和向往,他没有像某些精神主义者那样极端地排斥生活,而是快乐地经营生活,他从不抱怨,也从不阿谀,他是人,也是林风眠,他成就的不只是自己的艺术,更是自己的人生,这点让我尤其膜拜,这便是是我敬仰他的终极原因。

1 艺术精神

1.1 沉郁浪漫

1920至1923年,他在法国学习,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柏林咖啡室》描绘的是柏林一咖啡馆近景,画面人影浮晃,诸饮者在招呼、对谈、嬉笑。笔触奔放,光色交辉,使人想起马奈的《女神游乐厅的酒吧间》。一位研究者说《柏林咖啡室》是画家“目睹富豪之骄奢淫逸,感慨德人精神之消灭,灵魂之堕落,”故作之。《渔村暴风雨之后》,画的是暴风雨后,渔家妇女在海边等待归舟的情景:人们面向大海站立,外表的平静正掩盖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古舞》“描绘希腊少女之晨舞”;《克里阿巴之春思》“描绘埃及女王思慕罗马古将,抚琴悲歌于海滨”;《罗朗》“取材于雨果之咏史诗,描写法国中古血战图”,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的是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

1.2 呼唤人道

1925年冬,林风眠回国,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在教学期间他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但他仍在教学和教务之余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作水墨画,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1926)、《人道》(1927)、《痛苦》(1929)、《悲哀》(1934)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里,热情的浪漫情调渐失,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急切关心成为主旋律。《民间》描写的是街头集市的一隅:两个赤膊的农民愁苦地坐在地摊旁,背后流动着为生计奔波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迫塞的画面,流露出沉闷和压抑。这是一幅写实之作:刚刚回到祖国的林风眠,敏锐地感到了民间的困顿疾苦。

他在1957年曾谈及此画的创作,说:“我的作品《北京街头》(即《民间》)是当时的代表作,我已经走向街头描绘劳动人民。他对“大众化”的理解,是要关注对大众的描绘,反映他们的处境和苦难,《民间》即尝试之一。1929年,在上海林风眠展出了油画《痛苦》。林风眠创作《痛苦》,表达他对人类自相残杀这一现象的痛心,即在主题上仍是《人道》的延续。因见不人道而呼唤人道,因见残杀而表达痛苦,痛苦所呼唤的仍是人道,这是林风眠的创作动机。

《悲哀》(1934年)是《人道》《痛苦》的姊妹作。调子浓重,人物以粗壮的轮廓线勾出,似是借鉴了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卢奥的画法,那沉滞的力感,使人觉得画家悲哀中,还含着一种愤怒。林风眠这样赤裸裸地揭露人生痛苦和人的被杀戮,呼唤人道和爱,在中国美术史上是空前的。林风眠的呼唤体现了艺术家的坦诚心怀。

1.3 诗意孤寂

从本质上说,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他对于艺术教育是充满热情的,但既然在这块地盘上已难以发挥热力,他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作家无名氏曾去访问他,在居室里看到的是:一只白木桌子、一条旧凳子、一张板床。桌上放着油瓶、盐罐……假如不是泥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桌上安着一只笔筒,筒内插了几十只画笔。他每天都埋头作画,醉心于水墨和油彩的交合与新生。据李可染、席德进等回忆,他的屋里总是放着厚厚的裁成方形的宣纸,画起来很快,有时一日能画数十幅。长达40年的探索也经历了变化,如画题渐次广泛,情感渐次深挚,形式语言渐次成熟完整等。但基本的审美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美与和谐、内在抒情性。

静物是林风眠爱画的题材: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探求水墨与水粉、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在中国艺术家中,还没有人能把静物画得如此丰富、精致,如此具有心理性。

林风眠的仕女和裸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式的裸体作品。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如果说古典仕女画多传达压抑和遮蔽着的爱欲,西方裸体多表现张扬着和敞开了的爱欲,林风眠的作品就介于两者之间,表现的是升华了的爱欲,感觉朦胧化了的女性美和肉体美。感官刺激淡化了,对肌肤质感的描绘转移为对资质情态和文化气质的塑造。爱欲的流露敞开了,但又是东方的、中国的、潜意识的。它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无珠光宝气的华贵,亦无堆粉积脂的香艳,一方面流溢着异性的温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对人欲物欲的厌倦。并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感怀,却可以感觉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老传统的影响。不妨说,这是林风眠创造的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女性美。

他毕生独立倔强,数十年孤身奋战而始终坚定不移,以至作品也表现出虽孤寂却刚正的特色,艺术的意志更单纯专一了。而他对艺术的观念,向来不特别看重题材,而看重情绪和审美自身在这点上,康德美学的影响是明显的。他努力追求能够超越具体的社会功利和有着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审美价值。因此,包括他早期的油画创作,也不是为宣传和配合某种社会政治任务而作的。

2 小结

林风眠用他独特的视角和对艺术的执着热爱,不仅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更为我们后来者提供了榜样,他是真正的艺术家,单纯、专一、乐观、勤劳、自信,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借鉴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朱朴.林风眠先生年谱[Z].

[2] 郑朝,金尚义.林风眠论[M].浙江美院出版社.

作者簡介:乔镇青(1988—),女,山东烟台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油画创作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