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2014-11-10 13:18沈少强王寒菊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东北地区

沈少强+王寒菊

摘 要:实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的最终目的。东北区域经济现存在着体制、市场理念、地区分割、区域内产业同构及企业所有制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问题,提出了政府机构应转变各自为政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自由化流动,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建设区域经济城市带的应对策略,希望核心城市在未来能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又一次被重新提上议程。在讨论中,中央希望通过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成长形成示范效应,为其他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指明方向。在除京津冀区域经济体外的其他区域经济体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当属东北区域经济体。东北三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从制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计划开始,时至今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实施过程中,国家不断对之前不足的地方进行研究并调整。

一、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东北三省之间的合作变得已越发紧密,高层次的交流协调为改变原有的经济面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哈大高铁、长春三横两纵工程在各部门机关的协调合作下正式完工,区域内基础设施水平有了显著地提升。

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东北区域经济虽然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得到了显著地成就,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自90年代计划经济结束以来正式开始加快,但是较南方沿海各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这使得东北地区的发展效率降低,生产劳动率水平相当落后。所以,发现阻碍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的现存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成为政府部门协调工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存问题

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后,区域内政府机构作出了一定的优化措施,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现在其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约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机构按部门划分的行政管理制度难以改变

在东北区域内,各级政府机构部门由于维持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显得较为困难,例如,在南方沿海省份的一项批文由于各省份的协调合作几天就可以下发,但是在东北地区,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一项批文必须按顺序在各部门间进行,直到数月后批文才会下发,市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因为政策的不透明性而将不在东北区域进行投资。

(二)要素与产品市场受政府干涉较大,没有强烈的市场理念

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区政府的保护主义,其他地区的资源和产品很难自由流动进入当地市场,这样导致了竞争的缺乏,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不能淘汰,同时一些技术高端的企业由于市场份额不能扩张而难以发展。区域内经济长时间由于此而处于停歇的状态。同时由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过多,企业的决策难以自主化,对市场的把握更多的偏向政府的控制,这极大的削减了企业的积极性。

(三)区域间竞争激烈,地区间采取保护策略限制市场的有效竞争

由于缺乏核心城市的牵引,使得东北三省内各区域形成了恶性竞争,长春、哈尔滨、沈阳三省会争抢资源、人才、产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区域间难以达成一致共识,导致各区域产业都集中在同几个优秀行业,这为产业同质埋下了伏笔,也给实现完整产业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区域内的保护策略使得企业失去扩大市场的积极性,阻碍了企业的扩张发展。

三、推动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自由化流动

在东北区域内,由于行政区域内存在严重的区域市场划分,使得资源与产品不能有效的进行自由流动。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可以使得要素和产品能在市场上自由的流动,从而有效利用东北区域拥有的优质资源,使得产品的成本的下降,还能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在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实现同时,我们还要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一体化以及科技市场一体化,进行实现区域内全面的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区域内整体市场的一体化。

(二)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产业一体化为战略目标

东北区域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形成了以重工业以及化学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由于东北地域的地理结构,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平原环境让东北区域成为我国的粮仓基地,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而这些产业结构短期之内都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些产业中,主要选择以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能源与原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旅游业为优先整合产业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以上应对策略的实施,我们将优化东北区域经济的结构,逐渐实现产业的结构转变,通过逐步推动产业向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来拉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期加速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下一步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规模经济做好铺垫,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

[1]常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J] .商场现代化, 2009(15).

[2]周大成.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一体化[J].党政干部学刊, 2009(5).

[3]秦岩.我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2(11).

作者简介:沈少强(1991—),男,汉族,福建漳州人,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Strengthening SME’s Participation,Contributing Powerful Development in APEC Economies
基于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