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燕 张磊 李亚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北京 100089)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新建2号医疗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4 283m2,地下3层,地上23层(含裙房7层),建筑高度为89.60 m。建筑主要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楼,裙房部分的大报告厅使得底部二层挑空,三层处设转换构件以支撑上部结构,基本柱网为 7.8 m ×7.8 m,8.2 m × 8.2 m,转换桁架跨度30.50 m(见图1)。
图1 建筑效果图
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重点设防类;根据《抗震规范》[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多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6,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45 s,抗震措施按9度抗震设防设计。
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因房屋高度超过设防烈度提高1度后(9度)的房屋适用最大高度,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采取了更高的抗震措施,结合本工程特点,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框架的抗震等级B1层~F10层为特一级,F11层以上为一级,但其抗震构造措施为特一级。
2层结构平面图见图2。
因为功能复杂,本工程存在多项不规则情况,根据建设部建制[2010]109号文[4]判定,本工程共存在6项不规则项,如表1所示。
针对超限情况,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措施:剪力墙底部加强区按照中震抗剪弹性控制截面;主楼部分框架柱采用芯柱,裙房部分采用型钢混凝土柱;转换桁架采用箱形钢结构转换结构,其支撑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均满足大震不屈服的要求;加强转换桁架上下层楼板刚度并提高其配筋率;加强竖向收进处的楼板刚度并提高其配筋率,提高其上下层竖向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
图2 2层结构平面图
表1 工程超限情况
针对工程的不规则情况,根据《抗震规范》[2]中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及结构构件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及其对震后修复的要求,结合概念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基本理念,制定了抗震性能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整体结构及重要构件抗震性能目标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的规定,分别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的SATWE,PUSH&EPDA和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的MIDAS分别进行了整体分析计算,具体见表3。
表3 软件应用情况及内容
本工程取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层,计算时考虑了模拟施工加载、扭转耦联,表4列出了SATWE和MIDAS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数据表明,两个软件计算分析结果较为接近,整体结果确实可信,结构的基本周期、减重比、位移比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表4 SATWE和M IDAS多遇地震下计算结果比较
选取 SATWE程序中自带的两条天然波(TH1TG045,TH2TG045)和一条人工波(RH1TG045)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见表5):各个地震波的底部最大剪力及最大弯矩与CQC方法计算值较为接近,且均小于CQC计算值,说明结构设计中采用CQC的计算结果是安全可靠的。
表5 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为明确结构在大震下的屈服机制,查找薄弱层,采用PKPM程序的EPDA&PUSH模块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计算时选用了两组实际地震波和一组人工模拟波,三条波的峰值均达到400 cm/s2;结构主方向在所选的3条地震波作用下,响应不尽相同(见图3,图4),在人工波RH1TG045作用下地震响应最大,其中顶层最大楼层位移为446.8 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50。从结果看出: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无薄弱层,最大层间位移满足规范1/100的限值要求。
转换桁架位于裙房3层,承担上部4层的荷载,桁架斜杆对功能布局及管线均有影响,通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钢结构箱形桁架的方案。分析时将转换桁架于整体模型中建模,验算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杆件受力情况,以保证达到大震不屈服的抗震性能目标。
图3 主方向最大楼层平均位移曲线
图4 主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
钢桁架示意图见图5。
图5 钢桁架示意图
1)医院建筑的主要服务人群为病伤患者等弱势人群,同时又承担着震后救援的重要任务,因此对此类建筑的超限高层抗震设计,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抗震措施。
2)医院建筑的好与坏,建筑功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结构设计应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结构不规则项,以提高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关键部位的关键构件应提高其抗震性能目标,以保证结构安全。
[1]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2]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4]建设部建制[2010]109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