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假,15岁的高中女生邓冰清组建了一个4人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次尼泊尔支教之旅。
一篇网文 引发去尼泊尔的向往
邓冰清戴着一副眼镜,淑女范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今年4月份,邓冰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人去尼泊尔做义工的体验文章,于是,萌发了去尼泊尔支教的想法。她把想法和父母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从小到大,她想做什么,只要有意义,我们都会支持。正是这一点,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 邓冰清的爸爸邓蔚说,“让一个15岁的小女生到国外支教,我们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但想想,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总有放手的一天,就像老鹰把小鹰推出去一样。”
5月,邓冰清开始做计划,提交申请。
她先联系了一家名叫IVHQ的国际志愿者组织。对方只接受18岁以上的志愿者,如果她要去,只能安排在2017年。但对方向她建议:可以组团去做志愿者,只要团队中有一个年满18岁的成年人作为临时监护人就行了。这让邓冰清又看到了希望,她很快组了一个团。
组建团队 策划书做了好几个版本
表哥叶一舟是邓冰清发展的第一个队员。
今年大学刚毕业的表哥,正在准备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他对去尼泊尔支教也有兴趣,于是就加入了。
有了表哥的支持,邓冰清把发展队员的目标锁定在自己枫叶国际学校的同学身上。她先找到学校总领事(相当于常规学校的教务主任),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总领事很支持,同意她进班进行宣讲,发展团员。
为了说动同学,她费了很多心思,光策划书都做了好几个版本。经过宣讲,有十几名同学有意加入她的支教团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只有胡慎敏、倪若馨两位同学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
快乐支教 教尼泊尔孩子跳《小苹果》
邓冰清的尼泊尔支教时间是7月1日至15日。她的支教点是由加德满都大学的孔子学院安排的,4个人被分成了两组,分别派到了不同的授课点。
“我的支教点被安排在一所名叫LITTLE ANGELS的学校,是当地一所贵族学校。我的任务就是教四、五年级学生汉语。”邓冰清说。
这些孩子刚学完拼音,汉字几乎不认识。但对于曾经有过支教经验的邓冰清来说,教学工作进行的很轻松,有空的时候,她和伙伴们还会教尼泊尔的小孩子们唱歌跳舞。“我表哥还录下了尼泊尔小朋友跳《小苹果》的视频!”她说。
“汉语对于这个学校的孩子来说就是第二外语,尼泊尔的小孩子很可爱,对我们这些外教很热情。”热情有礼,这是尼泊尔学生给邓冰清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邓冰清去尼泊尔支教期间的吃住行的费用都是自费。
“机票和签证花了5000元,15天吃住花了2000元。相比孩子的收获,这个成本不算大,值得。” 邓冰清的爸爸说。
邓冰清非常感谢父母的宽容。“是他们教会了我独立,开放了我的眼界,培养我健康地成长。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