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天波
问一个极简主义设计师
采访︱李天波
Fashion&Design时尚设计
原研哉 伊东丰雄 丹·罗斯格德路易吉·普瑞纳 吕燕 马旭曙
原研哉:设计有一种能让人觉醒的力量
人物=P 原研哉=H
P:2013年,有没有做过“如果是我,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事情?
H:应该没有这样的事吧。但从设计师角度讲,我决不会设计像现在很多在日本建造的高层公寓以及住宅楼那样的东西。还有东京的天空树,我要是设计师的话绝不会是那样的形状。
P:如果让你选一个2013全球年度人物,你会选择谁呢?
H:向井周太郎,我大学的恩师。今年他和我谈过很多次,让我对好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P:如果你是记者,最想问自己什么问题,答案呢?
H:接下来想尝试设计什么?答案是植物园啦、酒店啦、游泳池啦、公园啦、厨房啦、住宅区等等等等。关于这些设计的具体想法,真想一个一个慢慢回答你们。不过在这不太可能啦。
P:除去现在的职业,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H:想成为海洋生物学家,想好好研究海里的生物。记得曾经看过纪录片《乌贼》,让我非常感动,印象很深刻。
P:专业领域内,谁现在出现在你面前会给你最大的鼓励和惊喜?为什么?
H:瑞士的建筑设计师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虽然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但如果他现在能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我想和你一起共事”的话,一定会给我非常大的惊喜和鼓励。因为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设计师。
P:你说很喜欢中国的设计,因为纹样、雕刻等都很细致、精巧,你也曾用繁密总结中国设计的特点,但你本人的设计却是以极简著称,不矛盾吗?
H: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实,中国也曾经历过追求简约的时代,像宋朝,就特别追捧简约朴素之美。还有中国的道教,提出了标榜万物虚空的思想。从这些角度去看,我觉得中国也是有喜好简约朴素这种理念的历史背景的。
虽然从明清时代开始,中国的瓷器、家具等在外形设计上都变得复杂了,但我觉得这些有异国风情的设计还是很有魅力的。毕竟,人对于自己文化中没有的东西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与憧憬,也是在这份好奇与憧憬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开始学着尊重彼此的文化,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彼此。所以,我觉得这个并不矛盾。
P:一般设计师的风格都非常个人化,但你却说设计不是一种自我表达,能具体说说你的看法吗?
H:设计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有一种能让人觉醒的力量。真正的设计,并不是说通过制作一些让人看到就大惊一跳的style,来讨大家欢心。
设计师真正要做的就是要敏感地感知他人的感受,洞察人们的想法,捕捉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在此基础上去做设计,而并不是说只表达自己的感觉。
P:你曾说中国设计师充满“能量”和“生命力”,与日本年轻人不一样。日本年轻设计师是怎样的?
H:日本年轻的设计师,非常敏感,设计的整体水平也很高,但在设计的表现力上却显得比较弱。他们的设计给人并不是充满竞争力、很狂野的感觉,具体来说就好像是用几乎听不见的细微声音,在吟咏着一首动听的诗歌一样,很含蓄。
P:中国现在也有一些极简设计风格的品牌,但好像在市场上并不是很受欢迎。你觉得中国的品牌该怎么设计才能有无印良品那样的成绩呢?
H:对于简约朴素的设计来说,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以对细节的高度把控为前提的。但现在中国在物品的制作中,细节方面是很粗糙的。不管是嵌入的花纹还是设计,看起来都非常丑。简约朴素的设计,如果细节上粗糙的话就完全没有魅力和价值了。简约的东西你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做,比如说无印良品的东西,但其实它对于细节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非常考究的。
P:外界对你的称谓一般有两个:艺术家和设计师,你更喜欢哪个称谓?
H:我认为我是设计师,但经常也会自问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成为诗人。
我不喜欢被人称为有哲学理念的设计师,因为终归我觉得被称为做设计的哲学家好像更贴切一点吧。
P:一直以来,白色都是你设计中的最重要的色调,为什么你生活中却一直穿一身黑?
H:哈,因为我头发是白的,所以觉得黑色刚好可以映衬一下。而且,穿黑色的衣服,会觉得很踏实,能静下心来,早上起来也不用发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对于颜色的挑选和发愁,我只想局限在工作上面。
P:你曾说奢侈品不一定真正奢侈,这一年你得到的一切中,自认为是奢侈品的是什么?
H:这个嘛,我为巴黎的皮埃尔·艾尔梅甜品店的一款西班牙面包设计了包装盒。虽然是非常豪华奢侈的一款包装,但我觉得偶尔送给别人这样奢侈的礼物也是很好的。毕竟,只有简朴的话人们是不会感到滋润的。
P:如果2014年,你有机会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设计一座标志性建筑,你希望是哪个国家?
H:日本。
P:2014年,希望世界和自己有什么新的变化?
H:希望自己可以加强锻炼,新的一年能拥有更好的体型和身体,以及超强的精力,可以不知疲倦地来回飞、往返于海内外。另外,希望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再好一点,可以跟人顺畅地交流。
原研哉
(Harakenya)
他以无印良品艺术总监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他拥有透彻消化身边环境所带来的信息并将日常生活用品“重新设计”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