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途径

2014-11-06 13:21颜新华
新课程·中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美育语文

颜新华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美育和语文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美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美育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美育;渗透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审美修养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本身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才可能把真正的美注入自己的心灵,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鉴赏美,指导学生创造美。其次,要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素质。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教师的文化艺术素质不高,对文学、绘画、音乐等知识掌握不够,也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因此,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语文教师还应主动学习美学、哲学、心理学、历史、艺术等知识。

二、挖掘教材美学价值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大多数,均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名篇佳作。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蕴含了丰富的美育资源。从内容上看,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文化、自然风光、杰出人物等应有尽有;从文学形式看,美学价值各具特色:散文具有意境美,诗歌具有含蓄美,小说具有情节美,戏剧具有冲突美,寓言具有哲理美等。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积极适时引导学生去领悟品味,使学生不断汲取丰富的内涵,从而提升审美境界,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讲究美言美行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学生不仅会模仿教师的优点,还会模仿教师的缺点。所以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力求美言美行,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化身,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

1.讲究服饰美

教师的衣着打扮要考虑本人的形体、性格、场合等因素,服装色调和款式不应过分艳丽、奇特,应以朴素大方的风貌影响学生,力求朴素中见高雅,得体中见涵养。

2.力求教态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是学生注意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审美情趣的中心。教态之美是教师内心美的自然流露,不是装腔作势做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态度要热情、开朗、机敏、亲切,充分体现教师的文化教养,给学生以优美感。“神在两目,情在笑容”,语文教师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恰当运用各种眼神,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审美感知。

3.展示语言美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启迪学生萌发美感的最佳因素,比其他学科的要求更高,既要引起学生兴趣,还要启发思维,感染学生。“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简洁准确、抑扬顿挫、幽默生动、声情并茂,给学生以美的感染。激动时能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欢乐时能喜形于色,感染于人;悲痛时能凄惨感人,催人泪下;平缓时如行云流水,自然洒脱。如果教师的语言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气,那么学生就会感到疲惫乏味,更谈不上美的熏陶。

四、设计优美,巧妙板书

板书是教学的导游图,是反映课文的镜子,语文教师要学会恰当运用文字、色彩、线条、形状等符号,寓美学于设计之中,设计出形象优美的板书。好的语文板书设计应力求做到内容完整、语言精练、构思巧妙、图文并茂、字体俊秀。当前许多学生受电脑的影响不重视汉字的书写,而教师的板书设计规范优美,对学生就是一个实际的美的示范。因此,语文教师如果设计出既有助理解记忆,又能给学生美感的板书,就容易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五、重视阅读,培养鉴赏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语文美育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阅读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美育。

1.要善于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应因文而异,灵活创设,力求多样化。如,精心设计导入语,有时用古诗词,有时用图例,有时用故事,有时用音乐,都能取得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接受美感的效果。当前课堂教学常用的电教多媒体辅助手段也是一种呈现审美情境的形式。电教多媒体把形、声、色、光融为一体,把音乐、美术、文学、音像优化组合,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享受。

2.要善于启迪想象

想象是美感的自由驰骋,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阅读教学中要积极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出发,进入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3.要善于引导体验

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作品的情感,这是培养美感的一种基本方法。没有人的感情,就无所谓对真善美的追求。在阅读作品中,教师要尽量把作品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的同感,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使学生从情感共鸣逐步进入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六、优化写作,引导创造美

如果说阅读教学侧重于鉴赏美,那么作文教学则着重于创造美。作文是美育的最高层次,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充分表达出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认识。怎样引导学生尝试创造美呢?

1.培养观察能力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观察是审美创造的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写出具有美感的文章,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观察,并不断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美,积累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意识。

2.优化作文训练

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的基础上,易产生写作冲动和灵感,教师应善于引导,优化训练。第一,要采用多种形式。可以采用续写、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形式。训练中教师应辅之以启迪、激发、示范、交流、讨论和讲评,以促进学生走向创造之路,表达出美的内容与情感。第二,要鼓励大胆创新。有创新的作文本身也是学生对美的一种创造。作文应力求在立意、材料、构思等方面有个性,不人云亦云,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写人所未写。第三,要力求语言有文采。语言没有文采,词汇贫乏,文句滞涩,词不达意,就不能给人以美感。第四,要写出真情实感。说真话抒真情本身就是美的体现。

总之,语文教学应多方面、多层次地追求美感,而且这种美的追求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善于挖掘,妙手点化,让学生真正感受美、欣赏美,不断追求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巢宗祺,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美育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美育教师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