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雪莹+陈贡+刘木林
〔摘要〕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源获取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个人履历信息,对这72位获奖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性别结构、国家分布、年龄结构,挖掘对获奖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社会关系。结果发现,获奖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获奖者多属于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奖者多为美国人,高水平的机构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获奖者整体年龄偏大,其中高龄化学奖得主人数最多;科研社会关系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我国培养国际科技人才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科技人才;履历分析;诺贝尔奖得主;人才成长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9.001
〔中图分类号〕G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9-0004-06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在,科技人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等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人才是一个广义的、抽象的、与时俱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精确统一的定义,只有相对较为定性的描述。《人才学辞典》曾将科技人才表述为“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1]。具体来说,科技人才是指经过高等院校培养,或经过专门训练的具有相当科研能力的,具有某种专门知识和才学,具有某种能力和特长的、能够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由此可见,科技人才应符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这几个条件[2]。科技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我国的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长,质量也不断提高,但还是没有出现国际级的科技人才,因此,本文拟从国际级科技人才的履历中获取数据,分析国际科技人才的特征,为我国培养国际级科技人才提出建议。
1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科技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成长和流动。研究科技人才的成长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分析科技人才的流动及其背后的动因可以帮助国家和地区制定政策,减少人才流失,促进科技人才的回流,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国内学者对我国的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和路径、人才流动现象、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罗青兰等从文化与制度、组织、个体3个层面研究影响高层次人才成长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给高层次人才的成长提出实践路径[3]。韩文玲等从政策环境的角度出发,总结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2]。朱郑州等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特征和素质,分析其成长中的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和史观系统,并对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4]。在人才流动方面,除了对我国整体人才流动现象的研究,也有针对不同地区人才流动情况的研究,如宁夏[5]、四川[6]等。纪建悦等通过对我国29个地区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科研环境、科研投入以及教育水平和生活的便利程度是引发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经济因素原因[7]。郑文力还借鉴了物理学中的势差理论探索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规律,对构建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与制度保障平台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8]。对科技人才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科研环境,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同时要防止人才流失,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平衡地区间的差异,全面增强我国的科研实力。
2014年9月1第34卷第9期1现?代?情?报1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1Sep,20141Vol34No92014年9月1第34卷第9期1基于履历信息的国际科技人才特征分析1Sep,20141Vol34No9现阶段,履历分析法为研究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流动开辟了新的视野。履历分析法源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RVM(Research Value Mapping)项目,履历研究代表了科研评价的范式转移,即从传统的量产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变[9]。履历分析方法是通过对科研人员的履历信息进行编码和分析,进而研究科研人员的成长路径、科研轨迹等内容,避免了传统问卷和访谈研究中的主观性,能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对科技人才的成长进行分析和研究。国外较早地在研究中应用了履历分析法,Dietz等学者在2000年发表了一篇使用该方法对科学家进行职业生涯研究的文章,揭示了科研工作者向产业界流动的情况和不同的合作模式[10]。Caibano等人通过履历信息分析科技人才的流动和研究成果的关系[11]。Elizabeth Corley运用履历分析方法比较男女两性科学家职业道路的差异[12],Koen Jonkers运用该方法对科学家的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13]。在国内,田瑞强等人对履历分析应用在科技人才流动研究中的综述,文章详细地阐述了履历分析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其用于科学评价和科学研究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9]。部分学者已经将履历分析的方法应用于科技人才的研究中,如李晓轩等也利用科技拔尖人才的履历信息总结出了其成才规律和特征[14]。牛珩等人以“长江学者”、“百人计划”、“杰出青年”为例,通过履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并对我国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献言建策[15]。田瑞强等从生存风险的角度对海外华人中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或不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都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实现快速成长等结论[16]。
总的来说,现有研究中用履历信息研究科技人才特征的还比较少,国内的研究以我国的高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的居多,分析和总结高科技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但是在研究我国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应该放眼世界,分析国际科技人才的特征,总结其规律,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国际科技人才出言献策。endprint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科学界的精英[17],是国际科技人才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本文选取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或医学奖72位得主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履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特征,包括性别特征、出生地域和国籍分析、获奖年龄分布等,同时基于获奖年龄的分析挖掘获奖者在研究领域内的科研社会关系对其科研成果的影响,以期发现国际科技人才在成长中潜在的特征和规律,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建议。
2数据获取
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源获取近十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理或医学奖72位得主的个人履历,并对其进行整理,从履历信息中抽取如表1所示的数据。履历信息的来源主要是获奖者的个人主页、nobelprize.org网站上的获奖者个人自传信息和维基百科。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观察可以粗略地发现诺贝尔奖得主的一些特点:(1)多人分享同一个奖项是普遍现象,获奖者以男性居多,以美国人居多,部分获奖者在获奖之前已经被评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犹太人或犹太裔在获奖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72位获奖者中有15位犹太裔或犹太人;(3)大部分获奖者一生的研究领域是基本没有变化的,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现象极少出现,同时每个获奖者曾经或现在从事的工作基本都是教师和研究员等与科研有关的工作,一般没有在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
3数据分析
31性别结构分析
近十年的女性诺贝尔奖得主数量是非常少的,在72位获奖者中仅有5位是女性,占总人数的7%,其中4位获得的是生理学或医学奖,1位获得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没有女性。女性获奖者主要分布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说明女性在科研中对生理学或医学这种偏应用的学科更感兴趣,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成果。女性诺贝尔奖得主比例很低,这种情况与国内牛珩的研究结果相似,女性高层次科研人员比例较低是共同的现象。这说明男性在科学研究中更专注,不容易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取得质量和水平更高的研究成果。虽然女性是科研工作很重要的一支力量,但普遍而言,女性在高层次的科研中难以胜过男性,并且在物理、化学这类基础科学研究中更难取得研究成果。
32诺贝尔奖得主国家分析
诺贝尔奖是一个世界性的奖项,获奖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为了分析获奖者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性,本文对近十年3个学科获奖者的国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72位得主中有11位是双重国籍,1位是三重国籍,60位获奖者仅拥有一个国籍。诺贝尔奖得主的国籍分布能够反映出国际顶尖科研资源的分布情况,多重国籍现象也展示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表3和表4分别对单个国籍和多重国籍的获奖者进行了统计,表4中每个单元格内的国家排列是根据获奖者的人生经历进行排序。表3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或
继续对这6位以色列获奖者的求学过程进行分析,在学习阶段,仅有Michael Levitt一人因小时候便随家人迁居英国,从而在英国读书,其他五位学者均在以色列国内求学直至博士毕业,并且5个人总共只在3个机构学习过——以色列理工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这3所学校在中东地区是最好的。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这3个机构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是处于世界前沿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好的学校对人才成长有着非常重要并且积极的影响,建设顶尖的科研机构有助于国际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增加和国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理念和制度,改善本单位的科研环境,增强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强势研究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为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做好基础。
33诺贝尔奖得奖年龄分析
获奖者在获奖时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相比较于物理学和生理学或医学,化学奖得主的年龄分布更加集中,都分布在51~80岁的范围内,高龄获奖者也是3个学科中最多的,超过71岁的获奖者有9位,占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总数的39%,而物理学为32%,生理或医学为25%,同时这两个学科还拥有较多的60岁以下获奖者,物理有7人,生理学或医学有10人,分别占该学科近十年得奖者总数的35%和42%。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最年轻的得主是华裔钱永健,56岁获奖。通过数据对比可知,在这3个学科中,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的年龄结构是最小的。
由此可见,各个学科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年龄分布特征,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应该更多地给年轻学者提供机会,避免论资排辈现象打击年轻学者的积极性和科研热情,年纪较大的学者应更多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和与年轻学者的合作中。而化学的研究则需要更多的科研经验积累,年纪稍大一些的学者更能获得优秀的成果。
34科研社会关系对获奖的影响
科研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天分和数十年如一日专注的研究,获奖者在求学和工作过程中的经历也会给科研人员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指导老师和一起工作同事。本文将这种对科研工作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关系称为科研社会关系,并从这个视角出发,对获奖年龄不超过50岁的7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了更深的分析,列出对其研究成果或获奖成果产生关键影响的社会关系,研究科研社会关系对诺贝尔奖获得的影响。
著名学者有关系Adam Riess120111物理学1421Brian Schmidt和Saul Perlmutter1与Brian Schmidt是一个博士导师1441博士导师Robert Kirshner是其获奖领域的著名学者Brian Schmidt120111物理学1441Adam Riess和Saul Perlmutter1与Adam Riess是一个博士导师1421博士导师Robert Kirshner是其获奖领域的著名学者Craig Mello120061生理或医学1461Andrew Fire1同事关系1471与同年获奖者共事Andrew Fire120061生理或医学1471Craig Mello1同事关系1461在麻省理工求学时,师从Phillip Sharp,1993年诺奖得主,与同年获奖者共事Carol Greider120091生理或医学1481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WSzostak1是Elizabeth Blackburn的学生1611是同年获奖者Elizabeth Blackburn的学生Shinya Yamanaka120121生理或医学1501John Gurdon1无1791无(PS:有多个分享者时,分享者的获奖年龄以与该获奖者有直接社会关系的分享者为准。)从表5的数据中可以发现,这些较为年轻的获奖者都和领域内某位著名学者有着密切的社会关系,一般是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这些优秀的科研社会关系对年轻学者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缩短了学者的获奖年限,让学者能够在年轻时获奖。endprint
Konstantin Novoselov和Carol Greider都是与自己的导师分享同一成果和奖项,虽然两人在获奖者中年龄较小,分别为36岁和48岁,但是在获奖时两位导师Andre Geim 52岁,Elizabeth Blackburn 61岁。导师的知识和经验弥补了年轻学者的不足,为年轻学者取得科研成果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以Konstantin Novoselov为例,他是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这3个学科内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时年仅36岁,他和Andre Geim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同事关系,两人分享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Konstantin Novoselov出生于前苏联,在1997年去荷兰奈梅亨大学求学时认识了Andre Geim,并一直跟随Andre Geim学习,2001年跟随Andre Geim一起前往曼彻斯特大学继续科研事业。Konstantin Novoselov能够在36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Andre Geim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科研社会关系的作用并不是单向的,Andre Geim和Elizabeth Blackburn的获奖年龄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也算是较为年轻的,年轻学者的创新力、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接受力等也对导师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需要补充的是,除了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父子关系也是诺贝尔奖得主中存在的一种关系。英国物理学家William Lawrence Bragg因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与父亲William Henry Bragg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年仅25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4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2004-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72位获奖者的个人履历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获奖者的特点和共性:
(1)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普遍比较大,多分布在60-80岁范围内,其研究极少出现跨领域或跨学科的现象,从事的工作也一直是教授和研究员等与科研有关的职业,基本没有在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诺贝尔奖的获得都是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结果。
(2)分析发现,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很低,而且多分布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内,虽然现在女性是科研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是在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中所占比例比男性低很多。
(3)美国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各个学科中数量都是最多,其他国家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科研实力,近十年中,以色列在化学领域有仅次于美国的获奖者数量,但在物理和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却没有获奖者。同时,在以色列的个案中发现,以色列的获奖者都是来自以色列理工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这3个机构的,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对培养顶尖的科技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优秀的科研社会关系对于年轻学者获得诺贝尔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72位作者中最年轻的7位获奖者大多与本领域内的著名学者有着密切的社会关系,如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这些优秀的科研社会关系缩短了这些获奖者的获奖时间,让他们能够在较小的年龄获奖,Konstantin Novoselov是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诺贝尔奖得主的这些特点,本文为我国培养国际科技人才提出了如下建议:
(1)为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减少后顾之忧。在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分析中发现,获奖成果都需要科学家长年坚持不懈地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来自家庭或社会的消极影响,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这种情况对女性科研人员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是导致高层次的女性科研人员比例较少的重要原因。因此,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舆论各方面压力,能够让科研人员更专注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提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重视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建设。总体上说,美国拥有最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各个领域内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吸引了很多学者前去学习或是工作。在本文的72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大多数获奖者都有在美国的学校或研究所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理工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在近十年内产生了5位以色列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以色列成为近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人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这充分说明了科研机构建设的重要性,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国内的科研机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科研机构制度和理念,增强机构的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3)鼓励高水平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事、师生分享诺贝尔奖同一奖项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优秀的科研社会关系对研究者取得高质量成果有着非常重要并且积极的作用。如果科研工作者能够向本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学习或者与之共事,对于自己科研水平地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鼓励高水平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科研人员自己也应主动创造和抓住与学术牛人的交流和合作机会,积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学术牛人也应秉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指导年轻学者的科研工作,共同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建设努力。
本文在研究时重点考虑了性别、国籍、获奖年龄和科研社会关系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对于履历中包含的家庭背景、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变化、基金项目、首次做出与获奖研究相关的成果的时间及从此时到获奖中的研究经历等其他信息,本文都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但这些因素在获奖者的成长道路上都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也是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易经章,胡振华.科技人才测评指标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3(1):8-12.
[2]韩文玲,陈卓,韩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0):123-126.endprint
[3]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4-87.
[4]朱郑州,苏渭珍,王亚沙.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132-137,143.
[5]罗万有.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8,(9):122-124.
[6]叶樊妮,吕怀珍,蔡伟民.四川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及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62-65.
[7]纪建悦,朱彦滨.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32-37.
[8]郑文力.论势差效应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12-116.
[9]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科研履历的科技人才流动研究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3,(5):119-125.
[10]Dietz J S,Chompalov I,Bozeman B,et al.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 to study the career paths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An exploratory assessment[J].Scientometrics,2000,49(3):455-478.
[11]Caibano C,Otamendi J,Andújar I.Measuring and assessing researcher mobility from CV analysis:the case of the Ramón y Cajal programme in Spain[J].Research Evaluation,2008,17(1):17-31.
[12]Corley E,Bozeman B,Gaughan M.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grants on women scientists careers:the curriculum vitae as a tool for research assessment[M]∥Shapira P,Kuhlmann S.Learning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Experienc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3:293.
[13]Jonkers K,Tijssen R.Chinese researchers returning home: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Scientometrics,2008,77(2):309-333.
[14]李晓轩,牛珩,冯俊新.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22(3):273-277.
[15]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02.
[16]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17]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14.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endprint
[3]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4-87.
[4]朱郑州,苏渭珍,王亚沙.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132-137,143.
[5]罗万有.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8,(9):122-124.
[6]叶樊妮,吕怀珍,蔡伟民.四川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及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62-65.
[7]纪建悦,朱彦滨.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32-37.
[8]郑文力.论势差效应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12-116.
[9]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科研履历的科技人才流动研究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3,(5):119-125.
[10]Dietz J S,Chompalov I,Bozeman B,et al.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 to study the career paths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An exploratory assessment[J].Scientometrics,2000,49(3):455-478.
[11]Caibano C,Otamendi J,Andújar I.Measuring and assessing researcher mobility from CV analysis:the case of the Ramón y Cajal programme in Spain[J].Research Evaluation,2008,17(1):17-31.
[12]Corley E,Bozeman B,Gaughan M.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grants on women scientists careers:the curriculum vitae as a tool for research assessment[M]∥Shapira P,Kuhlmann S.Learning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Experienc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3:293.
[13]Jonkers K,Tijssen R.Chinese researchers returning home: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Scientometrics,2008,77(2):309-333.
[14]李晓轩,牛珩,冯俊新.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22(3):273-277.
[15]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02.
[16]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17]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14.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endprint
[3]罗青兰,孙乃纪,于桂兰.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与成长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4):84-87.
[4]朱郑州,苏渭珍,王亚沙.杰出科技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132-137,143.
[5]罗万有.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途径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8,(9):122-124.
[6]叶樊妮,吕怀珍,蔡伟民.四川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及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62-65.
[7]纪建悦,朱彦滨.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5):32-37.
[8]郑文力.论势差效应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12-116.
[9]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科研履历的科技人才流动研究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3,(5):119-125.
[10]Dietz J S,Chompalov I,Bozeman B,et al.Using the curriculum vita to study the career paths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An exploratory assessment[J].Scientometrics,2000,49(3):455-478.
[11]Caibano C,Otamendi J,Andújar I.Measuring and assessing researcher mobility from CV analysis:the case of the Ramón y Cajal programme in Spain[J].Research Evaluation,2008,17(1):17-31.
[12]Corley E,Bozeman B,Gaughan M.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grants on women scientists careers:the curriculum vitae as a tool for research assessment[M]∥Shapira P,Kuhlmann S.Learning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valuation:Experienc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3:293.
[13]Jonkers K,Tijssen R.Chinese researchers returning home: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n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Scientometrics,2008,77(2):309-333.
[14]李晓轩,牛珩,冯俊新.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22(3):273-277.
[15]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02.
[16]田瑞强,姚长青,袁军鹏,等.基于履历信息的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成长研究:生存风险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10):59-67.
[17]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14.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