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施工图设计审核探讨

2014-11-06 10:46郭艳飞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10期

摘要:本文根据防雷施工图设计工作的需要,对设计规范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给出具体图审的步骤、方法和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图审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纸审核;等电位连接;浪涌保护器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84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电子产品大量投入使用。随着精度的越来越高耐压性能不断降低,对防雷措施的要求逐步提高,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新的防雷规范、标准不断出台,防雷施工设计日渐完善,防雷措施千变万化,对防雷图纸的审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防雷施工图设计审核所需资料

首先看设计文本目录,看所需资料是否齐全,不齐时应让其补齐,再行审核。

1.1 一般建筑物

设计说明;防雷基础接地体(或人工接地体)设置平面图;天面防雷设置平面图(包括避雷针、带、网及其它);标准层防雷平面图;施工大样图;高层建筑物防雷电侧击设置平面图;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设置平面及室内设备与建筑外部防雷装置安全距离图;设备接地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设置平面图;强、弱电系统电涌保护器配置图,电涌保护器的技术参数;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其他相关图纸及说明。

1.2 易燃易爆建筑物

除上述的图纸外应有罐体立面图、静电设置平面图等。

1.3 计算机信息系统

在防直击雷措施完善的基础上,还应有LPZ1区格栅形屏蔽网示意图、天馈线防雷设置平面图及立面图、均压环立面布置图、静电设置平面图、电气设备及信息系统过电压保护方式图、电气设备及信息系统防雷接地设计图等。

2 设计审核依据

雷电防护设计无论是针对什么类型的工程,它们的设计依据是相同的。大体都应该依据以下的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61312-1~5(1999年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建筑物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IEC61024-1.2.3 (1999年版);国家有关规定及其他相关规范与标准。如果未提及以上的依据应予以指出,其中特别常用是GB50057和GB50343。

3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不同类别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防雷要求。

4 接闪器

接闪器的种类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或网)及利用金属屋面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作接闪器(如旗杆等)。

审图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架空避雷线;利用金属屋面;引下线。线材料规格: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毫米,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平方毫米,其厚度不应小于4毫米。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外部防雷装置中,用于将雷电流传导及散流入地的那一部分,它主要有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接地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人工接地体;另一种基础接地体。

在审核时应注意:引下线接地面积的要求;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的规格尺寸;接地电阻均压环(防侧击雷)。均压环的设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防侧击雷,二是与引下线等防雷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法拉第笼,使建筑物形成一个初级屏蔽体,对减少雷击电磁脉冲(LEMP)的干扰、保护室内的电子设备免遭雷击电磁脉冲的冲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里先谈防侧击雷的问题。

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电涌保护器(SPD)。电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一种防护器具。在审核时,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主要考虑电源低压侧部分和信号部分。

当无法用金属导体直接进行等电位连接的系统,需要做等电位连接时,可采用SPD作瞬态等电位连接。如:电源线、数据信号线等。即当无雷电流时,对地是开路的,当有雷电流通过时,它是导通的,即瞬态导通。所以,安装SPD是解决有源线路等电位连接的一种方式

5 信息系统机房保护

机房屏蔽与机房位置;接地体形式及信息系统接地方式;房内接地线的引入方式和接地线的材料和规格;机房内设施的等地位连接;线路的敷设与屏蔽;信息系统配置SPD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审核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卫星接收天线等设备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天线基座应与防雷装置相连(焊接),天馈线应穿金属管,金属管两端应接地;电源(380V)系统应在总配电柜处安装电源SPD,智能化办公楼宇等建筑物应在各楼层配电间安装电源SP;电梯、弱电等设备的供电系统应安装电源SPD;通讯、电视、监控及安保等弱电系统均应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6 结语

防雷是牵涉多学科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对设计到施工、维护,以及使用材料都有一定的要求。防雷图纸审核是对这些方面进行的全面检查,如果在图审时出现差错,等到工程建成后再行补救,往往事倍工半,增加投资,有时很难施工,甚至不能施工。因此,要做好图审工作。只有依据规范、发展规范,才能把图审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GB50057-94(2000年版).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 GB50343-2004.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IEC61024-1.2.3 (1999年版).

[4]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S].IEC61312-1~5 (1999年版).

[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GB/T5 0314-2000.

[6] 建筑物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 GB/T50311-2000.

[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JGJ/T16-92.

作者简介:郭艳飞,本科学历,宁武县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