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虎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学则生疑,疑则学进。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和求解,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是发现的基础。善于提出问题是其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表现和先导。
关键词:数学问题;意识;发散思维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初中数学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方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关心、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问题不断追问的习惯。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一文时,我先提了两个问题做示范:(1)列了一些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问:这些函数为什么叫一次函数?它有哪些特点?(2)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有哪些异同?接着,就让学生模仿我的问题,紧扣教材内容,深入思考,力求使学生能提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有一个学生就提出:“一次函数中,当b=0时,就成了正比例函数,那么二次函数中b,c等于0,还是二次函数吗?当a=0,b不等于0,是否又变成了一次函数?”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假如长期这样训练下去,在老师的熏陶下,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肤浅。
二、注重逆向思考与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逆向思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做综合题或者几何题的时候,逆向思考,即从结论入手思考,往往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中,并能快速找到这个题的关键所在。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已知条件,发散思考。比如,综合题中或几何题中,当学生读一句已知条件,就思考,出题者给出这个已知条件有什么目的?和什么知识有联系?这个已知条件能得到什么结论,除了这些还能想到什么。再读一句已知条件,又思考,这个条件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又想到了什么。
三、恰当给予评价,培养学生问题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宽容的态度,提得有深度、有新意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提得简单、偏激的,切不可否定和嘲笑,而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并就其提问的闪光点给予赞赏。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
综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弱到强的过程。教师只有持之以恒,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自觉地质疑,最后走向解疑,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张爱红.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