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云
摘 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组织、指导、评价等工作,而不能死板地演示实验过程。
关键词:少教多学;生物实验;评价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整个过程,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有关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不通过探究性实验,课程标准中的很多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难以实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学习生物学,以及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
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发现,真正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呢?关键在于追求深度学习,重点放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上,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追求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规范实验室的纪律
学生一进到实验室总是很兴奋的,给人感觉一进实验室就很乱、很吵,一节实验课下来老师累得半死,学生的收获也不大。所以规范学生在实验室的纪律和遵守实验室守则,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作风则是生物实验成功实施的保证。
二、教师要优化实验内容
教师要做到少教,实际上要做更多的事情,学案和实验报告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因为学案和实验报告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达到教育目标,形成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内容的设计必须与预期的学习成果一致。只有教师利用与学生相关的、真实的问题设计学习内容时,才会使学生投入学习。在设计了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之后,在实验课堂中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允许他们寻找方法解决某些问题,从而改进某些实验,并且对实验进行创新,或者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
探讨。
三、学生对实验要心中有数
学生在做实验之前,教师总是会先将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试剂、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及其细节不厌其烦地讲一遍。但是在进入实验室以后,发现很多学生还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做实验,并且都是对着教材一步一步看,做完实验以后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所以很多教师往往又会在实验室将原来讲过的实验再重复一次,让学生跟着做。这样的实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觉得是浪费实验材料,浪费老师精力,浪费学生的时间,是低效的实验课堂。那怎样才能改观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对所做实验心中有数。生物实验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到底知道了多少。所以,应该把课本中的实验研读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好一份实验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分好组的学生自己去对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要做到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就好。
四、教师对学生实验的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抽查
学生对实验的相关内容把握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是不是教师把任务布置下去就不管了,肯定不行。很多学生都存在惰性和抓不住重点等情况。所以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抽查,抽查该实验相关的内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教师做好对实验课堂的组织和指导
实验课堂总是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所以在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给每个小组一张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单,更要注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
六、做好实验后评价,讨论与交流
评价与实验教学内容应该配合,评价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教师所教过和学生所实验的内容。提供定时、及时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能及时反馈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获得成功。所以当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了,不同的组对于实验情况都有相关的记录,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利的。这样实验后小组之间肯定就会存在讨论和交流,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看到的一些情况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点拨,有利于他们对正确方向的把握。
真正做到让“少教多学”走进生物实验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型会.怎样在新课程下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7(11).
[2]何穆彬.新加坡“少教多学”改革的实施框架[J].天津教育,2011(01).
[3]施铁军,王仁甫.“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