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志++++吴丽娟
[摘 要]辽宁省作为前一国际产业转移周期末端趋势受益者,当前直接面临着产业升级动力弱化的困境。必须尽快沿着重化产业升级的黄金环节打造低碳优势。为此,辽宁省必须发挥其在能源利用、低碳消费、交易成本及产业链区位等领域的潜在优势,才能有望抢占先机,有效应对未来的产业调整困局。
[关键词]产业升级;低碳优势;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10-0062-04
就当前东亚产业链整合与沿海带产业动向来看,以低碳为突破口的新产业空间将是下一个国际产业周期和国际产业转移周期的有效领域,也是辽宁未来得以升级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低碳战略等级,对现有产业格局进行低碳切换,将打造低碳优势作为辽宁省在新形势下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
一、国际产业转移与东亚产业链整合的低碳前景
1.国际产业转移的末端压力。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正在高速进入新的周期形态。由于辽宁省前10余年发展的总体产业动力基本上隶属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的全球经济周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后向惰性。在此周期中,日本起飞于周期前端,韩国崛起于周期中端,我国则加速于周期末端。而辽宁省则得力于末端的末端,主要受国际上最后一拨重化产业转移的推动。这一末端转移的趋势已被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所打断,一方面导致辽宁省本轮产业动力转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辽宁省新的产业升级断层。这种末端压力带来的区域战略路径必然要求关键支柱产业的战略切换。但是这种切换还要兼顾原有偏重的产业结构,不能一厢情愿地瞄准梯度过高、关联偏弱的远端产业。在此战略基准上,密切关联于旧有产业结构,且直接植根于高端前景产业的低碳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东亚产业链整合的低碳动向。在新的全球发展周期重建过程中,东亚分工圈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从国际战略来说,东亚分工圈内外各国都在调整战略重心。原来有所疏离的国家如俄罗斯,在危机之年就开始推进《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振兴规划》,拟以50年的时间完成东部大开发,向东亚靠拢。在乌克兰危机以后,这一战略更加具有迫切性。而原有的东亚主导国家如日本,虽然政治、军事上战略存疑,但经济上致力于开发“亚洲内需”的意向仍是十分清晰。韩国则制定了更加积极的亚洲产业链填补计划,将对17项特定产业?穴绿色技术、尖端融合、高附加值的服务等?雪进行5年内97兆韩元的支援。区域产业博弈围绕“资源-市场-链条”广泛展开。
以此演变为背景,中国将在延续“加工、组装中心”定位与“高端制造中心”定位等两方面寻找交集。在此格局中,辽宁的局面要复杂得多。辽宁及其腹地“不具有针对东北亚消费市场的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的现实几乎注定了这一地区总体上只能主要定位于中间需求,走高端生产性崛起的道路。而与此同时,以日韩(尤其是日本)的高端生产链动向为主的整个东亚产业链的重新整合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短期内围绕产品生产的补链半径调整。东亚地区的微妙局势导致很多产品的供应链条受损。为此日韩企业正在通过调整海外生产基地的产品类型和产量,以及重新优化业务外包区域来应对。这必然导致围绕日韩制造业形成一个以达成终端“产品生产”为目的的补链圈层。处于核心层的日本企业,不断地放大其补链半径,将更多的地区(尤其是东亚周边传统的四小龙、四小虎国家和地区)纳入进来,通过外放订单,扩大周边生产性配套板块的产能与产量,形成应急性的链条修补局面。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此机遇的前提则是相关国家与地区现已具有的相应制造能力和市场补、抢位能力。涉及产业主要是常规制造业中的中高端环节。
二是中长期内围绕产业修复的单边扩展倾向。当前背景下,日本对产业链条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势在必行。主导及核心环节要尽量“内化”在本土的指导思想必须改变。如果日本能以开放的心态来处理其制造业供应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的全球布局,则中国将首当其冲成为此轮产业调整的受益者,获得制造业升级的巨大动力,其精密制造方面的资源可能融入东南沿海更为成熟的“产业篮”之中,而辽宁作为东亚高端产业迁移的主要地理入口,也将承接一定的产业溢出。但是,到目前,日本产业转移及生产能力外放的路径却暂未表现出中国倾向。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环中国布局的意图,维持了一直以来的“雁行方阵”的战略格局,并且日益向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行单边扩展。存在着“战略性地避开中国”的动向。尤其对于中国急需承接的高端加工制造,以及设计、研发等环节,则更多地倾斜于台湾、新加坡、泰国等地,出现了雁行方阵框架内的单边扩展倾向。说明日本仍然试图在雁行方阵框架内来进行其制造业的全球调整,而无意对雁行序列目前的次序日-四小龙/四小虎-中国进行重新排列。这意味着中国(辽宁)在常规工业价值链和技术链中的升位不具备可期待的机遇。
三是中长期内围绕市场争夺的低碳技术入侵。与前两方面“生产者驱动”型产业的战略性规避中国倾向有所不同,以中国为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驱动”型产业则可能加速向中国转移。这一转移是日本东亚内需战略的延伸和强化,主要目的不仅是日本的产业链安全,更有着对中国而言的产业链“入侵”意图。预计未来3年可能形成高峰。截至目前,已经有所显现的转移产业领域除中小型食品与化妆业,医疗保健业等以外,低碳类技术与产业则是绝对的重头领域。它既规避国家安全敏感类产业,又具有开拓东亚未来新市场空间的双重效应。在此轮特别的东亚产业动向中,辽宁首当其冲,承担了较重的技术吸收与对抗任务。抵制它或者忽视它都是不对的。而且事实上,这也给中国(辽宁)提供了一个全面面向下一个全球周期支柱产业的难得端口。无论从产业自卫还是从产业进取的角度,都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二、辽宁省进行低碳切换的战略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际产业梯度的国内区域比较来看,辽宁省节能减排的成本要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与此相对应,辽宁实际上拥有发展低碳技术与产业的巨大优势。在常规产业竞争形势严峻、而东亚高端产业整合进程尚未全面展开并且面临战略性回避风险的情况下,低碳产业具有引领辽宁产业提升和转型,切入全球价值链(GVC),引领国内价值链(NVC),并进入战略产业区域梯度高点的巨大价值。以低碳产业为突破口,既配套于辽中城市群的高碳产业群,形成共生共进的产业匹配格局;又兼顾沿海区域发展“生产性崛起与非生产性崛起”的阶段性转换要求;同时对应于当前东亚产业链整合进程中,以日本为首的东亚产业链高端国家敏感于常规产业链外放,而乐见于低碳等新技术扩散的现实,可收一举多得之效。endprint
从国家战略导向来看,辽宁省面临低碳突破的政策红线。2010年8月,辽宁省被国家发改委确认为低碳试点省份,并随后将其试点方案纳入“十二五”规划,辽宁省已率先面临国家的“低碳压力测试”。如何将高能耗劣势转化为碳资源优势,率先实现低碳突破,推动“低碳试点”向“低碳示范”转换,已是辽宁省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辽宁作为重化工业集中的省份,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节能减排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压力依然很大。而在早已发布的《辽宁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根据国家分解的“十二五”温室气体控制排放指标,到2015年,辽宁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35%以上,比2010年下降18%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4.5%以上。政策红线已经迫在眉睫!
三、辽宁省产业升级的低碳潜能
1.能源利用率较高,潜在碳汇基础较厚。根据有关研究[1],辽宁省碳能源排放系数(0.66)和全国平均水平(0.65)持平,说明辽宁省的能源利用率并不落后。同时,辽宁“生态市”森林覆盖率(46.94%)不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45%)且略有领先,而且新的目标强度也很大。说明辽宁省绿化发展良好,具有较强的碳汇潜力,进一步强化碳补偿能力的基础较为乐观。
2.城市群消费较强,潜在产业牵引较劲。辽宁省“十二五”及在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在国家城镇化战略及自身发展推动下,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由于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农村的约3.5-4倍,这对节能减排和低碳化发展形成挑战。辽宁的人均碳排放量(2.58t)又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6t)[1],消费结构有所偏差,更加剧了这一挑战程度。而当前,低碳产业及其相关经济形势有望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在此进程中,被目标市场所带动的“消费者驱动”型产业转移方式十分值得关注。根据麦肯锡中国消费报告,至2015年,中国城市人口消费总额将达到13.3万亿元(1.94万亿美元),并形成多个梯度的城市群市场。辽中南城市群(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目前排在大型城市群第一位,引领第二消费梯队,具有强大的消费潜力。如果能在消费结构上加以优化形成低碳化倾向,必将对低碳产业的国际化转移形成明显的牵引,有助于辽宁省低碳产业群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辽宁省因城市化加速而带来的碳排放压力。
3.碳交易空间较大,潜在减排成本较低。根据辽宁省及全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CO2减排对辽宁省的产业影响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部分产业受到冲击较大(煤炭开采业、炼焦业、金属及非金属采矿业,钢铁制造业),一些产业受到的影响较全国为小(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部分产业形成正面效应(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农林牧渔业、木材、家具、造纸、印刷等行业以及一些服务业等)。为此,对第一类的产业需要慎重应对,而后两类产业实际上具有节能减排方面的全国比较优势。
按减排率来看,辽宁省部分产业减排率比全国高(钢铁制造业,煤炭开采业、炼焦业、金属及非金属采矿业等),产业节能减排的成本较低;部分产业减排率比全国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其他服务业等),产业节能减排成本较高。必须根据不同行业减排成本不同,在不同行业之间开展碳交易,才能有效地降低减排的成本,提高减排的效率,并且控制减排影响。
同时,从二氧化碳虚拟排放价格的角度来看,辽宁省价格不到全国价格平均水平的一半,节能减排成本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碳交易的空间较大。
4.产业链区位较优,潜在升级动能较好。辽宁(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东亚产业链的高端调整门户,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具有率先发展低碳产业的难得的区位优势。尤其在3.11地震后,作为东亚产业链源头的日本,存在着三种产业转移态势。即短期内围绕产品生产,对其受损的产业链条进行“补链”调整,能够获此机遇的是现已具有相应制造能力的国家与地区;中期内围绕产业修复,进行产业链条高端环节的外放,但在高端制造业的转移等方面战略性规避中国;长期内则围绕市场争夺,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产业转移,其中,中小型食品与化妆业,医疗保健业以及低碳技术与产业将迎来行业性机遇。这与中日之间原有的“技术援助”框架不同,具有更为现实、强劲的技术升级、合作以及产品交换动能,并且在很大的层面上直接面向辽宁,从而也是辽宁省率先启动,确立低碳优势的“先机”所在。
四、辽宁省低碳优势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发挥能源利用优势,优化低碳技术的产业路径。一是尽快系统创新有利于低碳技术突破的制度化激励环境。制定和完善从技术-专利-成果-智力资本入股到技术期权-期股,以及低碳技术估值等各方面的激励方式。一方面从技术链条端入手,调动低碳技术人员和创业经营者积极性,打开技术突破空间;另一方面从产业资本端入手,鼓励针对低碳技术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而构建低碳VC和PE投资体系,科学消解低碳技术的产业化风险,并通过确立公共采购的低碳导向制度(如制定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等),以引导低碳采购活动、促进技术创新;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建立低碳产业基金,就近推动转化授权技术,推动低碳技术产业化、低碳产业集群化。
二是实行严格的行业低碳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实施严格的能耗效率管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的生产,提高钢铁、水泥、建材、化工及电子行业的准入条件;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2.发挥碳汇基础优势,推进碳汇能力的系统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森林、园林、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形成城市与农村的碳源-碳汇互哺格局,全面确立系统化的碳补偿能力。
一是科学规划,在区域发展中明确优先布局的碳汇项目聚集区,建立具有明显比较碳汇优势的产业区。
二是论证、推行城市建筑绿化计划,注重壁墙、阳台、屋顶及各类建筑表面的绿化,优化城市园林布局及其绿化结构。endprint
三是实施“湿地植物物种升级”计划,对湿地植被体系进行深入研判,在保持原有物种生态体系平衡的前提下,对固碳功能强大的品种要加强维护、升级力度。
四是发展稻田生态耕作模式,推广循环农业零排放,利用二氧化碳开发的“碳基肥料”,使现代设施农业成为高效的碳汇。
五是考虑试行“森林生态税”,科学利用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引导资金进入森林增长范畴,推动森林生态财富增值。在具体转移支付手段上,除常规途径以外,也可以考虑设立碳汇资金专项,对固碳评估、测算方法和碳汇生成、强化技术展开支持,对碳汇基地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以及碳汇生成转化的上下游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相关环节进行补贴。同时还可以在公共资金专项以外,结合市场力量组建碳汇基金,大力吸引境内外资金,通过营林吸碳来解决相关企业的指标问题。
3.发挥成本优势,放大碳交易空间。一是在现有辽宁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基础上,叠加更为细化的碳交易功能。着重按行业布局,通过创推碳交易的行业间平台,推动具有减排成本梯度的行业之间广泛进行碳交易,通过提高碳交易力度,促进碳成本在行业间摊薄,提升减排效率。
二是利用辽宁省在碳减排方面的比较成本优势,抓住“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在部分地区启动碳交易试点的政策机遇,尽快扩大辽宁省碳交易的影响范围,鼓励企业在更大范围内以减排换资金,推动辽宁形成至少引领东北的区域性碳交易中心,并以东北亚为目标向更大范围内的交易中心迈进。
4.发挥产业链区位优势,挖掘低碳产业的牵引动能。一是从核心城市出发,以低碳角度重新定位区域重心,争取国家高层赋予政策倾斜,通过东亚低碳技术授权中心的建设,推动常规产业核心区和低碳战略核心区有机叠加,实现双向功能覆盖。在授权中心建设中,充分关联东亚产业圈中各国特定技术持有机构,进行技术联网。尤其抓住日本震后低碳技术外溢加速的机遇,利用辽宁碳减排成本低于全国的优势,以相关技术在市场准入或商业授权等方面的大量互动来构建平台,全力争取在低碳技术交换方面成为东亚产业圈的关键窗口,进而成为更广大区域的低碳技术集散中心,成为低碳技术产业化的前沿。
二是沿港口城市布局,在自贸区建设方面更多地体现专业化线索,推进低碳产品的自贸机制突破,在货物备案、交易免税等各方面对企业给予自贸优惠。为东亚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全球低碳产品提供免税生产和贸易平台。在此基础上争取成立免税区,放大辽中南城市群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低碳产品需求,努力成为国际低碳产业的目标市场,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消费者驱动”的产业转移路径,引导辽宁成为国际低碳产业转移前沿。
三是以沿海经济带为辽宁省低碳切换的前沿,制定沿海经济带整体生态发展战略,并作为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来发挥作用。强化沿海经济带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依托沿海经济带28个生态功能区、13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功能走廊,严格执行沿海工业园区的零排放制度,在生态功能区和沿海工业区之间,有序叠加设立低碳产业园区,推动沿海工业园区全面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建设沿海生态和循环经济带。在提升辽宁沿海的区域地位和产业地位同时,抢占全国沿海战略区域的价值链前沿。
四是进一步争取高层支持和系统的政策倾斜,通过形成政策洼地,汇集世界“低碳”、“零碳”、“负碳”资源,在三次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产业化推广。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涉碳装备的制造业能级,同时全面构建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新低碳技术开发、转化、增值体系;以及环保执法体系。通过能源消费方式转变、涉碳装备升级,以及制度环境创新,打造低碳、乃至负碳产业集聚区,进而在全球低碳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宏,孙倩,王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责任编辑 魏亚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