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
中国经济未来可能会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些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
第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是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的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过去成功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成功买下保险。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丰裕而廉价的劳动力,但人口老龄化等人口结构的变化,让这种优势不可持续。因此,中国要不断加大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为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扫除制度障碍,促进人力资本形成转化为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第二个必然会发生的是供求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完成了两次历史性转变。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于1998年完成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2010年又一次实现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早已成功解决了住房、交通、能源、资金等供给不足的“瓶颈”,但旧“瓶颈”刚突破,新“瓶颈”又出现了。随着中国富裕阶层收入的增长以及资本存量的增长,未来五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产阶层,将造就64万亿购买力的目标,他们对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这将明显提升对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与个人金融需求关联的行业,与体验式消费关联的行业,与养老医疗健康需求关联的行业。中国将可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有数据表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甚至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面对这样一个正在崛起和蓬勃发展的大市场,“谁丢掉中国,谁就丢掉了最大的机会”。
第三个必然会发生的是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当下,中国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远高于30年前,因此,改革必须继续向前推进,决不能倒退,特别是中国政府自身的转型要继续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加快财政金融资源等领域改革,让市场真正起主导作用。政府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实施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这既是市场准入方式的变革,更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同时,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实施自贸区战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推进服务领域的投资自由化,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以吸引更多的国外高级生产要素,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四个必然会发生的是增长将转向创新驱动。全球以3D打印、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中国也不能袖手旁观。近些年,中国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的2.2%上升至2011年的14.5%。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人力资本等“软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培育和加快建立高效、现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之中,获得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效应。
(殷欣奎荐自2014年7月25日《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