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勋平
电视新闻的传播除了以画卷或场景反映真实事件和表现突出人物之外,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丑恶事物的憎恨而产生情感共鸣。电视新闻尤能以其形象的、动态的、连续的和反馈的特征,受到观众的青睐、期待和追崇。我们可以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可视性、立体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电视新闻的形象化运用,增强和丰富电视新闻的内涵,进而深化电视新闻的主题。
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注重客观纪实
电视新闻通过直接的客观纪实,运用形象手段再现可视的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镜头或图像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真实事物,是真实事件活动过程的形象记录,而不是凭主观想象来塑造。近些年,《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等电视节目就是以真实的人物事件和超强的纪实色彩受到观众普遍的欢迎和青睐。
在电视新闻中,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包括细节和气氛,都必须真实记录,是不允许有虚构或夸张成分的。举一个例子,电视新闻《抢救21名落水乘客》报道了从广西南宁至钦州的公路上,100多名旅客和司机抢救21名落水乘客的事情。电视新闻的镜头是这样展现的:
山洪暴发。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已被洪水淹没了一大半。抢救的人们筑起一道人墙在急流之中屹立。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洪水淹没的汽车中救出一个小孩,立即交给身边的男子,一连传了十几个人,直到把孩子安全地传到岸上。
这则电视新闻的场面,在表现形式上细致直观,把新闻现场的紧张气氛记录了下来,特写镜头中,很多人的脸上挂着的水珠或是汗珠都清晰可见。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不仅始终将镜头跟着那个被抢救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记者把救人的全过程直接地展示给了观众。虽然画面上没有任何文字解说,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长镜头叙述了军民团结抢救乘客的真实故事,还饱含一定的抒情意蕴:洪水无情人有情。这个作品获得了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
电视新闻亲和力的产生主要靠纪实风格与受众的喜欢程度。这种纪实性电视新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那些无法亲身经历而又迫切希望了解的信息与事实的需求和好奇心,因为人们深信通过这种眼睛看得见的方式获取的信息是真实的。这种对真实性的绝对信赖正是观众与电视新闻节目之间形成默契的重要原因。
新闻镜头或图像的真实性是建立在纪实形象反映事物本质基础上的。而那些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镜头或图像,只是简单的纯粹客观事实的再现,是就事论事的所谓真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有违真实性的本质。因为它满足于客观事物表面的、具体的形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没有表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甚至消极地歪曲了客观事实。
电视新闻形象的真实性,并不只限于摄取客观生活的实际镜头或画面,素材的编辑也要遵循真实性原则,这对于防止虚伪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记者不仅要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还要让每条电视新闻事件的情节都保持鲜活性,而且得以从生活素材中发掘典型的富有特色的形象。摄像记者在前期的采访和构图非常真实、贴切和丰富,而且素材比较完美,但在编发中往往出现画面前后颠倒、形象残缺不全、人物张冠李戴等现象。导致观众提意见,领导“刮胡子”的尴尬局面。
以上表述说明,电视新闻要避免歪曲事实、毫无特色等情况的发生,记者、编辑都应该紧紧扣住新闻真实性这根弦。首先,选择准确的画面镜头,按照新闻事件来确定镜头内容、顺序和长度。其次,认真观看拍摄的素材,然后决定取舍;并且随时检查有无遗漏的镜头或画面,有无拍摄的技术问题,镜头连接是否平稳、协调,画面形象是否恰当,等等。再次,依据事物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把表现主题内容的动作和场面连贯起来,播出准备完整、内容准确的新闻。
善于运用编辑的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镜头有机地排列组合起来,以展示真实生动的画面形象,启发、诱导观众加深对画面的理解,自然会使观众获得更为真切的感受。
二、电视新闻的可视性——突出体态语言
电视新闻是靠画面和声音向人们传播新闻事实的。依赖屏幕与观众交流决定了可视性是电视新闻的显著特点。
要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就应该合理选择题材,在题材求新、求活上做文章。挖掘好的题材在于把握住新闻事实与观众兴趣的契合点,有意识地将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拉近,设计受众兴奋点。
新闻姓“新”,不新不称其为新闻。电视新闻是电视与新闻的结合体,要新,就要靠有心地观察、感受和理解。抓住富有新意的事物,也就抓住了新闻。我们还必须掌握关于新闻的基本常识和采访报道的一般规律。新闻报道是否为群众需要、社会需要,是否能吸引人、感召人、鼓舞人,是否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大的题材新闻往往是广大观众最热心关注的焦点。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纪大审判的薄熙来案一审、二审判决的报道就特别令人瞩目。《习近平在兰考县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电视新闻报道无疑具有很高的收视率。
电视新闻是以视听结合的形式诉诸观众。那就是让镜头语言说话,就是让画面自己说明自己,以显出自身述说的能力。但在实际采访报道和写作中,很容易就忽视了画面能说话的能力,只是笔者在那里夸夸其谈。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区别于报纸、广播新闻写作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它有画面摆在眼前。我们总是把画面装在心中,让画面和我们的笔来共同叙述新闻,这是每个电视新闻记者应该铭记的一大要领。
体态语言往往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特征,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在薄熙来案一审、二审判决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捕捉到了典型的体态语言符号:面对镜头,法庭上下一片郑重与严肃,无论是法官、法警、公诉人,还是律师以及包括被告人亲属在内的听众,表情都很严肃谨慎。唯独薄熙来始终面带微笑,表情是那样的平淡从容,同时又流露出些许的无奈。薄的神态与说辞以及一举手一投足都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给观众以无穷意蕴的思索与回味。这一系列的电视新闻报道,已超出其事件本身的意义,而向世人昭示中国司法审判的进步与发展。endprint
体态语言能够鲜明、形象地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态语言符号的信息还会因人物个性化的动作、神态,使新闻报道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情感因素。体态语言还能够渲染环境气氛,增强报道的感染力。电视的多符号传播为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运用挑、等、抢的手法捕捉生动、典型的形象画面,依靠感染力强的体态语言符号打动观众。
在采访中出镜记者或节目主持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现场主持人面对镜头,不仅要把现场发生的情况准确无误地叙述下来,还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去除庞杂的信息干扰,让受众从复杂的新闻事件中得到简明扼要的信息。
电视新闻节目又起着控制舆论导向和设置传播议题的作用。它通过视听语言向观众呈现事实,这一特征决定了画面内容可视性的重要作用。观众在面对电视媒体时无须想象,我见即我得。因此,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电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受众接触使用媒介后的结果有两种:满意或未满足需求。为让受众满足,电视工作者在制作电视新闻时,都要围绕让受众满意或满足扩展工作。”[1]
三、电视新闻的立体性——构筑多维空间
电视新闻镜头或画面不仅有长度、宽度,还有一定的厚度,充分显示这三维空间才有立体感。电视新闻立体化报道,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发生过程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进行扫描,凡是在该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记录下来,然后对该新闻事件发生的事实,以及该新闻事件发生的相关背景给予全景立体式报道,引导受众对该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全面了解。把电视新闻从某一点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面,把单一的电视新闻深化衍生为一组新闻,这改变了过去单一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做法,从而使读者了解了更多的新闻故事和幕后新闻,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记者要善于突出荧屏形象的主体性,在摄像取景中注重构筑立体空间,把握拍摄方向、距离和高度,获得线条透视效果,体现空间透视的规律。电视新闻视觉形象,是新闻事实和摄像记者贴切构思的结晶。在十八大新闻中心的网络服务室,有一台55英寸国产裸眼3D电视,通过图片和视频对十八大进行了全程立体式报道。世界各国上千名记者参加了十八大首场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采用裸眼3D技术进行全球媒体报道。再比如,各地电视台经常有重大医疗成果的卫生新闻报道,编导就可以在导语中打出“请××病患者注意”类的提示字幕。电视台通过这样的立体语言,告诉受众这是一条有关公众健康的电视新闻,这则电视新闻有可能给求医未果的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这种电视新闻的编发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可视性,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为使电视新闻形象化,记者在摄像时,要尽量避免电视新闻平面形象重复出现,要力求使电视画面在呈现给受众时产生立体感。从物理学角度说,要表现一个物体的立体形状,就要使一定结构的线条形成明暗变化和多面组合。在拍摄电视新闻时,记者应考虑新闻事件纵深线条的变化,不仅要注意新闻事件的高度和宽度,还应注意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有经验的记者,一般还会利用新闻灯的照明来表现所拍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运用灯光来区分物体的界面,并运用纵深线条表现物体的多面性,使物体的立体形象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表现和突出人物,可以控制景深,达到远景模糊、近景清晰的效果;反映远距物体,可以缩短摄像和近距物体的距离,达到近景暗、远景明的效果。譬如拍摄主要领导会议讲话时,如果改变拍摄方向,从斜面取景,就会产生透视线条的变化,被拍摄者的姿势就活脱了,就会显得生动而且丰厚。
四、电视新闻的创新性——直面时代要求
对电视新闻语言的形式进行创新。电视新闻语言包括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由于电视新闻在播报时,要求新闻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所以必须对新闻语言给予与时俱进的创新,使电视新闻具有可视性和权威性。一则电视新闻能够对观众的感官产生深刻影响,画面语言就必须形象、鲜活,达到传神的地步。要做到电视新闻传神,记者采集的新闻事件素材要体现个性,要对语言进行创新,突出细节,表现个性,使电视新闻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电视新闻的文字语言,必须凝练、表达精确、主次分明、通俗易懂,对前所未有的新闻事件,在进行文字语言的解说时,要注意创新,要针对新生事物的特点注意采用新颖的角度,对电视新闻的价值给予剖析,力求既生动活泼,又明快准确。
对新闻形式进行创新。以往的电视新闻,其表现形式一般以宣传方针政策和信息传播为主,传播形式单一。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时要注意创新,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编辑可以结合电视新闻的内容,充分利用解说词、字幕、音乐、画面等电视元素,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达到最佳。也可以结合受众需求,合理使用特效、动画等技术,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进行传播形式的创新。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新闻形象化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在播发时政新闻时,为了避免一个主播持续几分钟的镜头让受众反感,采取让主播把新闻标题和内容简介播发完毕后,以打出字幕或制图的方式来丰富电视新闻的内容,改变时政类电视新闻枯燥、冗长的现状。例如:
201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2.6%。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
以上电视新闻是个程序化的内容,每个月全国各电视台都要播放一次当月的数字。如果单纯地播报数字,受众不仅难以记住,而且会感到枯燥乏味。怎么播报才能生动有趣,又能让受众记得住?目前多数电视台采取图表的形式,用坐标标出当月的百分比和上月的百分比。上升用红色,下降用绿色,受众一边听主播的文字介绍,一边看数字比较,一目了然,形式清新。
新闻编辑进行创新。“在时间上,受众接触媒介的时间由晚间扩展到全天候”[2],电视新闻的编导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如何适应受众接收电视新闻方面的新要求,打造全新的受众群体及媒介传播形式值得思考。新闻编辑一定要在编辑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创新,创新编辑思路,使电视新闻更具艺术性,满足受众需求。在编排时要注意把握受众在某类新闻中的心理需求,对每一则电视新闻都进行合理编排,体现这些电视新闻的情感艺术,增加电视新闻的价值意义和信息含量。对新闻图像的编辑,也要改变以往的做法,要根据电视新闻主题和新闻事实,对记者采集的新闻图像素材进行有效组接、科学展示,让受众享受到精彩的电视新闻信息。
五、结 语
媒介技术的提高,为电视新闻形象化的运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对于电视新闻形象化,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偏好和要求,电视工作者在采访、制作、播出等环节都要注意电视新闻播出的效果、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的接受水平。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形象化的效果,现场解说也要注意电视新闻的形象化问题。总编室在制作时,更要注意电视新闻特别是时政电视新闻的形象化,使之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地,陈思.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3(11).
[2]张红玲.多屏时代的受众重构与传播形态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4(4).
(作者单位:岳阳市广播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