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之路

2014-11-03 20:53丁柏铨
新闻爱好者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博士生博士

丁柏铨

博士生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值得有关各方花大力气探讨的问题。数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在专著《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集中提出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深度分析,以至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则表示,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1]

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是患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但在体制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有博士点的学院以及博导们是否可以认真做些什么,以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推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与理工农医等所涵括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但无疑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提高培养质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一点上,可说是毫无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考核、平时研习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与写作、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如果在课程阶段除了授课就别无相应的安排,博士生教学就很容易流为“放羊”或“放养”。而无论是“放羊”还是“放养”,均与疏于指导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异甚大。我国无资格考试一说,博士生培养中一般不讲淘汰率。在没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平时疏于指导,博士生的质量实在无法保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导及授权点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这不能说没有效果(此举的震慑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鼓励和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及博导们在人才培养的“前端”增加投入,围绕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探讨如下问题:确立哪些理念,通过何种路径,如何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使这一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以自己的授权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起步较晚。客观地说,尚缺乏积淀和经验。但近期学院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某些创新之举,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视。

自2013年10月始,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具有沙龙性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已举办25期。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以201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为核心志愿者”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则是其25期内容精髓的集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纷纷做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他们的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心得——以〈蜜蜂华报〉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程教授从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蜜蜂华报》而不是别的报纸为由头,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这里面既有导师方汉奇老先生的钦点和期许,也有自己补白新闻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负。选题确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资料搜集中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写作过程中曾因领域较新而无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导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才最终完成了这一论文生产过程。”

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张志安教授,作了题为《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的寻找和确认,提出要有辨别真问题和假问题的能力,并从否定性视角出发,从资料搜集、对象、概念、理论和对策等方面去辨析伪问题的种种表现。他强调博士论文写作要注意四个研究层次,即描述、阐释、应用和追问”“在研究方法上,他谈到了田野观察时的入场身份确认、信任关系建立、观察范围选定等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副教授,作了题为《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的学术报告。他从“一般的‘宣传的观念在什么语境下产生?中国的宣传观念如何产生及发展?宣传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当化?宣传是否会消失?”等四个问题出发,开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发现,宣传的话语分为日常话语、操作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四个层次;而话语本身又具有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等三个维度;关于宣传有两种知识存在着,一是宣传技术的知识,二是将宣传正当化的知识。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夏雨禾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议程设置研究》的学术报告。他谈及“‘阿卡普尔科(Acapulco)模型对议程设置研究的四种总结”,而他“尤为关注竞争模式、自然史模式,自发模式和认知图像模式因针对个人议程而未做涉猎。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三农议程在《人民日报》总体议程中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人民日报》‘三农的议程构造如何?《人民日报》‘三农议程中各议题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导李红涛博士,作了题为《国家、单位与知识生产:以中国传播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报告。他“深度揭示了学术场域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的依附性知识生产,认为:传播学核心期刊在现存单位体制下运作,在学术场域内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力量多重挤压下,其自主性空间受到抑制,期刊场域呈现出低度自主的特征;借由对传播学核心期刊为主的考察,进而推论出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着依附性知识生产这一实践逻辑”。

南台科技大学信息传播系助理教授张煜麟博士,作了题为《野性的媒介创业者——台湾有线电视系统先驱者口述传记研究》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台湾传播研究的历时性转向和跨学科趋势,表示博士论文是对硕士期间所做研究的一个延伸,是从口述历史研究切换到口述传记研究的一次尝试,也是自己在跨领域学习后完成的一个初胚。在对台湾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做了简介后,他带领大家一起寻找被遗忘的台湾有线电视系统发展史——共同天线系统的故事,并逐步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endprint

由于篇幅所限,精彩报告的题目,恕不一一标列。嘉宾中,有资深教授和本身已经担任博导的多年前的博士,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博士。

“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有着明确的宗旨。“在学术午餐会上,研究生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热点,学习到前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以与实力学者面对面探讨科研问题。据学术午餐会召集人之一郑欣教授介绍,‘这种学术交流形式今后将常态化举办。”

纵观整个学术午餐会,我发现它具有如下特点:

特点之一:有新颖的理念。

首先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博士生进行学术研究有赖于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处于其中的博士生们有着不容忽视的浸润作用和熏陶作用。氛围影响所及,是博士生们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在一个缺乏学术氛围或氛围不佳的环境中,很难设想博士生们的科研能受到无形的激励和感染。而人是需要激励的。缺乏激励的氛围,一些原本有着成为才俊资质的博士生有可能成为庸才,表现平平;当然,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韧性、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咬定青山不放松”“板凳甘坐十年冷”,最后成为成就斐然者也不乏其例。但是在一个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己任的高校院系和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比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肯定要优胜得多。

其次是实行涉猎多个学科的理念。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应当是开阔的,而在某个研究方向上又应该是专精的,从而构成“博”与“精”的统一。“博”是“精”的坚实基础;“精”是基于“博”的、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无论是“博”还是“精”,都和多个学科的交叉、交融不无关系。“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所安排的讲座,不仅涉及新闻学和传播学,而且涉及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大致可以说,是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核心,向多个学科辐射,从而形成了多学科理论、知识互补和融通的格局,这对拓展博士生们的学术视野和启发其学术思考,是很有裨益的。

有学者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在分类日趋细化的各学科体系内部,很难独立完成对问题的处理。因此,研究者们需要将多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得出具有综合性、拓展性、开放性的结论。正是跨学科研究的特性,使得它拥有了更为突出的科学创新表现,更容易催生符合现实需要的创新成果。”[2]“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顺应了当今时代科学创新的发展趋势。

最后是激发学术思维火花的理念。博士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思维的能力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学术思维能力,似乎很抽象、很难琢磨,然而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学术思维能力而论,既有天赋的因素在起作用的方面,又有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提升的方面;既可以有独自研习的路径,也可以有借助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火花、实施思维训练的路径。后一种努力、后一种路径,不可谓不重要。“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始终贯彻了激发学术思维火花这样一个理念。

正如有的论者所说:“培养博士生的目标完全不同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本科生只要学会解决一些相对明确的问题就足够了,硕士生能够解析并与人合作去探讨分析问题就可以了,而博士生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连问题都没有,也就是说,博士生面对的是一个研究的方向,而具体的科研课题需要自己来探索、发现和定义。”[3]而激发学术思维火花,则有利于博士生们从源头上解决“连问题都没有”的问题。

特点之二:有精心的策划。

“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包括大的策划和小的策划。

大的策划是:每一次讲座,都不是一般的讲座,而是“通过邀请学科领域内外的专家学者,给研究生讲授博士论文出炉过程,来促进研究生研究视域的扩展和思维模式的创新”,由作讲座者讲“自己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选题、角度、方法和数据来源等方面的困境”,以及最后获得的成功。他们“在报告中不时穿插着谈自己的研究心得”,使听者从中获得启迪。从这样的安排中,可以看出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对于作讲座者而言,这是回顾自己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时段的辛劳耕耘及其中甘苦的过程,是一个与听众分享自己的精神劳动和学术成果、学术智慧的过程,甚至也是面对质疑并回答他人挑战的过程;对于听讲座者而言,这是一个大量吸收过来人科研经验和学术睿智的过程,无异于可以密集摄取养料的精神饕餮。

小的策划是:讲座的环节设计。请哪些人来作讲座,这是需要精心策划的。因“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并不是靠行政的力量组织听众的,故了解谁做了大家感兴趣的选题和论文达到的水平及能给人带来的启发,是策划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由谁主持和进行点评,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特别可贵的是,确定主持人的人选,不搞唯资历论;教授、博导可以当主持人,术业有专攻的助理研究员也能当主持人。在互动环节,听众与主讲人之间会直接进行思想碰撞。有后学者对先学成者的虚心请教,也有后者对前者的善意提醒,还有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切磋探讨,甚至有不同意见之间的商榷和交锋。相信这是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的环节。

特点之三:有持久的努力。

探索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之路,如果有了新颖的理念和富于创意的策划,也进行了具体实施,然而仅是偶一为之,或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指望立竿见影产生效果。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不应该是“作秀”和心血来潮。

特点之四:有热心的听众。

这些听众中,有不少都是“老面孔”,他们本身是教授、副教授,是博导,或是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是“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的基本听众,是“学术‘志愿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学术共同体的某种雏形。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25期“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上时常有“老面孔”、有“回头客”,说明讲座的内容中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

特点之五:有学术有午餐。

在一次主持讲座时,我曾调侃说:本人很赞同“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管吃管喝”的举办方式,它同时解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交流起来效率很高。其实,所谓“管吃”,是指提供汉堡包;所谓“管喝”,是指提供矿泉水。利用的是师生们的午餐和午休时间,是上午的课后和下午的课前这一时段,做到解决吃饭问题与研究学术问题两不误。借用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的术语,这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一项举措。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已经举办了“第一季”,接下来将有“第二季”“第三季”……我坚信: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期待着“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在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效果逐渐得到显现,期待着它“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注 释:

①本文中的引文如未注明出处,则均引自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印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余不一一标列。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马多思,陈俊宇,崔晓火.博士生沦为“博士工” 中国博士培养制度反思.中国新闻周刊,2010(36).

[2]张清俐.多所高校推进博士生跨学科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8-04.

[3]牛玉静.博士生培养的核心是创造力和哲学思维[N].科技日报,2005-09-22.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编校:郑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博士生博士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制冷博士来帮忙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神奇博士感冒了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博士蚊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