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镝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上世纪90年代,很多旅游景点相继出现了“农家乐”,提供饮食和住宿一条龙服务。近年来,农家旅馆得以迅速发展,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农家旅馆突出乡村特色,很多是由自家住房改建而来,分布在各自然村,规模大小不均,设施参差不齐,缺少安全投入,普遍存在食品、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经营者要注意加以防范。
农家旅馆一般分布在旅游景区或城市周边,大多为群众自发利用自家的闲置房屋或扩建的房屋开办,很大一部分兼营餐饮。由于分散、规模小、季节性营业,且大多位于偏远僻静的景区内,卫生条件较差,正逐步成为公共卫生、治安高风险场所。农家旅馆推出的菜品大多以野味为主,很多原材料都是就地而取,一些店内的卫生状况较差。此外,一些人还在自己家中生产“土特产”,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隐患。
在治安方面,农家旅馆普遍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经营农家旅馆的人员往往是当地农民,服务人员也多为家人或亲戚朋友,未经过任何培训,法律意识淡薄、防范意识差。农家旅店均各自为阵,没有建立相应的治安保卫组织,没有构建有效的防控网络,对贵重物品的保存、管理没有任何措施。
消防安全也是农家旅馆的“软肋”。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旅馆多为农房改建,基本上都未经过建筑防火审核,留下了一些先天性的火灾隐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