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移背景的扬州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4-11-01 07:27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苏南苏北

唐 建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产业转移在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对于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促进生产力空间转移、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扬州市已初步形成以“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为代表,节能环保产业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其发展力度大、势头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产业链条明晰。作为江苏省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扬州来说,在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之中,如何避免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产业结构生态化程度降低等现象,真正加快发展步伐,成为尤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1 江苏省产业转移现状

1.1 产业转移效果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逐步缓解

江苏省的南北产业转移是在2002年提出的,从先前的为苏北“输血”,到后来的为苏北“造血”,再到后来的“一市一策”政策的制定,不断为苏北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南北产业转移工作收效明显。“十五”期间,苏北GDP年均增速达12.4%。2006年以来,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实现6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1年GDP同比增速达到12.5%,分别比江苏省和全国高出1.5、3.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势头迅猛。[1]全省的南北产业转移工作也呈现产业转移项目质量提高、产业转移载体建设进一步发展、投资渠道多元化等特点。

1.2 转移项目和转移载体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近年来的产业转移项目来看,转移项目正逐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由分散式向集群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向机械装备、能源、电子等领域集聚,项目单体投资额稳步提升。从产业转移载体建设来看,通过江苏省大力实施南北挂钩共建,目前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值已占苏中和苏北地区工业总量的50%以上,对外的经济通道已经打开,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日益完备。

1.3 政府主导,投资渠道多元化

自从江苏省提出南北产业转移以来,一直是以政府为引导和推动的主要力量,并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在其中的作用,紧密结合,促进了产业转移的有序推进。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苏南和苏中地区向苏北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为411个,苏北实际引资254亿元;境外和省外向苏北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数668个,利用省外和境外资金483亿元。

从利用外资来看,2012年上半年苏北地区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明显高于全省及苏南地区平均水平。省外资金主要来源于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尤其是浙江客商在苏北的投资总量、项目数量占各省份客商之首,通过多年的经营,苏北已成为浙商对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2 扬州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扬州市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三新一网一书”(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和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光电、智能电网等产业。扬州的新兴产业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挈合度等都符合江苏省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人才国际化高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要求。

2.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多年的发展,扬州新兴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在全市或全省中所占比重,都有了大幅增长。目前,六大产业中,重点企业有550多家,2010年就已实现产值15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9%。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年均增长约36%;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从2010年占全省的7.4%提升至10%。[2]

2.2 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扬州的新兴产业发展中,按照“产业集聚、关联配套、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推动了产业集聚,逐步由弱到强,吸引了众多国内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另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跟进集聚。如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堪称目前大陆地区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产业集群。

2.3 产学研加速融合

扬州市的新兴产业对研发投入普遍都比较重视,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即已达到2%,符合创新型地区研发投入比重这一指标要求。目前,包括中科半导体、扬州——南大研究院、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智能逆变技术院士站、“三新”产业(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促进了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预计到2015年,骨干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将达到3%以上。

2.4 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明显

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和基础。近年来,扬州市出台了多项扶持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其内容涵盖了包括创业启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项目扶持、载体建设、服务保障和考核激励等6个方面,并通过实施“绿扬金凤计划”,设立4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大力引进和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2012年对扬州市134重点企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扬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从业人员42000人,其中技术人员6380人,占职工总数的15.19%。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有700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有2400人,分别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1%和37.69%。这充分体现了扬州新兴产业中人才集聚效应已初步形成。[3]

3 产业转移对扬州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3.1 提高投资及其利用水平

从江苏省全省范围来看,近年来,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层次处于领先,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而苏中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均低于其他地区的水平。在产业转移中,暂时的相对落后却意味着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的吸引力。

随着苏南地区外资企业的发展,投资门槛越来越高,对中小投资的限制随之增加,而且多个地区受制于工业用地减少和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导致投资成本不断攀升。与之相比,扬州等苏中地区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而劳动力成本约为苏南70%至80%左右,并且扬州地区有发达的职业教育,为企业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专门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缓解了“招工难”问题。

目前,扬州共吸引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外资企业落户,其中包括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为例,借助这一平台,仅2013年,扬州市即落实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9个,协议外资43.16亿美元;民资协议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项目44个,协议注册资本金94.9亿元;科技项目65个。

3.2 进一步改善了交通,促进跨江融合

近年来,润扬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京沪高速等南北通道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这既是苏中地区跨越长江,接轨苏南的需要,更是江苏省促进产业转移,真正缩小江南江北地区经济差异的需要。从区位来看,扬州处于两条“黄金水道”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以及沿海和沿江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具有接纳上海、苏南经济辐射并向苏北腹地传递的功能。

在2013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推进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中提出将扬州作为江苏省跨江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并就扬州加快形成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为骨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及苏中沿江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并给予了明确支持。这为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真正接受苏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体提升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3.3 促进了产业园区共建

产业的转移带来的是产业的升级,更是将扬州的新兴产业带入国际经济的循环中,在共同的产业链上进行合作分工,这其中与苏南共建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形式。

与苏北相比,在与苏南结对共建产业园区方面,扬州地区起步较晚,苏北地区自2007年以来就开始南北共建园区,而扬州“共建合作园区”的规划在2013年刚刚形成。自从2013年的江苏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扬州市已开始以各大开发园区为主体,明显加快了与苏南共建的步伐。以起步较早的“浒墅关经济开发区高邮工业园”为例,作为全省目前唯一批准的专业电池产业园项目,高邮开发区拟以“电池工业园”为核心承载区,选择了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作为共建方,希望通过承接其电池、智能电网、LED等特色产业的转移,引进更多高产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4]

4 扬州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4.1 转移基础

依据产业梯度推移规律,产业转移往往发生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和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因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前提基础主要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和资源禀赋上的相对互补性。[5]

扬州和苏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已经具备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基础。[6]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11年,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苏南城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35.10亿元,平均生产总值为5927.02亿元,而扬州仅为2630.30亿元,仅为苏南5市均值的44%,区域差距可见一斑。从其他指标看,扬州与苏南的经济差距也较为明显,如下表所示,2011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中,扬州除了人均居民储蓄是苏南5市均值的69.61%以外,其他指标都仅为均值的一半左右,也证明其消费驱动力不足,更加大了扬州与苏南地区的差距。

表1 2011年扬州与苏南5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从扬州与苏南地区的要素禀赋上看,存在明显的互补性。苏南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优势,相比之下,扬州在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配套环境、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矿产及农副产品等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4.2 政府促进

为了促进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政府制定了不少政策,产业转移作为一项长久的策略,受到省政府的极大重视,并将“四项转移”与“五方挂钩”作为苏南扶持苏北发展的重要机制保障。

4.3 产业结构升级

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苏南地区的三产结构由2005年的2.7∶60.5∶36.8调整为2011年的2.3∶52.9∶44.8,第三产业增加了8个百分点。而同期扬州的第三产业比重仅从2005年的34%提高到38.7%,增加了4.7个百分点。随着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渐形成了一条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升级之路,并且不断将部分工业转移到邻近的苏中和苏北地区,这为扬州等地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4 统一的市场

产业转移有赖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目前,江苏全省范围内的统一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有效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快速、便捷地在省内跨区域流动。

4.5 技术进步的推动

技术的差异会导致产业分工的差异,而技术的进步又会导致技术产业的布局发生空间的转移。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会逐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

5 扬州新兴产业承接转移的路径选择

5.1 突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

由于江苏省内各地区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虽然扬州与苏中、苏北其他城市存在竞争关系,但在产业转移中,应该打破地域界限,主动整合资源要素,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尤其应该突出自身特色,实行错位发展,承接符合本地特点的产业转移。

5.2 立足自身,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立足扬州自身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现状,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项,搭建专业招商队伍,明确招商对象,有针对性地采用驻点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形式,争取吸引关键性、龙头型和基地型的大企业大项目,完善产业价值链的部分环节,注重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对于一些缺失的重大产业项目,可以从投资强度和入园条件等适当放宽标准,有倾向的从土地、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与苏南地区共建园区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尝试采取“飞地式”开发模式,即扬州园区提供合适土地,搞好基础建设,苏南投入资金和管理,并引进项目。这种方式有助于双方灵活性地开展合作,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快地弥补部分产业链环节的缺失。

5.3 加大科研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从目前扬州新兴产业现状来看,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价值链,在产业转移中,如果单纯依靠承接技术含量不高、低附加值的产业,那么不仅不利于产业升级,而且会使整个价值链难以攀升。因此,加强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是实现产业价值链攀升、促进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

要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可以先行选择相关产业的关键技术作为研发重点,建立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研发机制,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可以以产业转移为契机,除了承接产业转移,更要吸引技术转移。通过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研发园等“9+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试验检测、认证标准、信息咨询、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转化等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鼓励和吸引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共建战略性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等信息资源和技术交易平台建设。

5.4 实现人才转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产业转移中,往往容易盯着看得见的厂房、设备,而忽视人才的转移。在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至2015年全市创业创新人才总量达3000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

首先要大力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随着苏南部分产业的转移,相关产业的高级人才必然也会流动,可以通过建立人才目录,关注高端人才的动向,围绕重点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需要,针对各类紧缺专门人才,落实“绿扬金凤计划”和“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继续抓住海外留学人员回流的有利时机,吸引省内外的高端人才来扬安家落户。

其次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和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加快构建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收入分配中,向知识、技术及管理倾斜。此外,既要关心人才的工作,也要关心人才的生活,充分利用扬州在人居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努力提升人才在扬州的生活质量,满足高端人才在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每年4000万人才资金的使用上,可以向新兴产业倾斜。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人才建设更要立足自身,加强培养。依托重大科研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开展扬州发展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形成扬州本土的新兴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省内外高等院校科教资源和各种创新载体,为扬州发展新兴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5.5 提升转移产业层次,注重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中,一定要从苏南经济发展历程中吸取教训。

扬州现有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是从2006年实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可以适时地调整和提高标准。在论证项目引进时,必须严防承接污染、落后的项目和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对引资加以规范,严格防止落后产能的转移和污染的转移。在制定引资政策时,更应该侧重于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7]

[1]曹新,张宪昌.区域经济视角下的“苏北崛起”[EB/OL].(2012-06-26)[2013-02-02].http://www.takungpao.com/mainland/content/2012 - 06/26/content-564430.htm.

[2]中国扬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1-09-13)[2013-02-02].http://www.yangzhou.gov.cn/zxgh/201209/dd3aaa7d8f524 b3b96390463c34 fe683.shtml.

[3]陆玉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扬州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 -37.

[4]扬州苏南将共建开发园区 为更大范围承接产业转移[EB/OL].(2013-06-05)[2014-01-05].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6/05/017524997.shtml.

[5]郝朝军.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5):52 -56.

[6]苏炜.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D].镇江:江苏大学,2010.

[7]童峰.江苏南北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9-92.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苏南苏北
苏南年俗亦动人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路先生,我错了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