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31 00:30马娟
职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疑点任务

马娟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职业教育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本文论述了在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实践研究。

关键词:任务 机械制图 疑点 团队合作

机械制图无论在工科大专院校,还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基础课程。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他们普遍学习基础差,又无实际经验,一入校就学习这门课程,学起来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掌握,因此不少学生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在制图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基础差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的原因。为此,针对机械制图课程,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大难题。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张扬、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社会性突出等特点,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不妨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就要求我们孜孜不倦地找到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笔者找到了一种颇有成效的方法,那就是“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

一、采用“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对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导致厌学或弃学,但他们喜欢动手实践,希望通过在职业学校学到技术,尽快就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仍让这些好“动”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绕口难懂的理论知识,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等,岂不让学生对选择职业院校而感到后悔。如果我们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和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知识联系的桥梁,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学习兴趣自然会有增无减,学习动力自然会持续不衰。

2.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望

只有抓住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截交线的画法是制图教学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截平面截切平面体后,截交线是什么形状,大部分学生都想象不出来。在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如果让学生现场用小刀切六棱柱或圆柱体,切四棱柱的橡皮,就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截交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形状为什么是这样。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实质上就是截平面截切平面体时产生的交点? 各交点形成的封闭线框? 封闭线框从不同方向看的投影问题。这样,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的竞争时代,不是论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而是论团队合作精神。该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品德。比如,在学习圆弧连接时,笔者先把学生按数学基础和绘图质量两个条件进行穿插分组,然后让各组成员合作完成各组的题目,最后进行评比。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感到彼此之间不仅是竞争的对手,还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如何实施“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学习的过程,是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综合能力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笔者以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中相贯线的投影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过程流程图

1.成立合作小组,营造合作氛围

教师应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性格特长、遵规守纪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组,成立相对固定的合作小组。

为了使每个合作小组达到结构的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小组的成员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职务,如组长、记录员、绘图员、讲解员等,要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使得小组成员各有其职,各负其责。

各合作小组还可以制定自己团队的名称、标志和口号,每次答题或讲完题后,小组成员粘贴各队的标志,喊着各队的口号,为本队助威、加油,如下表。

表 合作小组的名称、标志及口号

名称 标志 小组口号

棱柱队 棱柱,棱柱,步步高升

太阳队 太阳,太阳,永放光芒

圆柱队 圆柱,圆柱,团结奋进

月亮队 月亮,月亮,加油冲刺

2.整合知识,创设情境、导入任务

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不仅达不到合作的效果,而且还容易使学生厌倦,为此教师必须设计出满足合作学习目标的问题。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下,将要讲授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需要学生立即去解决的任务。比如,在讲相贯线的投影时,用多媒体演示、教具展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演示内容上要巧设悬疑,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几何体表面相交的情况,相交后表面会产生不同形状的交线,那么,我们如何将表面产生的交线画出来呢?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就能很快地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向。endprint

3.任务分析,带出知识点

掌握相关知识点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比如,两圆柱(直径不等)正交相贯,其相贯线是平面曲线还是空间曲线呢?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在哪个视图上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完成任务——相贯线的画法。学生这就必须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如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相贯线的求法(图2)。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示范式教学,小组交流讨论等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图2 直径不等两圆柱正交

4.扩展延伸,设置疑点

在先前设置任务时,任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学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经过前面的讲解,学生掌握了两个圆柱直径不相等时相贯线的画法。如果两个圆柱直径相等,那表面产生的相贯线是什么形状呢?如何求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呢?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视图,分析其特点,理解相贯线的已知条件,依据分析观察教师的绘图方法,思考绘制方法,并总结规律;其次让每一小组的讲解员上讲台讲解自己组的做题思路,绘图员在黑板上绘出答案;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以得分最多为优胜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有章法、学而不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如图3、图4所示。

图3 直径相等两圆柱正交 图4 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

三、小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以“适合”为基本原则。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如果我们不分析生源的特点,不清楚学生的教育目标,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俊伟,吕江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探索与实现[J].当代教育之窗,2009(10).

(作者单位:西飞技师学院)endprint

3.任务分析,带出知识点

掌握相关知识点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比如,两圆柱(直径不等)正交相贯,其相贯线是平面曲线还是空间曲线呢?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在哪个视图上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完成任务——相贯线的画法。学生这就必须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如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相贯线的求法(图2)。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示范式教学,小组交流讨论等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图2 直径不等两圆柱正交

4.扩展延伸,设置疑点

在先前设置任务时,任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学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经过前面的讲解,学生掌握了两个圆柱直径不相等时相贯线的画法。如果两个圆柱直径相等,那表面产生的相贯线是什么形状呢?如何求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呢?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视图,分析其特点,理解相贯线的已知条件,依据分析观察教师的绘图方法,思考绘制方法,并总结规律;其次让每一小组的讲解员上讲台讲解自己组的做题思路,绘图员在黑板上绘出答案;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以得分最多为优胜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有章法、学而不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如图3、图4所示。

图3 直径相等两圆柱正交 图4 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

三、小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以“适合”为基本原则。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如果我们不分析生源的特点,不清楚学生的教育目标,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俊伟,吕江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探索与实现[J].当代教育之窗,2009(10).

(作者单位:西飞技师学院)endprint

3.任务分析,带出知识点

掌握相关知识点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比如,两圆柱(直径不等)正交相贯,其相贯线是平面曲线还是空间曲线呢?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在哪个视图上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完成任务——相贯线的画法。学生这就必须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如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相贯线的求法(图2)。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示范式教学,小组交流讨论等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图2 直径不等两圆柱正交

4.扩展延伸,设置疑点

在先前设置任务时,任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学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经过前面的讲解,学生掌握了两个圆柱直径不相等时相贯线的画法。如果两个圆柱直径相等,那表面产生的相贯线是什么形状呢?如何求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呢?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视图,分析其特点,理解相贯线的已知条件,依据分析观察教师的绘图方法,思考绘制方法,并总结规律;其次让每一小组的讲解员上讲台讲解自己组的做题思路,绘图员在黑板上绘出答案;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以得分最多为优胜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有章法、学而不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如图3、图4所示。

图3 直径相等两圆柱正交 图4 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

三、小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以“适合”为基本原则。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者,如果我们不分析生源的特点,不清楚学生的教育目标,不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俊伟,吕江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的探索与实现[J].当代教育之窗,2009(10).

(作者单位:西飞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疑点任务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