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菲
一、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会计政策等手段,控制、调整对外财务报表,以满足特定盈余目的的行为。美国会计学者斯科特(William·K·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给出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美国会计学者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在1989年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董事会、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等。他们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重组,关联方交易,地方政府支持等手段,可以实现盈余管理目标,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当这种调整财务数据,实现盈余目的的行为超出会计准则的允许范围时,就成为了非法的利润操纵。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复杂多样。例如管理者报酬与公司收益挂钩机制,企业避税目的,维持股票价格等。在中国现有资本市场条件之下,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在于规避证券监管机构对于亏损公司的处理。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交易所有权对其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上市公司股票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交易所有权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即连续三年亏损便会被暂停上市;上市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后,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的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出现亏损,交易所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即连续四年亏损便会被终止上市。
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其上市资格,继续享受获取投资资金、融资渠道、品牌美誉度等优势,都会想方设法提高账面盈余,扭转连续亏损局面。而企业要想在短期内通过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实现盈余较为困难;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资产重组等方法实现账面盈余却相对轻松。所以,盈余管理现象在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尤其普遍。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由于企业财务活动复杂性的客观现实,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对每一类交易事项都进行严格规范;另一方面,会计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会计的职业判断从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会计政策变更的空间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会计政策变更一直是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下面总结了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折旧政策变更。由于固定资产自身具有使用年限长、单位价值高的特点,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通常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确定与变更对于企业利润有很大影响,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是正确核算企业利润的基础。由于不同固定资产本身的特性以及行业的特点,固定资产额的确定具有主观性。例如,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使用年限、预计工作总量等考虑因素。此外,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都会影响企业折旧额的确定,因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很大。例如,利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后期的维修费支出将会高于前期维修费支出,从而影响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因此,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就成为一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
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有四种: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四种存货成本计量方法之间的选择和变更也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与折旧方法的变更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一样,都是通过对一定的成本费用在会计期间上的不同安排来影响企业利润。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的影响如下:一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二是如果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三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四是如果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上市公司利用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长远利益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根据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长期股权投资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根据权益法的规定,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分配利润,投资企业都应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情况和持股比例,确认收益或损失,计入当期利润总额。而成本法只要求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在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计入投资企业按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考虑被投资企业实际发生的盈亏。所以,企业出于盈余管理的考虑,倾向于对亏损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对盈利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企业因坏账而发生的损失在会计上有两种核算方式——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采用备抵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也有两种方法——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计提比例等。为了达到盈余管理目的,企业往往隐瞒真实的应收账款情况,尽可能少地确认坏账损失。一般选择直接转销法,或将备抵法改为直接转销法,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在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城市,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将对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以及当期损益造成较大提高。
合并政策的变更。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直接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结果。合并范围最重要的标准是控制权,控制权的判断存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标准。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整公司的利润额。而在实践中,通过变更合并范围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在原有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亏损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以提升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
除以上六个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之外,会计政策变更中涉及到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还有很多。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作为成本计量基础;借款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选择资本化还是选择费用化等。因为这些会计确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它们也成为上市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五、案例引介
以下分别介绍两个连续亏损上市公司扭亏为盈、成功“摘帽”的案例。其中,运用会计政策变更都对公司的盈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案例一: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鞍钢股份已经连续在2011年、2012年度两年亏损,如果ST鞍钢2013年仍为亏损,公司将被暂停上市。2013年,在六成钢铁企业显示亏损的情况下,鞍钢股份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6.88亿,其中所得税费用为-5.6亿。除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外,鞍钢股份还主要通过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资产置换等手段增加了净利润。
鞍钢股份属于重资产型的工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超过48.94%。会计政策变更,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调整或者重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账面利润。从2013年披露的公司财务报表来看,鞍钢将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由30年调整为40年;传导、机械等由之前的15年调整为19年;将动力设备由10年调整为12年。通过这样的调整,公司2013年上半年度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5.89亿元,使得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在上半年增加了4.42亿。 累计折旧的数额大幅减少,由累计折旧结转到费用类科目的金额,例如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的费用科目也相应大幅减少。
案例二:变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
2010年、2011年度,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ST国商)连续两年亏损,截至2011年末净资产为负数。根据退市规定,若*ST国商不能在2012年12月31日前扭转连续亏损局面,公司将面临暂停上市甚至退市的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相关规定要求,公司从2012年1月1日起,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更恰当反映深国商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ST国商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广州、海南及深圳等地区。由于该区域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可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合理估计。
深国商会计政策变更的重心是深国商的核心项目——皇庭国商购物广场。在假设市场价值波动不大的前提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皇庭广场项目如在2012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预计将增加公司2012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11.05亿元,增加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约33.15亿元,增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约19.89亿元;预计将增加公司2012年度净利润33.15亿元,增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89亿元。由此导致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等指标发生变化,挽救处于退市悬崖边缘的*ST国商。
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后,不对其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并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现金流量预计不会产生影响。
六、总结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在各国都很普遍。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越来越引起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注意。管理部门也已经针对这种现象修改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是,由于会计活动本身的一些特点,盈余管理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首先,会计的基本前提——权责发生制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权责发生制要求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项业务,以是否取得经济权利、是否承担经济责任为标准,决定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人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因此,就给了企业调整会计记录时点的可能性。
其次,会计准则留给企业的灵活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根源。由于会计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留给了企业会计人员一定的选择和判断空间,会计的职业判断成为会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对经济业务作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由于盈余管理会产生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状况的正确判断,粉饰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退市机制的保护作用,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等不良影响,应该对盈余管理现象进行管理和抑制。所以,对于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有目的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准则制定机构改进和完善会计准则,在保证企业一定自主性的条件下,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