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给父亲重新定位

2014-10-30 13:32黄涛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张亮父爱

黄涛

自开播以来,《爸爸去哪儿》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这节目为什么这么火?各路媒体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娃很萌、爸很帅、俩人一起很有爱;有人说档期准,一年到头同质化的歌唱相亲节目弄得观众审美疲劳后,亲子节目让人眼前一亮;有人说制作精,搬来MBC的节目模式,40多个机位、100名以上的工作人员、1000多个小时素材剪成一期;还有人说富有教育性,既教出好爸爸和好小孩,又能体味亲情。这些理由背后,仍有一点值得强调:《爸爸去哪儿》回应了大多数身处转型时代的中国人面临的一大问题,即父亲在家庭责任中的重新定位。

男主外,打拼事业,赚钱养家;女主内,生儿育女,勤俭持家,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家庭分工和责任定位。无论是否真的“身不由己”,男性以工作忙、打拼赚钱就是负责为由,把陪伴、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交给女性或老人来承担。对于大多数的80后、90后、00后而言,父爱缺位远比母爱缺位来得普遍。

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而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也许会换来更殷实的家境、为孩子赢得更好的起飞平台,却不见得能让孩子感受更多父爱。

《爸爸去哪儿》恰恰抓住了社会对父亲承担另一重家庭责任的期待。据统计,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观众总人数70%以上,他们除了能在节目的轻松欢笑,在童心童趣中释放平日的压力之外,更能感受到亲子互动带来的父爱共鸣。节目中的互动,为很多人提供了理想中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观众群体中,女性观众占到六成以上,她们更愿意对节目进行评价,并以此投射自己对另一半家庭角色的想象。其中,名模张亮不单对事业认真,他在节目中对家务的承担,与孩子的换位沟通,对孩子细致而周到的看护,耐心温和又不失威严的教导等种种细节,使他不单赢得其他几个孩子的好感,更博得了观众,他们给予他“中国好爸爸”称号。一定程度上,张亮代表了一种新的父亲和丈夫形象。最直观的数据是:他的微博粉丝,从节目播出前的几十万直窜到千万,商演价格也从原先的5000元飙升到80万。

远离熟悉的环境和优裕的生活,在乡间田野和孩子们相依相伴时,之前赶通告忙事业而鲜有时间陪伴孩子的郭涛、王岳伦、田亮们,更感到父爱的意义。除开节目必然带有的商业包装因素,我们仍有理由相信,这五个同是“富二代”的孩子,会有着与此前生活截然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原载2013年12月18日《中国青年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张亮父爱
公路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探讨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彩虹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卖房
沉默的父爱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张亮!你这个丑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