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强 宋玉琴 胡孝刚等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文献中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指导临床规范辨证治疗。方法:以描述频率分析为主统计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12年涉及中医或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获得合格文献52篇,涉及中医证型20个,中医证型主要以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肝火亢盛、阴阳两虚为主,累计频率为69.85%。结论:高血压病临床常见证型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肝火亢盛、阴阳两虚六型。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证型;文献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7-0032-02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亦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8.8%,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1];另外,2004年WHO报道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高血压。可见高血压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高血压病为西医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未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归属中医学之“头痛”、“肝风”、“头风”、“眩晕”、“耳鸣”等范畴。其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昏、头痛、耳鸣、项背板紧等症状。在高血压病治疗上,中医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综合调理等优势,积累了诸多经验。作者前期对高血压中医用药规律进行了文献研究,得出了本病临床用药多选用补益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其中运用较多的中药依次为天麻、牛膝、钩藤、茯苓、白芍、杜仲等[2]。本研究主要对高血压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解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为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规范化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资料来源采用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高血压、中医、中药、中西医”作为检索词,检索国内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高血压的相关期刊文献。
1.2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各类研究期刊文献,包括专家经验、理论探讨、临床研究、文献研究等。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病例资料需有明确的辨证分型。文献研究病例例数应不少于30例。
1.3排除标准①动物实验研究、护理类文献、个案报道、综述类文献、文献研究、临床检验研究、药理学研究、死亡病例和并发症研究文献、论著类文献;②一稿多投的文献,仅选l篇;③运用中药制剂或自拟方而无具体证型的文献;④单一辨证的研究文献;⑤研究病例例数少于30例或无具体观察病例数的文献。
1.4中医证型名称规范化方法及研究方法中医证型名称参照《中医诊断学》[3]、《中医内科学》[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中的相关证型名称,进行规范命名。文献中出现多种证型相兼时按多种证型进行统计。在中医证型的统计上,对意义相近的证型名称,进行必要的规范处理,如痰湿中阻、痰浊内阻、痰湿雍盛统一按痰湿中阻处理。
由于单一证型易对证型出现的频率产生偏倚性,故将其排除,其余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从文献中证型出现频数、病例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按文献中证候出现频数以及各证型的病例数来分析其证型分布情况。
1.5统计学处理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后用Excel2007录入建立数据库,并存入计算机中。统计学方法以频率描述统计为主。把纳入的所有文献的相关内容按一定的格式(编号、文献名、方名、证型、治法等)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描述分析,统计频数、频率。
2结果与分析
2.1文献检索结果将“高血压、中医、中药、中西医”作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通过逐一筛选获得高血压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文献24499篇,再参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获到合格文献52篇。
2.2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2.2.1文献中中医证候频率研究52篇文献中出现证候名称共有20个,其中虚证6个,实证9个,虚实夹杂5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前6个证型依次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累计频率达75.57%。见表1。
表152篇文献中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
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候篇数(%)证候篇数(%)证候篇数(%)阴阳两虚29(13.12)痰湿中阻33(14.93)阴虚阳亢27(12.21)肝肾阴虚27(12.21)肝阳上亢32(14.48)气虚血瘀3(1.36)气血亏虚12(5.43)肝火亢盛19(8.60)脾虚痰湿2(0.91)脾肾阳虚6(2.71)风阳上扰6(2.71)心肾不交2(0.91)肾精不足3(1.36)瘀血阻滞6(2.71)阳虚水泛1(0.45)气阴两虚3(1.36)痰瘀阻络3(1.36)肝气郁结3(1.36)风痰上扰2(0.91)气滞血瘀2(0.91)2.2.2文献中所有病例中医证候频率研究52篇文献中累计病例数为6384例,其中虚证1468例,累计频率为26.13%;实证2951例,累计频率为46.23%;虚实夹杂证1765例,累计频率为27.65%。在虚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脾肾阳虚;在实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火亢盛、风阳上扰、气滞血瘀;在虚实夹杂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气虚血瘀。出现频率较高的前6个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肝火亢盛、阴阳两虚,累计频率为69.85%。endprint
表252篇文献中所有病例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
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候病例数(%)证候病例数(%)证候病例数(%)肝肾阴虚703(11.01)肝阳上亢1087(17.03)阴虚阳亢1356(21.24)阴阳两虚503(7.88)痰湿中阻746(11.69)气虚血瘀307(4.81)气血亏虚296(4.64)肝火亢盛562(8.80)阳虚水泛55(0.86)脾肾阳虚78(1.22)风阳上扰187(2.93)心肾不交27(0.42)气阴两虚46(0.72)风痰上扰153(2.40)脾虚痰湿20(0.31)肾精不足42(0.66)气滞血瘀97(1.52)瘀血阻滞62(0.97)肝气郁结33(0.52)痰瘀阻络24(0.38)
3讨论
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内科常见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对高血压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上,主要依靠降压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延缓病情发展,但长期服用降压药具有不良反应大、耐受性差、症状缓解不明显等缺点。而传统医学恰能弥补上述不足,具有减少副作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多靶点综合作用等特点和优势。但临床中由于辨证分型尚不统一,北京名老中医王珂[6]将本病辨证为肝郁化火、风阳上扰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阴阳两虚、虚阳上逆型三型;四川名中医刘永家教授认为本病有肝经实火、痰湿中阻、痰瘀互结三型[7],对本病中医辨证规范化治疗作了初步探讨,因此,收集、整理、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规律,对下一步系统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由表1可看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多,有20个证型,其中虚证6个,实证9个,虚实夹杂5个;常见证型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另由表2可知,在虚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脾肾阳虚;在实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火亢盛、风阳上扰、气滞血瘀;在虚实夹杂证中,频率>1%的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气虚血瘀,且阴虚阳亢证在所有证型中频次最高达1356次,占21.24%,位居第一。此结果恰能佐证本病复杂的病因病机,即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与历来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基本相符。张景岳强调“无虚不作眩”,本病以正虚为本,加上郁火耗伤气津,久病阴损及阳,可导致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虚证,文献分析结果发现,虚证1468例,累计频率为26.13%,尤以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脾肾阳虚等证型为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示本病与肝风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证型中,肝阳上亢证频率较高,占17.03%,居第2位;患者起居失常,劳逸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均可损伤脾胃,脾虚健运失司,痰湿内生,或久病痰瘀互结,阻滞脑窍也可致本病,故痰湿中阻、脾虚痰湿、风痰上扰、痰瘀阻络在本研究中频次达919次,占14.40%;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学习压力大,常致忧郁恼怒太过,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故本研究中肝火亢盛、肝气郁结频次较高,达595次,占9.32%,居第5位;患者久病气血亏虚,无力行血或久病入络或肝气郁结,瘀血内停,阻滞脑窍可致本病症状缠绵,故可见瘀血阻滞、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等证型;患者久病阳气亏虚,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或肾阳虚,水不化气,可致水湿内停,故可见阳虚水泛证;患者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故可出现心肾不交证。由上可见,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机变化密切相关,亦是临床指导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参考内容。
综上所述,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脑窍失养或风、火、痰、气、瘀上扰脑窍所致,临床以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肝肾阴虚、肝火亢盛、阴阳两虚证型多见。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明确了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变过程,可为高血压病的临床中医规范化辨证治疗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由于本研究为文献研究,存在欠缺不足之处,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故有待于在临床进行多中心、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深入研究该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另外,本研究只单一研究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未研究各证型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故有待于在临床和文献中进一步研究各证型的用药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484.
[2]余茂强,童晓云.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7):11-13.
[3]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8-208.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1-302.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5.
[6]王亮,王珂.王珂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3):3-4.
[7]李文达,王贵会,张德来,等.刘永家教授高血压病辩治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4):579-5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