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2014-10-30 04:53周彬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发自主创新国有企业

摘 要国有企业推动科技进步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改革进入新时期后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混合所有制下也应发展国有企业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国有企业不仅有义务也有能力开展技术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国有企业自身也应该主动调整。

关键词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战略

中图分类号 F062.9;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1-0020-05

一、引 言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拨改贷、债转股等阶段,但是直到上世纪末期仍存在大面积亏损。1999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自那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加速推进的阶段,并逐渐形成了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两大体系。国有企业尽管数量减少,但是单个企业的资产规模急剧增加、盈利能力大幅提高。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以出资人的身份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资本化运作、资产监管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热点话题。有一些学者提出从所有权方面改革,也有的学者认为核心在经营管理、治理结构。Nolan and Wang(1999)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可以根据国情采取多样化的改革方案。

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一国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超过30年的例子在世界经济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是一个必然规律。这时候就需要利用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先后发布,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逐渐明确。实现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国有企业显然要承担重要的责任。《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到“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把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样的表述实际上就淡化了原有的国有和民营的二维划分,对于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性。陈俊杰(2013)很有预见性提出应抛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零和博弈概念,巧妙协调政府与市场的两只手作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十年是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那么在这种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如何保持和促进国有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二、国有企业在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作用和劣势

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优化、抓大放小等改革措施为科技创新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提供了条件。如今的中央企业已成为“中国创造”的核心力量。高铁领域很短时间内就实现技术消化再出口;航天领域中的神舟飞船、探月工程;蛟龙号深入大洋底部;舰载机、隐形机翱翔蓝天;能源领域中的神华集团攻克煤直接液化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企业参与了15个;历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及绝大部分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由中央企业获得(白天亮,2013)。

截至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1.4万项,其中中央企业13.7万项。2005年至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共获国家科技奖励467项,占总奖项的24.6%,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一等奖占57.9%;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占37.5%(鲍丹,2013)。

这一系列尖端高新技术突破体现了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的努力奋斗精神,当然也体现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以及企业投入带来的激励。根据国资委的数据,近五年来,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但是尽管研发投入高速增长,研发强度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较大。仔细分析国有企业上述成绩,就会发现这些领域主要是动员了国家力量,在极个别领域实现的突破。在更多的领域更多的行业,我国依然处于技术落后的局面。即使在这些有限的领域也存在科技资源浪费,人力物力没有很好地利用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外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只有华为、联想、中石油等少数几个品牌。按照出口额计算,中国2009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55%的出口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是来自加工贸易。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60%需要进口。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权,就只能为跨国公司做代理,而代理加工只能在国际产业利益链中获得较小的份额。

国有企业缺少技术创新能力,除了社会文化背景、技术基础薄弱等与其他类型企业共性的原因,还有自身的特殊原因。企业治理结构缺陷是阻碍国有企业实现创新的因素之一。目前的国有企业实行领导人实行选拔任命,一般都有一定的任期。一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是一种长期策略性行为,短期内研发投入往往不能见效。目前考核国有企业一个是保值增值,一个是利润指标。所以这些企业领导往往忽视科技创新,而追求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增加利润的行为,例如寻求垄断地位、进入一些高利润的具有投机性的行业等等。另外如果给予国有企业领导一定的自主权,即是充分赋予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往往形成内部人控制,这样的国有企业往往也不会注重科技创新。所以国有企业促进科技创新的前提是收缩战线,在极个别外部性较强的领域,而不是全面开花。

三、国有企业有责任有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中国经济具有转轨的特点,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逐渐增加。但是国有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周彬(2013)提出应该把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赋予明确的社会责任,把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保值增值的基础,因为这样仅相当于征收一个垄断税,并不影响其经济行为。国有企业不仅要考虑保值增值,要实现利润和规模指标,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维护公共利益,这些才是国有企业本质的体现。国有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责无旁贷,除此之外,也应该在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投入。这些基础性科技研究领域投入多、风险大,一旦成功往往出现通用的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更应是开展自主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主体。国有企业里面既有政府的手,又有市场的手,让这两只手互相协调而不是左右互搏是关键。

国有企业不仅有义务开展自主创新,更有这个先天的条件。张海洋、史晋川(2011)认为国有企业由于具有先天体制优势,享受更多的科研资助及科技优惠政策,所以比非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自主研发创新效率。中央企业就拥有两院院士226人,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分别占中央企业职工总数的11%和5%,47%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5%的国家能源开发中心建在中央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基于创造性破坏(The creative destruction)概念,提出了有关企业创新的假说,后人归结为熊彼特假说(Schumpeter Hypotheses),这一假说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就越有效率,也就是说,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创新性;二是技术创新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垄断有利于创新。检验熊彼特假说的经验研究很多,结论差异较大。陈林、朱卫平(2011)使用中国的截面数据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垄断程度越高,创新越强;而在自由进入行业,垄断力量没有促进创新。这一结果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自我修复和自我强化能力,一旦选定国有企业所在的准入门槛较高,那么国有企业会推动创新进而强化这一门槛。

熊彼特假说提出大型企业更有利于加大研发投入,有利于技术进步。主要原因在于大企业更有能力进行研发投入,现在的科学技术实验耗费巨大,中小企业很难承担这么巨额的开支;其次是科技研发的风险也是中小企业不愿意也无能力承担的;再次从规模效应上来说,对于高新技术的需求更强。实践中,我国的国有企业目前主要是一些大型企业。例如现存在的一百多家中央企业都是资产上亿的企业集团,地方国有企业的单个资产规模也比较可观。

熊彼特假说的第二点是关于市场结构的。目前国有企业所在行业多集中在一些自然垄断或者行政垄断领域,这些企业的经营范围往往受到政策保护。根据严海宁、汪红梅(2009)的分析,目前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高度依赖行政垄断,而不是来自于技术进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改革目标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然国有企业将来必须在一个公平的市场体系中参与竞争。由于技术进步,有些垄断领域例如过去的有线电视、通讯行业逐渐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以前政府管理介入较多的企业或者行业也会逐渐交给市场,例如目前很多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这几类国有企业越是早一点主动进行自主创新、利用技术进步越是掌握主动权,否则会陷入困境。Hu and Jefferson(2004)使用1991~1997年北京地区的大中型企业数据研究证明企业研发对于生产效率和利润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前五名有四家都是国有企业,只有第二名华为是民营企业,但是华为的研发强度是最高的,达到10.74%。但是和世界上前十名的研发企业相比,研发强度还有明显的差距,而且我们的企业所在行业都是一些自然垄断型或者行政垄断类型的,而世界先进企业都是一些制药企业和计算机企业。

四、鼓励国有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的政策

一要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从从制度上理顺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互相联动,实现产学院研协同互补。科研院所和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有效衔接,鼓励企业直接成立研发机构,也鼓励企业互相合作研发或者共用一个研发平台。创新是成功的商业应用,企业是创新主体,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性,尤其是涉及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政府要充分放权。科技评审和评估制度也需要完善,不应以成本投入来衡量科技发展。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以产业转化和经济效益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

赵晓庆(2013)分析了中国的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一是政府协调失败,企业过分最求短期利润,没有产业层面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对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出台较晚,贻误时机,所以没有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压力较小。截止2013年11月有113家中央国有企业,其中专门从事科研的企业有8家。未来这些科研院所应该逐步并入相关企业,然后管理层考核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情况。

二要培育涵盖政府和企业的创新体系。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都形成了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张银银(2013)分析了瑞典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和企业的分工,提出中国应重视服务创新。中国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是关键的环节。需要激励地方政府领导重视科研创新绩效,例如将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比例、所在区域发明专利与技术成果转化情况、人才成长环境等,作为各市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标准。同时,也要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到国有企业领导人考核体系,激励企业领导人的自主创新行为。可考虑将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每年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指标,纳入国企领导人的年度和任期考核中,激励国企通过创新来培育核心竞争力。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华为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逐步成为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联合体,管理层和员工持股结合,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高度结合。

三要实行鼓励创新和研发的金融财税政策。政府推动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基金,以及设立企业担保公司等,帮助企业承担研发风险。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例如三家政策银行应加大国有企业研发、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可以使用知识产权作为抵押。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够孕育许多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其中风险投资基金的功劳不可忽视。中国金融体系中目前直接融资比例较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了快速返现,往往投资那些很快上市的企业,真正的天使资金还需要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可以直接设立科技创新扶植基金,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那些长远性的项目,相应地采取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国有骨干企业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国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需要。对有市场前景、预期效益好的技术创新项目,政府给予适当的贴息支持,减轻企业研发负担。充分发挥风险资金和金融担保机构的作用,扩大企业创新融资的担保范围。

不过在实践中地方政府的研发补助往往会变形,被一些国有企业当成唐僧肉。李婧(2013)利用2000~2010年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政府R&D资助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非国有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政府的研发补助资金和优惠政策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四要以开放促创新。尽管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我们提出自主创新。这里的开放是指各省市、各系统之间应该互相开放,国有企业之间也应该开放。知识创造不同与产品创造,边际成本比较小,甚至趋近于零。这样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市场,政府推动科技研发市场一体化建设,不仅在需求层面,而且在供给方面也促进了技术进步。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各机构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组织协调并监督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强化项目的推进工作,对重大科技自主创新项目要成立专门的协调组织负责实施及时跟踪和研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联合协作,形成推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合力。要在搭建创新平台上下功夫,建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公共服务等科技创新平台,并逐步扩大平台数量、规模及服务范围,使其不断向机构规模化、服务专项化、组织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五、国有企业自身的创新策略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企业自主创新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形成。尽管整体上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大意义,但是微观上,企业的创新投入积极性并不高。根据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理事长郑新立2011年演讲提供的数据,我国央企研发投入、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只有0.7%。而成熟经济体的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一般都达到5%,所以一旦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向国外市场就会缺少竞争力。

国有企业研发投资的重点是技术设备投资,存在“重设备引进,轻技术消化吸收”问题。每年我国形成上万亿的设备固定资产投资,其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但是企业花在引进设备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费用微乎其微。企业采取的研发策略往往偏好技术引起、产品引进,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汽车工业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结果中国成了世界汽车展览会,但是我国的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并没有大幅提高,核心部件仍然依赖进口。相反的例子是高铁行业,高铁行业坚持以我为主,通过逆向工程、技术消化,控制市场开放节奏,现在的高铁技术已经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开放后反而抑制创新能力的现象在很多行业都有,原因不外乎目光短浅不注重自主创新、靠给外国企业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还有对外开放速度过快,引进的企业没有实现技术溢出等等。

新的竞争形势下的国有企业,必须从更高层面来考虑企业技术创新策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最根本的目标是要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有引领社会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意义。国有企业应该实行积极的研发策略,主动开发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首创求得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导地位,而不是追求依靠行政垄断或者政策优惠。因素组合与配置的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就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两者的组合;根据技术创新方法不同,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国有企业显然应该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自主创新模式。这是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冼国明、薄文广(2006)研究发现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Girma et al.(2009)使用1999年~2005年的国有企业数据研究发现FDI进入和国有企业创新负相关,但是在那些出口导向、投资与人力资本和研发的企业是正相关。上述这些研究都说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利用外资提高生产效率是需要条件的,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自身要练好内功。

国有企业创新和研发还应该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和国有企业而且和民营企业也应该合作。防止出现类似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之间的恶性竞争。要树立共赢意识,市场经济不是零和博弈,尤其是在科技发展领域,技术和知识具有外溢性,对方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

国有企业还应该完善人才政策。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应把有潜力的的技术骨干送到国内外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造。同时,在企业内落实技术、知识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有关政策,支持实行股权、期权奖励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个人收益比例,核心技术领域的高层人才给予更优惠的待遇。

[参考文献]

[1] Girma S,Gong Y,G■rg H.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World Development,2009,37(4):866-873.

[2] Hu A G,and Jefferson G H.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1):86-107.

[3] Nolan P,Wang Xiaoqiang. Beyond privat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J]. World Development,1999,27(1):169-200.

[4] 李婧. 政府 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3):18-24.

[5] 冼国明、薄文广.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06 (3):106-117.

[6] 张海洋、史晋川. 中国省际工业新产品技术效率研究[J]. 经济研究,2011 (1):83-96.

[7] 赵晓庆.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164-175.

[8] 白天亮. 国企新姿 中国脊梁坚强挺立[N]. 人民日报,2013-04-15.

[9] 鲍丹. 创新挺起国家脊梁[N].人民日报,2013-05-27.

[10] 陈俊杰.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比较与选择[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0):1-5.

[11] 陈林、朱卫平. 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J]. 经济学,2011,10(1):653-674.

[12] 严海宁、汪红梅. 国有企业利润来源解析:行政垄断抑或技术创新[J]. 改革,2009 (11):128-133.

[13] 张银银. 瑞典国家创新体系探析与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1):86-91.

[14] 周彬. 目标激励、利益集团与国有企业改革[J]. 江汉论坛,2013(9):18-24.

Abstract: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meet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marke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take the role of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well under mixed ownershi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not only obligation bu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ot only in favor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upgrading. A series of polic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encoura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strategy.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innovation;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rategy

[参考文献]

[1] Girma S,Gong Y,G■rg H.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World Development,2009,37(4):866-873.

[2] Hu A G,and Jefferson G H.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1):86-107.

[3] Nolan P,Wang Xiaoqiang. Beyond privat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J]. World Development,1999,27(1):169-200.

[4] 李婧. 政府 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3):18-24.

[5] 冼国明、薄文广.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06 (3):106-117.

[6] 张海洋、史晋川. 中国省际工业新产品技术效率研究[J]. 经济研究,2011 (1):83-96.

[7] 赵晓庆.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164-175.

[8] 白天亮. 国企新姿 中国脊梁坚强挺立[N]. 人民日报,2013-04-15.

[9] 鲍丹. 创新挺起国家脊梁[N].人民日报,2013-05-27.

[10] 陈俊杰.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比较与选择[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0):1-5.

[11] 陈林、朱卫平. 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J]. 经济学,2011,10(1):653-674.

[12] 严海宁、汪红梅. 国有企业利润来源解析:行政垄断抑或技术创新[J]. 改革,2009 (11):128-133.

[13] 张银银. 瑞典国家创新体系探析与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1):86-91.

[14] 周彬. 目标激励、利益集团与国有企业改革[J]. 江汉论坛,2013(9):18-24.

Abstract: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meet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marke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take the role of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well under mixed ownershi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not only obligation bu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ot only in favor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upgrading. A series of polic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encoura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strategy.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innovation;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rategy

[参考文献]

[1] Girma S,Gong Y,G■rg H.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World Development,2009,37(4):866-873.

[2] Hu A G,and Jefferson G H.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1):86-107.

[3] Nolan P,Wang Xiaoqiang. Beyond privat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J]. World Development,1999,27(1):169-200.

[4] 李婧. 政府 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3):18-24.

[5] 冼国明、薄文广.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06 (3):106-117.

[6] 张海洋、史晋川. 中国省际工业新产品技术效率研究[J]. 经济研究,2011 (1):83-96.

[7] 赵晓庆.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3):164-175.

[8] 白天亮. 国企新姿 中国脊梁坚强挺立[N]. 人民日报,2013-04-15.

[9] 鲍丹. 创新挺起国家脊梁[N].人民日报,2013-05-27.

[10] 陈俊杰.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之比较与选择[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0):1-5.

[11] 陈林、朱卫平. 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J]. 经济学,2011,10(1):653-674.

[12] 严海宁、汪红梅. 国有企业利润来源解析:行政垄断抑或技术创新[J]. 改革,2009 (11):128-133.

[13] 张银银. 瑞典国家创新体系探析与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2013 (11):86-91.

[14] 周彬. 目标激励、利益集团与国有企业改革[J]. 江汉论坛,2013(9):18-24.

Abstract: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meet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new era of reform,marke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undertake the role of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well under mixed ownershi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not only obligation but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ot only in favor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upgrading. A series of polic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encoura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mselv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just strategy.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innovation;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trategy

猜你喜欢
研发自主创新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幼儿园童趣打击乐活动的研发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