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幼儿“数学认知”的三大目标,提高了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为幼儿数学教育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准和方法。然而,部分幼儿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和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数学教学手法较为传统,不敢让幼儿充分参与到互动游戏之中,使得幼儿的数学思维受到局限,降低了幼儿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当前幼儿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寻找有效的完善对策,引导幼儿在参与和互动中感知和学习数学,为幼儿数学互动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一、创新教师的互动教学观念和手法
为了提高幼儿数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激活幼儿的数学潜能,教师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手法,从源头上提高幼儿数学互动水平。一方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根据自身在教学上的不足,主动学习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积累多元教学经验,例如,如何明确互动目标、如何设置互动内容等。另一方面,幼儿园也应加强对教师有关开展互动活动的培养。例如,与教学培训机构签订合同,订购视频、讲座等数学教学资料以供教师们学习先进幼儿教学机构的数学互动教学经验;每周开展数学研讨活动,教师两人一组,先由轮到的一组备课,之后由数学组教师一起对该组的教学互动目标、互动内容等进行研讨,提出完善互动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互动环节中如何激发幼儿潜能进行修改完善。自我提升和交流学习将优化教师们的数学互动观念和教学手法,有利于建立起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互动环境,最终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幼儿参与数学互动的兴趣
在各类生活情景中引导幼儿参与互动,使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是提高幼儿参与互动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生活中有各种有趣的图形,孩子们会发现好吃的饼干是圆形的,喜爱的图书是长方形的,漂亮的气球是椭圆形的等等,老师引导孩子互相描述所喜爱物品的形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数学图形学习;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开展对应关系等等的互动练习,例如午餐时分发碗、勺、点心、水果;在吃橘子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组,把橘子皮剥掉,大家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瓣橘子,然后让组内的一个幼儿给小伙伴分橘子,其他组员做监督,你一瓣,他一瓣,她一瓣,我一瓣……看看最后大家各分了几瓣儿,然后再边吃边数,一起进行合作,计算桌上的橘子少了几瓣,还剩几瓣之类的训练。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沟通,把数学互动扩展到家庭教育上,提高幼儿与家长在数学学习上的互动频率。如让幼儿每天早上穿衣服、晚上脱衣服时一件一件地数给爸爸妈妈听,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数数。或念有数字的儿歌给爸爸妈妈听,如:1234567,七个小猴树上蹲,七个甜桃手中拿……就这样边念边数手指。当幼儿数得流利而正确时,家长应夸奖、拥抱孩子;当幼儿数数出现阻滞时,家长应给予积极的暗示和提醒,提高幼儿与家长进行数学互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有利于幼儿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奠定后期数学学习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各类数学互动游戏
玩游戏是所有幼儿所喜爱的,而这也是教师可以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的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例如,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通过游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一只猫妈妈,许多小猫;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黑的,其他是灰的;小的老鼠中1只是白的,其他是灰的等等,从游戏中让幼儿知道数字的概念。又如,在生活化游戏环境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包含数学因素的材料和情节设计,让幼儿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如“乐乐水果店”游戏中,在每样水果的标价上,有的直接写上3元、4元不等的价钱等;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时,规定幼儿手中的10元钱只能买2样或3样的水果……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互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另外,教师也应充分利用园内各类资源,自制教具,也可每班自制一些数学教具,轮换使用,促进数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活动的多元性。
总的来说,充分、有效的互动能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能够从多个视角、多个方向对幼儿的潜能进行挖掘、分析,找出他们各自的优点长处,并进行分析探讨,使得每个幼儿的优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教师们应针对幼儿的数学学习特点及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创新互动教学观念和手法、提高幼儿参与数学互动的兴趣以及积极开展各类数学互动游戏等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掘幼儿们的数学潜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