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厚德载物

2014-10-29 04:28解瑂
小演奏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王宁作曲音乐会

解瑂

想写王宁老师,应该说是几年前的事了。2004年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上,王宁一曲《第三交响乐——呼唤未来》相当厚重,令人震撼。那年,他已经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挂着一堆头衔: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音乐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委会委员、理委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子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邀理事等。

后来有幸见到王宁老师,王老师年轻、英俊让我印象很深刻。他高高的个子,五官清秀,卷曲的头发,一身短款唐装,给人时尚轻松的感觉,一点不像他的音乐、配器那样让人凝重得透不过气来。他是吴祖强先生的博士生,也是我们国家第一位配器专业的博士生,所以他的作品创作中,配器很添彩。

之后,我与王老师逐渐熟悉了。王老师与音乐很有渊源,他1954年生,几乎是和新中国一同成长的,和共和国有着同样曲折的经历。

天道酬勤

王宁1954年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早年在东北鲁艺从事编剧导演工作,母亲在黑龙江省龙江剧院舞台美术部门工作。因为出身不好,每次运动父亲都要受牵连,王宁同样深受命运之苦。1969年,在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寒冬腊月的夜里,妈妈带着15岁的王宁,被大卡车拉到黑龙江省肇源县大兴公社,开始插队的生活。

在龙江剧团大院长大的王宁,从小就很有艺术细胞。1972年全家回到哈尔滨后,他拜省歌舞团的大提琴演奏员王新民为师学习贝斯。“我那时非常用功,早上五点多就爬起来拉长弓,怕影响别人休息,就到地下室练习,一练就是十几个小时,后来便参加歌舞团乐队合乐并参加演出了。”王宁回忆说。

1975年,王宁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器乐班。因为经常给同学的演出配一些伴奏,他开始对作曲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在哥哥的影响下,王宁自学《曲式学》等音乐理论,后来有机会听龙江剧团指挥林老师的课,逐渐懂得一些专业的作曲方法。在不断地实践与自修的基础上,王宁的作曲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高等艺术院校刚刚恢复高考,王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

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王宁在校学习十分刻苦。回忆这段经历,他说:“1978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我特别用功,‘四大件都听两遍,77级的课听一遍,我们班的课再听一遍,作业也基本都做两遍。各科的作业经常作几个方案拿给老师看,老师提意见我修改后再给老师看。”每天熬夜学习在作曲系是出了名的,有时别人都来上早自习了,王宁还没睡觉。因为怕每天熬夜回宿舍影响同学休息,他干脆把被褥放在琴房,太晚了就穿着衣服在长椅上小睡一会再起来上课。

大学毕业后,王宁主动要求分配到哈尔滨歌剧院创作室工作,期间从事大量音乐创作、讲学、采集民间音乐、参与民歌集成等活动。在实践中,他产生了进一步深造的念头,随后于198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班,师从王树教授。同时在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国家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专家 Dr.Martin Wesley Smith开办的我国第一个电子音乐作曲大师班学习电子音乐作曲。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六万余字的论文《德彪西的管弦乐法艺术》和《交响幻想曲》《单乐章弦乐交响乐》两部乐队作品。他的毕业论文获得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该论文是一篇较全面论述德彪西管弦乐法艺术,并颇有创建的学术论文。”这篇被认为是向

未来博士论文的挑战性论文,《人民音乐》还做了专访报道。1987年,王宁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主教作曲、管弦乐法和电子音乐作曲。1993年,王宁教授被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后来陆续任教研室主任,作曲系副主任、主任。2000年,勤奋好学的王宁又在职随吴祖强先生攻读作曲博士学位。王宁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源流与发展》针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获得业界高度评价。答辩委员会评语写到:“论文针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颇具前瞻性的独到见解,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学术理论价值,是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

如今,已经博士毕业的王宁仍不放松学习。“我小时候不经意间听母亲说过一个词‘开卷有益,从此这个词一直在提示和激励着我,也令我获益匪浅。”

艺无止境

学无涯,艺无止。在学生时期,王宁创作的大提琴独奏《新疆畅想曲》1979年首演即得到好评,五个乐章的弦乐钢琴六重奏《乡村写生》、男中音领唱与混声合唱《您好!伟大的祖国》等作品都充满创造力、音乐美并富有活力和时代感。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磨炼与实践,1992年,王宁创作的《国风》——为箫、二胡与古筝而作的三重奏获美国纽约国际民族器乐作曲比赛“长风奖”第一名,同年在美国纽约墨尔金音乐厅进行了世界首演。之后,他的创作激情迸发,作品频频获奖。其中:

《二胡与乐队的二重奏》:1994年获台湾首届“新原人世界华人作曲大赛”协奏曲奖。

《醉中仙》:为箫与管弦乐队而作,分别在1993年“黑龙杯”全国管弦乐作品大赛与1994年第八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音乐”评奖中获奖。

《对岸》:为女高音与钢琴而作,2000年入选第六届全国艺术节,并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大赛”获奖, 2003年入选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

《异化——人类和它们自己·世纪末的祷歌——献给1999 》:为室内乐队而作,2001年在“第三届全国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行为艺术音乐作品”。

《妫川古韵》: 为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与合唱队而作,2002年在台湾获“文建会2002民族音乐创作奖”大型民族器乐作品奖第二名与本届比赛大型作品唯一“观众票选大奖”。

《第六感区》:为单管乐队而作, 2003年10月23日在“2003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由瑞士NEC乐团首演, 2005年获文化部“文华节目室内乐作曲比赛奖”。endprint

《第三交响乐“呼唤未来”》:为大管弦乐队与三个合唱队而作,获“北京庆祝建国50周年文艺作品评奖”,“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评奖”,“交响音乐优秀作品奖”,2007年入选15部“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

《第一交响前奏曲“时代”》:为大管弦乐队而作, 1999年在中国交响乐团庆祝建国50周年世界华人交响乐作品征集中获奖;2001年获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主办的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音乐作品奖中银奖第一名。2006年参加“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优秀乐队音乐作品征集活动,以第一名成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首演。

《江村》:为杜甫诗谱写的童声(或女声)领唱与合唱 , 2005年获文化部“文华节目合唱作曲比赛奖”。

《和平之歌》: 2008年由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授予“2008奥运会推荐歌曲奖”。

《交响文学“三国”》: 2008年获“2007年度十大发烧唱片奖”暨“最佳作曲奖”。

……

王宁擅长乐队创作,作品不仅体裁广泛,音乐创作风格极为多变并富有个性。他的音乐不仅十分厚重,同时在题材、形式、技术及音乐素材的选择上,都对传统音乐创作发起挑战,突出地表现为能够非常和谐地兼以古今中外各种音乐元素来营造当代音乐之和音。对此,王宁提出“一要二不避”,即要个性,不避民族,不避西方,也就是强调民族是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西方技术是民族发展的需求。多年来,王宁一直遵循着他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创作理念进行创作,以个性为中心,外学西方技术,内习传统文化。他的音乐创作涉猎广泛,功底深厚,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真诚关怀。他的创作理念使他的作品在欧洲、美洲、亚洲、澳洲等地各类的音乐节、音乐会上演出并受到好评。作品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因此他经常受约国内外基金会、音乐团体、机构的委托,创作从歌曲、室内乐、合唱、民族管弦乐、交响乐、歌剧到影视音乐的各类体裁、题材的音乐作品。

王宁的作品《第一交响前奏曲“时代”》被专家认为是“已突破了传统序曲的写作模式,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会序曲的写作风格”,“真正的雅俗共赏的现代作品”。作品在素材方面定位为两个极点即古老民间与当代。一个是旋律性的,取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器乐曲牌《老八板》开始部分的旋律材料进行创作;另一个是节奏性的素材,取自社会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呼机、手机的声音,用最能代表信息社会的典型性的声音符号发展成高亢的、号角式的音响,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此曲曲体结构又借鉴了中国戏曲曲牌体式单曲反复与主曲循环结构特点,形成渗透着变奏与回旋原则的启、承、转、合之四部结构。作曲技法上融古今中外之手法为一炉

——西方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术加中国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板式、锣鼓与民族器乐的一些表现手法,创作出既蕴涵中华民族音乐之神韵,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当代乐队音乐作品。

《时代》在香港演出时,香港《文汇报》以《王宁作品见大师份量》为题发表评论说:“难能可贵的是,王宁能够将这些古今中外的作曲手法、技术与特色,运用得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粘合交融得全无斧痕……全曲大部分时间充满激情动力,管弦乐色彩不仅摆脱了西方传统配乐大师的和声色彩,还挣脱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延伸出来的苍白感,带有现代中国神韵和动力的色彩……听完王宁的前奏曲,再听当晚三位西方大师(拉赫玛尼诺夫、拉威尔、穆索尔斯基)之管弦乐色彩名曲,王宁的作品,所散发出来的璀璨色彩,与之相比并无逊色……”

王宁的另一部作品《第三交响曲“呼唤未来”》,运用复合性、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与技术手法,反映多元、丰富的社会现象及对美好未来、世界和平的企盼。作品中利用了中外多种文化素材来创作,其中合唱部分包含古时《蒙学十篇》中的章节、《友谊地久天长》歌曲素材及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充满祝福、追求和平的词语。整部交响曲的音响发展由不协和到协和,合唱部分还运用了人的叫喊声、尖叫声、抽泣声等与乐队的结合,同时将合唱安排在观众席中,造成声响的多元性,以此提示危机与恐怖的存在,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与和平世界的向往。

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勃发的创作激情和创新意识,当代社会对其思维与创作的影响,构成王宁不可复制的创作心态与思维。

近几年,王宁的创作领域又添新作,先后委约创作了两部歌剧《刘邦大帝》与《孔子》。《刘邦大帝》是王宁创作歌剧的处女作,为了寻找汉代的历史氛围,他借用了福建南音以及羌族原生态民歌等素材。《孔子》中,他将古时的“吟诵”运用到歌剧创作中。两部歌剧的成功公演,又一次证明了王宁驾驭大型音乐作品的实力。《交响世界》杂志这样评论王宁的歌剧音乐:“他在创作上非常独到的一点是能把各种风格、距离很远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揉在一起,又融会贯通,全无斧凿之痕。”

责无旁贷

还在攻读博士学位时,王宁就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不仅要作曲,还要领导一个团队,负责几百人的教与学,王宁深知肩上的担子不轻。他常说:

“当系主任至今,总的感想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责任。”

“教学单位的系主任如果不在教学第一线,他就不配当系主任。”

“事业依靠什么立足?人才!人才靠什么立足?成果!办好作曲系就是要促进师生的创作与科研,靠作品说话,以成果立足。”

王宁还说:“作曲专业的学习,其瓶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品演奏。成长经历告诉我,这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进步、成长的速度,甚至也影响到学生的前途与命运。”针对这一环节,在他的领导下,作曲系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实践教学的措施。

I.本科毕业交响作品音乐会

学院于2001年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了“2001届毕业交响作品音乐会”, 2004年与中国电影乐团合作举办了“2004本科毕业交响作品音乐会”, 2006年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了“2006届毕业交响作品音乐会”。这些活动在中国音乐教育历史上开了先河,引起业界瞩目,并有多家媒体给予关注、报道。endprint

II.中国音乐学院“新生代”作曲比赛

中国音乐学院“新生代”作曲比赛创立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届,旨在促进作曲教学与学科建设及发展,激励作曲系学生的学习与创作,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乐坛与社会奉献新作,输送人才。至今“新生代”作曲比赛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成果显著。

III.各种音乐节、系列音乐会

近年来王宁策划组织了各种音乐节和系列的作品音乐会:1999年9月举办了“中瑞北京现代音乐节”,2000年举

办了本院“艺术歌曲创作与表演比赛”音乐会,2001年举办了“中西打击乐音乐周”,2001年举办了“东方纪元——北京汉城中韩现代音乐季”,2002年举办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从教从艺40周年教师作品音乐会”,2002年举办了“中瑞国际现代音乐周”,2003年举办“中瑞国际现代音乐季”和“国际现代音乐季学生新作品音乐会”,2004年举办了中国音乐学院“东方纪元——交响作品音乐会”、“东方纪元——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中法文化年——中法电子多媒体与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2007年举办了“东方纪元III——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作品音乐会”等。

IV.实践教学

目前作曲系已与管弦系达成共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管弦系表演专业设置2学分的新作品演奏实践学分,由作曲系学生提供作品。这一举措,与国际接轨,开国内先河。

V.“东方地平线”学生作品音乐会

学期末举办学生作品音乐会,至今已举办了二十几届,收到很好效果。

VI.音乐学院“学生作品会”

2006年6月,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发起,与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首届“音乐学院学生作品交流会”。 VII.采风与社会实践

作曲系每年组织学生到民间、到社会、到大自然中采风。

王宁认为,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研究,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实践教学的建设,重视教材建设,重视国内外最新学术动向研究,以此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他不但担任北京高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的重任,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推出,还主持并调用大量资金推动了“西方音乐理论名著翻译”系列专著的翻译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曲系教师系列作曲技术理论专著和作品总谱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正是在王宁领导下,近年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硕果累累,在业界影响越来越大。他做事也像做人一样,说得少,做得多,脚踏实地,不图虚名。王宁说:“系主任这个职位,不是官位而是责任,这就要在其位谋其政,就要对作曲系的事业负责,要对这个学科建设负责,对作曲系的所有师生负责,这其实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的事。”

作为教授,王宁在教学上要求严格,身体力行。他时常告诫学生,要多听、多看、多实践,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天道酬勤,把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将来就不会后悔。他的学生有的已成为知名作曲家,有的已在各音乐学院任教,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学生的作品曾获得过国内外多项作曲比赛大奖,入选国际、国内音乐节,并列为国际音乐比赛上演曲目等。

琴瑟合鸣

系主任王宁忙碌的背后,是一个洋溢着幸福与艺术氛围的三口之家。王宁的爱人是他在省艺校的同学,从豆蔻年华到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王宁用一句话评价妻子:“这么多年,总是她让着我。”

“我们两人是省艺校时认识的,那时她拉大提琴,我学贝司。我们从恋爱到结婚,经历了七年。我上大学时生活困难,买书的钱,都是她省吃俭用支持的。那时没有复印机,我需要的资料和谱子,都是她帮我抄,她还动员她哥哥和家人帮我抄。”

至今,王宁家的门上还挂着“五好家庭”的牌子,学校很多人都羡慕他们和谐的家庭氛围。

更有意思的是王宁的女儿上幼儿园时就迷上作曲,几岁大就会在五线谱上画小蝌蚪了。如今,女儿已如愿成为作曲专业的大学生,王宁为此特别欣慰。他说:“对于女儿,我当然希望她以后能够超越我,但这完全要看她自己,并不在于我,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学作曲是她自己选的,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无论做什么,要认真、投入。我对女儿的要求是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和谐的音乐之家,这是王宁事业的港湾,音乐的港湾,情感的港湾,也是王宁不断前行的出发地,家给了他巨大的支持和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宁作曲音乐会
Task 1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失败的音乐会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忠言也可以顺耳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成熟这回事
我的想法
森林里的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