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

2014-10-28 23:48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达芬奇狼群畅销书

国内中学生的阅读圈子想来不大,繁重的课业要占去大量的时间,互联网实在又魅力无穷,导致传统的阅读有些兴味索然。其实,“读”的绝对数量并不少,读课本的晦涩、读网络的跳跃,眼和脑接受的信息,比起以前物质匮乏的时代肯定是大多了。只是读书自有一套规则和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乐趣,这样的乐趣,中学生朋友们享受得越来越少了。

即便圈子被压缩,社会上林林总总的风气动向,免不了对中学生朋友们产生影响,尤其是流行文化,比如说,畅销书。我一直觉得畅销书是很奇怪的一种东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怎么来的,忽然就带着万千宠爱的光环来到面前。这个时候如果有幸一睹芳容,通常都有百闻不如一见的觉悟,然后不忍释卷的缠绵,直把书里的奇谈奉为人生的信条。怪就怪在,它去也匆匆。等到它走了你再寻觅痕迹的话,难免奇怪当初为什么会爱上这么个家伙,像谈了一场不着边际的恋爱。

在形形色色的图书世界里,畅销书简直就是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十几年也就那么几十本,每一本都赫赫有名。比如说,《谁动了我的奶酪》,用讲故事的形式化解了人们心理上的误解;《穷爸爸、富爸爸》,重建了人们的财富观念。我记得有一本叫作《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爆有名,讲的是刘亦婷在父母的悉心栽培下,名校哈佛金榜题名的故事,可谓是那个年代中学生的噩梦。放纵玩耍时,同学中谁提一句“刘亦婷”,立马驱散人群。不过买这本书的不看,(被逼着)看这本书的,宁愿这世上没有这本书。以至于某个女孩向父母吐露真言,“一听刘亦婷就烦”。那是怎样黑暗的一个年代啊。

还有一本《达芬奇密码》,今天回过头去再看,我实在不能明白它为什么在中国成为人人捧读的一本小说。要说情节惊险、文字动人,丹布朗的确是有那么几分功力。只是说实在的,通俗小说如此创作水准的,被译介来中国的可谓车载斗量,没什么天大的稀奇。要说丹布朗用小说的形式演绎了与《圣经》有关的一系列秘闻,大部分中国读者并没有与此相关的知识储备与底层记忆,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又何来如此惊人的吸引力呢?我记得是初入职场的时候听闻了这本小说,前辈们都在看,还饶有兴趣地讨论其中的细节。为了到办公室能够坦然和众人打招呼,我带着做功课的虔敬之心将它读完,感觉到身心都经历了一次欧洲传统文化的洗礼。真的是太精彩了——我默默地告诉自己!然后的然后就是把它遗忘。多年以后,想起这本书的唯一价值,就是提醒我,读书切不可人云亦云。评书只求真小人,别做假君子。

差不多在《达芬奇密码》红遍大江南北的同时,另一本畅销小说横空出世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狼图腾》。据作者自己介绍,正版书销售500万册,盗版数字保守估计是正版的3倍;长年占据畅销书榜,历时十年,一直盘踞畅销书前30名中的位置。最近,作者不无得意地(出版社想赚钱)出了一个十周年纪念版。可以预计,《狼图腾》在今后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还会保持低烈度的畅销。

一本书出世时当畅销书,后来转型当长销书,“人生”可谓完美。要论持续地受到关注,和对中国社会比较深层次的影响力,《达芬奇密码》估计是比不过了。还有一点比较有趣,《达芬奇密码》在写作之初,是奔着畅销去的,凡是在传播方面有助于畅销的元素,它一应俱全。而《狼图腾》则不然,它几乎没有女性角色,更谈不上或婉转或暧昧的爱情;它没有主线剧情,不存在吸引人一直看下去的悬念设置;它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恶人,也就没有正义战胜邪恶的所谓情感释放。作者姜戎可能在完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人生使命,意外收获了一本畅销的小说,这个我们稍后再谈。

《狼图腾》甚至能不能被称为一部小说,也存在争议。只因为这本书的主角太特殊了——狼,不是特定的一只或者某一群,而是蒙古草原狼这个族群。

说了半天,《狼图腾》讲的是什么?北京知青陈阵在文革中,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来到内蒙古草原,成为一名羊倌牧民。一直在城市生活的陈阵,刚来到草原,立即就被卷入持续多个世纪的牧民与草原狼之间原生态的战争。草原狼的狡黠多智与卓绝战术,时常让牧民蒙受重大损失。人类通过与狼族的战斗,磨砺了心智,强健了体魄,也常常让狼群尝到厉害。同时,草原狼的杀戮本性惊人,每年大量屠戮黄羊、地鼠和马驹,为牧民们保存了天然草场不受过度侵害。人与狼,千百年来维持着你死我活、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人类只要稍有不慎,立即就会遭受狼群所代表的大自然的惩罚,牧民因此时刻保持战备的状态,与狼群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奇妙情感。

陈阵像所有汉族人一样,初入草原的时候恨狼怕狼。眼看狼群兽性难驯、凶狠残暴,让牧民们终生不得安宁,他厌恶狼的贪婪。可是,被称为“马背上民族”的彪悍蒙古牧民,并不欣赏马,唯独信奉狼,甚至达到崇拜的地步。牧民欣赏狼的战斗意志、学习狼的围猎本领,甚至死后以尸身喂狼,以此为最完美的归宿,这一切又让陈阵迷惑。终于,带着巨大的好奇,陈阵学着牧民去掏狼窝,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在蒙古包里饲养了一头小狼。在与狼艰难的磨合过程中,陈阵的生命也获得了成长。

当然,如果《狼图腾》只是写了这样一个人狼相处的故事,不过是一部有点小情小趣的动物小说。刚刚提到作者姜戎在内蒙古草原生活了十年,后期即开始打这部书的腹稿,其后又历时十几年几易其稿完成了《狼图腾》,不折不扣地是用“半辈子”写了这样一本书。作者要写的远不止草原狼这么简单。

姜戎认为,蒙古人曾经席卷全球的伟功,靠的就是他们与蒙古狼永不停歇的争斗。而曾经被蒙古人征服的民族,包括汉族,是所谓的“农耕民族”。农耕民族被安逸的土地和驯良的家畜羁縻了血性,因此才不断陷入被征服的轮回里。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狼图腾》主张重新书写历史。以前的史书是怕狼的汉族人写的,贬损了狼的价值。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存续至今,凭借的不是通常史书里描述的抵御外敌的英雄。这些游牧民族的“外敌”,不仅不是敌人,反而是中华民族的新鲜血液,他们每输入一次狼性,中华文明就在其后不久,迎来一轮文明的辉煌。

《狼图腾》里提出的观点,无疑会让许多传统的中国人不舒服。况且姜戎对草原生活感悟颇深,对汉族里的“羊性”(羊会盯着同伴受死而绝不反抗,被视为最无能的草原生物)深恶痛绝,简直毫不掩饰要成为汉族的“叛徒”,要对汉民族传统的观念进行“清算”。《狼图腾》发表之后,除了收获媒体的赞誉,也引起了许多争议。与姜戎一起插队的知青,甚至联合起来反对他,说姜戎的描写严重脱离现实,双方至今仍然口角不停,也算从侧面印证了《狼图腾》影响的层次之深吧。

在《狼图腾》故事的最后,陈阵饲喂的小狼最终没有屈服于人类的驯养而早夭,狼群在人类对草原无知的开垦之下被驱赶出境,缺失了草原狼的蒙古大草原,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老人,一天天凋敝下去。结尾看不到一丝希望,似乎反映了作者姜戎内心的绝望。人的自我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无法认同自己,无疑是一种痛苦,遑论否定哺育自己的民族文化本源呢?

谁在读《狼图腾》?感悟最多的可能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了。《狼图腾》上架的那几年,狼性、狼文化、狼精神成为企业家激励团队不时挂在嘴边的口号。优胜劣汰固然能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但是一味强调竞争,也让中国社会少了许多充满仁爱的相互宽容。

我认为,凡是畅销的,总是因应了某种社会心理。十年前《狼图腾》的畅销,大概可以理解为,人们渴望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自我生存的价值。十年以后再读《狼图腾》,依然有价值,只是这种价值转化为团队的合作或者人与自然的和谐。

书籍总是呈现出我们希望它呈现的面貌,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达芬奇狼群畅销书
24小时完成的畅销书
母性的力量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德国老人 用40年融入狼群
狼群之争
达芬奇想飞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重返狼群》
畅销书架
畅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