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光
这里所称地方媒体,是指省以下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传播新闻事件的平台和媒介。受行政管辖、技术装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在搜集新闻素材上很是为难: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件,不具备直接采编的能力,只能拾人牙慧,很难吸引眼球;关注本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又感觉范围太窄,鸡毛蒜皮,很难提起采编者和受众的兴趣。这似乎就陷入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所谓的“无话可说”的窘境:太高、太大的东西不该咱们说,也无从说,说了也不见得有人听;太窄、太小的东西又不知道拣哪些去说,怎么说。
毋庸讳言,突破这“无话可说”的窘境,挖掘出新闻素材的不竭之源,是地方媒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存难题。
那么,地方媒体如何找到获取新闻素材的有效途径呢?当然,方法很多,这里我们仅选取了五种进行探讨。
方法一:从“故纸堆”中觅新意
所谓“故纸堆”,泛指一切以往的消息、资料等,也就是表面上看已经“过了时”的事件。这样的“旧物”可谓浩如烟海,但并非都是垃圾,里面存在着大量的“可再生资源”,我们可以从中寻找新意,得到启发。
2009年,《广州日报》曾发表一篇《孔繁森当年收养藏族孩子——哥哥做保安妹妹上大学》的新闻,就是从孔繁森当年做的一件“旧事”得到的启发,从“新人”身上挖掘素材的一篇好作品。孔繁森虽然去世了,但他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是他不死的灵魂。记者抓住了这一切入点,将新闻视角对准了他生前收养的两名藏族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孔繁森对他们的影响是否生根发芽?这些都是作为新闻作品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方法二:从“天下大事”中找感觉
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题材方面虽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但任何地方的小环境都受制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地域性新闻完全可以从全国、全世界的“天下大事”中去“找感觉”,选素材。
节能减排是近年来的全球性话题,不可谓不大。特别是2013年“雾霾”两个字更是让中国人大丢面子,也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从这一大环境中,我们的一些地方媒体记者找到了感觉:2014年,《沈阳日报》的一篇题为《法库“大风车”每天供电300万度》的消息,选取了一个县发展绿色能源的新闻点:“……平均每天为沈城供电300万度,年节约标煤42吨,减排粉尘6万吨,二氧化碳120万吨……”
方法三:从“文山会海”中抓亮点
由于新闻体制的关系,我们的地方媒体记者大量的精力是被安排做各种会议或政务活动的报道。新闻采编人员很无奈,工作也很枯燥。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各种会议和政务活动其实就是地方政治、经济的风向标。我们在报道会议或活动本身的时候,不要光用眼睛和镜头,要多用用脑子,在完成会议报道任务的同时,多研究、多思考,从会议或活动的讲话、材料、参加人员的情况等多个方面,挖掘出表象后面的鲜活的新闻素材来。
比如,我们可以从参加会议的人物身上寻找素材。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来自当地社会各界的精英,有的甚至是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他们是当地百姓心中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上有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可以挖掘。如,2007年张家港两会期间,《张家港日报》的一位记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新闻素材,记者开篇写道:“在今年市人代会的会场里,一对‘夫妻档进入记者的视线……”此新闻视角很新颖,很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
方法四:从“矛盾问题”中看背景
由于地方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纷至沓来,而且矛盾问题很容易酿成突发事件,各种媒体对此几乎都是趋之若鹜,我们地方媒体去争取抢到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当然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要学会在矛盾问题和突发事件面前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多从问题产生的背景做文章,如此则题材的挖掘不仅丰富,而且深刻。
浙江新闻网2014年4月12日有一篇题为《奉化塌楼倒塌前鉴定为局部危房 同行持不同意见》的报道,就是典型的挖掘突发事件背后新闻素材的范例,我们从这里可见一斑。报道开篇写到“为什么年前鉴定为C级的楼房数月后就轰然倒塌,房子到底为什么倒,是当初的设计不合理,还是没按设计施工,或者施工过程偷工减料?”很吊读者的胃口。
方法五:从“平凡琐事”中寻线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作为我们地方媒体新闻素材最多的地方还是百姓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与其他方面寻找素材所不同的,是日常的平凡琐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需要我们慧眼识珠,见微知著。比如离婚,就当今社会而言可谓再家常便饭不过的话题,但这其中却有很多新闻素材可以选择和利用,甚至通过一些表象揭示出更深刻的社会问题。如《离婚登记员:越来越多女孩愿“坐在宝马里哭”》(2014年4月22日大河网)这篇报道,从一个离婚登记员的视角揭示了离婚背后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再比如“打的”,也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乘客都有过窝火生气的经历,这篇《打的刷市民卡怎么那么“卡”》(2014年4月23日《青年时报》)的新闻报道就说到了百姓的心里头。
寻找和挖掘新闻素材是新闻工作者不可回避的永恒的话题,也是新闻工作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的这段话是广大新闻记者应铭记在心的:“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睡眠,随时随地都在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也可以说,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随时随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采访活动。”
总之,只要我们地方媒体的记者朋友是个有心人,他笔下的新闻素材就如长江之水,源源而来,永不枯竭。
(作者单位:法库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