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莉:传统文化具有“不死的灵魂”

2014-10-27 16:31
中国教师 2014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学校文化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潘文莉:我想先举个例子,我们在建房子时,要想盖得比较高,就要将地基挖得深,打得牢,当我们在建房的过程中或者建房完成后发现“地基”并不够坚固,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吗?在我看来,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好比是民族的“根基”,如果保护不好,传承不利,就可能会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成果。过去,我们曾一度埋头发展经济,解决各自的温饱问题,当我们抬起头来时,发现彼此是如此的陌生,甚至失去原本的“信任”和“关心”,物质生活富裕,精神世界却空前匮乏,楼层还在拔高,地基却岌岌可危。社会是如此,学校也是如此。正是因为发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意图从我们民族的根系中汲取营养,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中国教师》:您认为在教育领域,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价值?

潘文莉: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社会伦理的总和。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全面构建上,让他能够处理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因为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天、地、人的和谐。

现在,产业化的教育模式让学校的人际交往带上浓重的功利色彩,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之间少了传统文化中的温暖宽厚,而多了许多数据量化的冰冷坚硬。领导用数据表格要求教师、评价教师,如一周至少要和学生谈几次话,至少听几次课等。而教师也会用数据表格来给学生排名,至少一月更新一次。过度强调数据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数据化的内容被过度弱化,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伦理构建就很容易被漠视,甚至被忽略不计。同时,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意图保护了我们人伦关系的底线,对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与“读经”活动,您是怎样看待它们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的?

潘文莉:我也接触过一些“经典诵读”与“读经”活动,参加对象多为低年级学生。我认为,这些培训班和“读经”活动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不会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太大的影响。“读经”活动一旦跟学校教育在时间上有冲突,绝大多数的家长就会自动地回归到学校教育中来。而“读经”的方式也很枯燥乏味,常常就是让学生读一些文章,如《千字文》、《弟子规》,单纯地背诵,学生根本不能了解文章的内容,不能明白字句的内涵,很难如办学者所说的那样“潜入孩子的灵魂”。而且,经书已有的话语体系与我们现今的话语体系完全不同,对学生来说,这些不知所云的句子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基本思维,更不用说行为模式了。因为是课余“见缝插针”的活动,所以学生对这些学习内容很少有回顾、感受的时间,不能真正地了解这些文化经典的内涵,流于形式,称不上对优秀文化真正的“传承”。

但某些家长对“读经”活动的热衷也让我们在体制内的教师看到家长在教育方面的诉求,看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心已从单纯的“成绩”到兼顾“人品”的转移。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它将鼓励我们教师要更好地落实“教书育人”的原则。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在贵校有没有类似的活动,效果如何?

潘文莉:我们学校的领导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特色之一就是“武术”。而且,学校也实行过“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组织一些资深教师选编教材,在操场的一角竖起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字经”浮雕,布置一个读书角。学校会在每天上课前,在下午1点15分时让全体学生跟着广播朗读,内容有《千字文》、《弟子规》等初高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目的有二,所谓“一箭双雕”,一是希望学生久读成诵,拥有古典文化的涵养,二是借此让学生在下午1点30分上课前能早点静下心来。

对这样的活动,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这种统一的行动不久就会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时间,它会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引起人们的反感,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生没有对古典文化知识的强烈需求,这并没有与跟修学分或升学直接挂钩,再加上活动方式的枯燥、单一,缺乏趣味,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外动力不够。

换一种方式,换一个时间,效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有些初中教师会把高中语文中的必背书目让学生在初中课堂上就学会背诵,并在班级中开展竞赛,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游戏优胜的快乐,等到高中,也会省去很多力气。比如背诵《琵琶行》,很多高中生觉得苦不堪言,而那些在初中时就会背诵的孩子就会沾沾自喜,这可以说是这些初中教师将国学经典带进课堂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吧。

通过以上一些实践,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学生对国学经典还是非常有兴趣的,只是在时间安排、开课形式和奖励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也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国教师》:您认为贵校是如何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传统文化的教育结合起来?

潘文莉: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绝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名文,如果是这样的话,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枯木、死藤,硬让孩子们扛着上路,是对他们精神的折磨和人格的不尊重。传统文化是活的,应该存活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善念之中,而学校教育要做的就是将它唤醒。说教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而多一些行为的示范。教师要先修正自己,敦厚自己,放下急功近利之心,以优良的人品感染和教育学生。

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我校的地理教师林元龙,采集编写了《感受瓯越文化》和《瓯越民俗和民间工艺》两本书,让学生了解温州地域文化的源头和特色,也成为学校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的校本课程教材。中国传统非常讲究“正宗”,它代表我们对自己宗族历史的珍视,能给我们带来自豪感和责任感。我们鼓励学生做家族历史的“研究性学习”,采集编写三代以上的“家族谱系”。我们也开发了一些选修课程,如杨儒麦老师的《温州的巷弄文化》,带领学生寻访散落在巷弄里的历史人物;俞红娟老师的《经典和流行之间》,探索现代流行歌曲对古代诗词的继承和发扬;我自己也开发出了《好诗共欣赏》,借古代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体会中文语言的优美和诗人生命的真淳。初中阶段的教师要利用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学习童谣,玩过去孩子们玩过的游戏,结伴品尝温州的传统美食,观赏民间艺人的手工艺作品,参观民俗博物馆等。

在我们加深对自己了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珍视自己、提升自己。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推荐学生阅读哪些书籍,怎么读?

潘文莉: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是中国的,总能让我们找到它的文化源头。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中要关注传统文化的“灵魂”,这是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值得传承,就是因为它具有“不死的灵魂”,能够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保持生命的鲜活。例如,在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会以马斯洛的“人生五境界”来分析诗人的内心追求,提示学生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活着”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通过典雅美丽的诗句感受诗人鲜活的生命脉动。

为了增加一些文化知识,提升我们对古典文化的欣赏能力,我会推荐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一些蕴含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反映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前八十回),辅以《蒋勋说红楼》,一共八本,可以颠倒顺序,错乱翻看。蒋勋先生的书好在不是做高深艰涩的考证,而是让我们了解世态炎凉、人心幽妙,既教会我们洞察人性,又熏染我们悲悯善解。

我还会推荐学生读读叶嘉莹先生的《好诗共欣赏》、《唐宋词十七讲》等诗歌鉴赏系列。叶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造诣深厚,学贯中西,常常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来解说诗词的美学原理,让我们以往重感受而轻逻辑的鉴赏方式有一种有章可循的方向感,而她对诗人心路历程的描述更让我们感受到每一首诗都具有的鲜活生命。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余秋雨先生的《问学》、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这些书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历程,感受我们民族的智慧和风骨,“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对现实问题的关怀是我们读书的原点,也是终点。

这些书,我的建议是要慢慢地读,于会心处做个记号,摘录一点,做做笔记,收获会更大一些,关键是不能贪多,要对作者做些准备工作,事先进行了解,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有助于我们耐心谦逊地阅读这些图书,把握文中内容。早年时候,我还看过台湾蔡志忠先生的系列漫画,印象最深的是庄子,线条简洁,形象诙谐,其言行更是玄妙难解,引发我产生很大的兴趣。蔡先生几乎把中国古典的所有经典都画了个遍,《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兵法》、《菜根谭》、《白蛇传》、《世说新语》……一般想得到的都会有。喜欢漫画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轻松之中增长见识。

《中国教师》:您对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潘文莉:风行水流,清洁灵动。大教无形,大音希声。如风行水流,并非刻意为之,是一种自然律动,我们要做到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谐美好,人心回归到平静愉悦,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然生长,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而输掉民族的未来。“出淤泥而不染”的毕竟只有荷花,只有清洁的环境,才更容易培养出高尚的人品。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传统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学校推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