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10-27 05:43:40胡允玲李婉洋
武术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指导员吉林省武术

胡允玲 李婉洋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体育组,吉林 长春 130021)

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社会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支撑条件之一。我国在1994年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中,确立了我国在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制度的建立。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武术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重要人才组成部分。通过本研究,旨在找出影响该群体的主要因素,并给出解决对策与建议,从而完善选拔、培养、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吉林省图书馆收集和阅读有关的著作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依据已有资料的综述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建立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尽可能的全面了解课题领域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思考、初步形成研究基本框架。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问卷设计的原则及本研究的需要,自行设计制定了调查问卷,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向省内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发放与回收。在问卷的发放、填写和回收过程中,为保证问卷的质量,向调查者说明填写要求,问卷发放350份,回收335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98.2%。调查问卷的内容的信度采用重测信度法,R=0.817,说明问卷可信度较高。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价法,评价分数平均值为4.5分,说明本调查问卷的效度较高。

1.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和QQ聊天的方式,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相关信息,是对文献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获取了比较客观、准确的一手信息。

1.2.4 数理统计法

本文对检测的数据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力求利用数理分析来更科学准确的阐述和支持研究观点。

1.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逻辑分析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探讨,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分析

2.1.1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状况

表1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统计数据表

由表1可知,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较不合理,年龄结构较不均衡,虽然中年体育指导员组成部分达到总体的72.6%,知识丰富的中年人较多,但缺乏新鲜血液的青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易导致整体行业青黄不接。经验丰富的年老指导员达到13.1%。青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整体的14.3%,整体行业缺乏活力,教学、指导缺乏活力。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青年指导员数量较少,影响整体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并且青年指导员思想敏捷,充满活力,体能、身体素质较好,具有一定优势。

2.1.2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状况

学历可以客观的表明一个人的教育层次,在我国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的标准,学历较高的人相对而言知识丰富度也就越高。经表2可知:329名吉林省武术项目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专学历人数为194人,占总人数的59%;中专人数为76人,占总人数的23%;本科人数为33人,占总人数的10%;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为26人,占总人数的8%。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学历偏低,影响整体教学、科研和创新能力偏低。其原因主要归结于高危体育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短,吉林省地方立法实践也较晚、重视程度不够。

表2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统计数据表

2.1.3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年限状况

经表3可知: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年限多以3至5年为主,占到总人数的51%,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结论,从业年限越长,整体能力在调查问卷得到的体现也就越明显。通过对329位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年限调查可知,9年以上的从业年限占总数的5.7%;6至8年从业年限的人数为21人占总人数的6.4%;1至2年从业年限的人数为64人,占总人数的19.4%;一年以下从业年限人数58人,占总人数17.5%。现阶段,吉林省高危体育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年限以3—5年为主,2年及2年以下从业年限的人员集中为122人,占总人数36.9%。总体从业年限较为偏短,教学能力可能较差。

表3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年限统计表

2.1.4 影响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因素

在对影响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指导员发展因素的调查得出(见表4):工资待遇与工作环境是影响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占总人数的百分之89%。说明吉林省武术行业的薪金待遇有待加强,薪金待遇增加,能够稳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使之对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促进整个行业朝和谐稳定的发展。

表4 影响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因素调查表

2.2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业能力分析

2.2.1 从事体育指导种类繁多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的体育工作涉及面广、体育基本功要求扎实、业务性强。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人体运动科学和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吉林省严格执行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持证上岗制度,推动武术项目社会指导员行业有效地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群众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促使整个行业有效健康的发展。

表5 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体育指导项目调查表

调查显示(见表5):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的体育项目较广,套路占27.3%、跆拳道占21.5%,而剑术和散打分别仅占8.7%和14.8%,指导项目较广会影响与制约武术社会指导员的对专项的业务能力,不利于自身专业发展。

2.2.2 缺乏体育指导综合素养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从业能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有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地方体育局实施。现在阶段吉林省武术项目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对于促进吉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6 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体育指导综合素养调查表

调查显示(见表6)发展: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体育指导的素质千差万别,非常好的有9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7.4%,比较好的有6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1.4%,一般的有4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7.5%,较差的有3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8%,不好的有9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以上数据表明,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较低。

2.2.3 体育指导交流日趋增多

积极的一面表现在吉林省政府为了发展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也作出了巨大努力,在2012年6月吉林省体育局协同省政府成立了吉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2013年举办吉林省首届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交流展示大会。均较好和有效地推进了吉林省对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文化交流。

表7 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形式调查表

调查显示(见表7)发现: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学术交流占34.5%、培训交流占29.1%、实践交流占20.0%,网络交流占16.3%。体现出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凝聚性,有利于促进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长远发展。

2.3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拔方式分析

2.3.1 培训与进修为主

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培训,标志着我国开展的社会体育活动已经由过去的单一体育部门管理,变为了由国家统筹管理的一项全面工作,标志着我国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已经由社会公益、业余化向职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我国已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技术等级的鉴定,同时培训大纲也规定了以理论课为主。虽然培训内容增加难度,但是内容有较多重复,并且理论性为主,缺乏体育项目社会指导员工作时的实用性。培训目标不明确,并且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课程内容太过笼统,从而易造成“学而不能至用”的尴尬境地。缺少实践环节:培训的知识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

2.3.2 理论与实践结合

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分为组织管理人才和技术指导人才,分管不同社会体育任务。就目前我国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方式而言,培训大纲及内容依然按照所规定的理论课为主,局限性较大。从我国现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学科来看,政策理论知识、体育理论知识、社会体育理论知识等,偏重理论式教育,为了达到规定授课学时,主要培训内容全部在教室学习,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也规定了包括实践的学时数,但是学时较少,比例较小,不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需要。并且培训目标也不太明确,培训教材内容太过笼统,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别,没有按照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所需的知识体系所教学。

2.3.3 多元与单一培养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地域性差异、民族性差异、体育健身人群、经济能力、思想氛围都导致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多元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我国社会体育人群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可能无法满足最广大群众的运动需求,这就导致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无法有效地、切合实际地进行有效连接。通过体育院校学习的培养出来的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只占18%。我国多数体育院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每年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在本科四年中,按照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目标与规范,学生应具备较为系统与扎实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对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提供有效支持。而现今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得不到相应保障,缺乏科研与创新能力,从而影响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的发展。2.4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策略

2.4.1 加大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在国家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成熟的基础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经营企业对职业性的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拥有大量的需求,希望相关体育部门以此为契机,从实际出发完善和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培训及考核制度,完善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结构的不平衡性,完善年龄、性别、学历、从业年限等结构,使之合理。增加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频率与实践,为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推动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道路进程。同时也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整治下,吉林省广大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己应该主动参加培训,增加自身知识积累,完善自身素质,增强健身指导能力。

2.4.2 认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资格

政府与社会应为获得上岗资格认证的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更加丰厚的待遇,从而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竞争态度,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自身能力、加强指导能力、丰富运动训练知识;为还没有取得上岗资格认证或即将步入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高校学生、社会人员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为完善整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做出贡献。通过培训与认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从业资格,对于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更加规范和有序的进行管理,从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意识,更好地为身边百姓进行科学化、常态化的指导。

2.4.3 增强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我管理

转变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观念,改革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增强我国武术社会体育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经营的能力。真正把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到社区中去,融入人民大众。利用政府指导、协助,社会组织自我完善、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网络。推进“政府、社会、经营场所、社会体育组织”的一体协同,成立相关监督职位,由政府制定相应大体方向、社会组织行使行政权力,制定标准的一体化规章制度,使整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所以要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我管理,以期促进吉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不容乐观,性别结构多以男性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年青、整体学历层次较低、从业年限较短。影响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培养方式、授课形式多为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练习,知识储备和更新不及时,培训时间较少。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个体之间能力发展不平衡,专业能力状况参差不齐,阻碍了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的发展。

3.2 建议

应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完善吉林省武术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结构的不平衡性,完善年龄、性别、学历、从业年限等结构,使之合理。加强对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证,从而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意识,更好的为身边百姓进行科学化、常态化的指导。增强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自我管理,推进“政府、社会、经营场所、社会体育组织”的一体协同,以期促进吉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可持续发展。

[1]韩会君,沈建华.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21.

[2]邹本旭,孙永生,张 睿,方海明,姜晓天.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现存问题与对策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36.

[3]杜 放,年 青,王林昆,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术科项目设置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2):60-64.[4]王 子.救生员为何缺口巨大[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杜 放,年 青,马文卿,等.“后奥运时代”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审视与反思[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3):25-28.

[6]罗 洪.全民健身中德社区游泳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吕旭涛.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19.

[8]杜 放,王 岚,代 莹,等.北方高校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6-128.

[9]李相如,刘国永.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的设想[J].体育科学,2005(3):25.

[10]杜 放,李红梅,郑洪才,等.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竞争格局及我国田径竞技实习剖析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8):87-92.

[11]郭可雷.广西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杜 放,郑洪才,罗 彭.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5):76-79.

猜你喜欢
指导员吉林省武术
举办两新党建指导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党员生活(2023年6期)2023-06-07 09:28:26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用工指导员+”激活集体协商
工会信息(2020年7期)2020-07-07 03:34:34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19-02-13 04:24:34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