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平 王 茜 王宝萍
(1.凤翔县水利管理工作站 陕西 凤翔 721400;2.凤翔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 凤翔 721400)
我国煤矿开采九成以上是以井工为主,浅部煤层逐渐枯竭,开采的难度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矿井深度也不断加深,煤层水害增加,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区大量排出矿井水。我国煤矿矿井水年排放量约为22亿t,而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率仅有20%左右,大量未经处理的矿井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矿井水资源。然而因矿井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无法直接利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灌溉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去除了水中重金属物质,可以达到农业用水标准,
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以凤翔县废弃矿井水不同水质的再生水浇灌小麦为例,通过对收获期盆栽土壤的相关指标测定,研究矿井水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性能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矿井水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安全与否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分两步进行,实验第一步需要监测三个类型的水质,原水(O)、再生水(S)、清水(自来水,对照CK),具体监测内容见1.2,并将三种类型水的具体指标与农业灌溉标准做对比,以分析不同水质各指标是否符合农业灌溉标准。实验第二部分,分别用三个类型的水对实验土壤进行灌溉处理,并将原始土作为对照组,每一个处理有10个重复。土壤采用林业站田间表土,经过风干、过筛、混合底肥,杀虫。每盆3苗。
测定原水、再生水和清水的B OD、COD、SS、PH、EC、TN、TP、Cl-、Pb、Cd、Zn。测定土壤取收获期小麦盆栽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包括pH、电导率EC,常规养分指标有全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机质,重金属铅Pb、镉Cd,微生物指标有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和真菌。
本实验涉及3种类型水,直接从矿井中抽取的矿井水原水O,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再生水S,对照组清水即自来水CK。在表1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矿井水原水中P b和Cd含量超标。经过处理后,再生水符合农业灌溉标准。因此,将矿井水原水直接作为灌溉用水还是不行的。
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表2表明,再生水灌溉和清水处理的pH值差异不明显。矿井水水质虽偏酸,但对植物生长而言在正常pH范围内,所以,矿井水灌溉对土壤的pH值影响不大。再生水浇灌会使土壤EC值升高。
与清水比较,再生水对小麦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原因可能是再生水不仅加快了植物的生长,也加快了土壤里全氮的消耗,造成3种样品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明显。三种水灌溉对土壤中速效磷、全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
矿井水原水O中Pb和Cd含量超标,再生水S和清水CK浇灌的水源中Pb和Cd含量正常,非污染表土P b含量在18.290mg·kg-1,三种水源浇灌的土壤都属于非污染土壤。
土壤微生物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全部生化反应。细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多的群落,多为好氧或厌氧菌,在土壤的物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土壤物质无法自行转化,需要通过微生物群将复杂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无机物,再经过植物根部进入植物。放线菌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优势微生物群,在有机物矿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表3可知,矿井水原水和再生水所灌土壤在细菌数量上明显高于清水灌溉土壤,数量多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程度,增加土壤内矿物质的含量。由表3可以看出,原水灌溉土壤的放线菌数量远远高于清水自来水灌溉的土壤,再生水浇灌的土壤中放线菌含量居中,放线菌的数量能直接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三种水源灌溉均对土壤中的真菌数量影响不大。
表1 实验中用水水质
表2 不同水浇灌的土壤理化性质
表3 土壤微生物数量
(1)BOD指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是微生物在规定条件下分解水中可氧化物质消耗的溶解氧。COD指化学需氧量,是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外加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SS是指固体悬浮物浓度。
再生水(S)可以作为灌溉用水。和清水相比较,再生水中含有有机质、有效磷,同时再生水灌溉后,土壤中EC值也有相应的提高,并且没有对土壤中pH、全氮和全钾造成显著影响,也没有在农作物灌溉过程中造成铅和镉超标,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灌溉,还是安全的。
(2)再生水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真菌数量与清水差别不明显,由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能促进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矿质化进程,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
(3)矿井水原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主要原因是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埋下安全隐患。
[1]黄冠华,杨建国.污水浇灌对草坪土壤与植株氮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22-25.
[2]张大庚,依艳丽.沈抚污水灌区石油烃对土壤及水稻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3,34(4):333-336.
[3]贾玉章,赵久清.浅析大同市区污水浇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山西水利科技,1998,120(1):92-96.
[4]崔超,韩烈保.再生水绿地灌溉水质标准的比较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4,1:28-31.
[5]龚平,孙铁珩,李培军.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1997,8(2):218-224.
[6]孙吉雄,韩烈保.用二级城市污水灌溉草坪[J].草原与草坪,2001,92(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