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生
经济学计算题是将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数理逻辑运算相结合的题型。近些年同学们在该类试题上失误的主要原因并非数学应用水平的低下,而是经济概念理解不透彻。随着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引入新的经济概念并在呈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新经济概念看似“超纲”,实际并未超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现就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新经济概念类计算题作一些例举和分析,以探求该类试题的解决方法。
概念一:货币币值与购买力
例1 假设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 货币升值与贬值后其购买力大小会发生变化,这一知识点在教材中并未出现,许多同学将其与“物价的上升与下降”等同而误选A项。
(1)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价值量为15/(1+50%)= 10元。
(2)假设当年商品价值量为X元,由于商品价值总量保持不变,因此:1件×10元 =(1-20%)件×X元,得X=12.5元。
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货币贬值20%的理解,若理解为“原来价格为10元的商品现在要用12元来购买”,这实际上是商品价格上涨20%而非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影响的是其购买能力即对货币购买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商品价格的同比例变化。同理,也可以推出当两国间货币币值发生变化时双方汇率的变化。
概念二: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
例2 假设某国2013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14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4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 价值总额并非教材直接涉及的概念,但教材提及了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是价值总量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总额(量)与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由材料可知:
价值总额=10(1+10%)(1+10%)亿件×10/(1+10%)元=110亿元;
价格总额=10(1+10%)(1+10%)亿件×10元=121亿元。
点拨 除了掌握计算公式外,对概念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的影响因素加以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价值量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影响而不受劳动者数量的影响,而价值量并非价格的唯一影响因素,若不考虑“价值量变化价格可能不变化”这一可能性,则容易得出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相等的结论。
概念三:资金利润率
例3 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
A.6% B.10%
C.12% D.15%
解析 现行教材上并没有出现自有资金利润率这一概念,但试题中已给出利润率(利润/资产)这一概念。依据材料信息:
(1)去年甲的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资产=2万元/20万元=10%。
(2)今年资产是30万元,利润率与去年持平,则资产利润为3万元,这个利润是自有资产与借入资本的总利润。扣除借入资本利润即银行利息额为10万元×6%=0.6万元,因此自有资金的利润为2.4万元。
(3)自有资金(不包括企业借入资金)仍为20万元,因此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2.4万元/20万元=12%。
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自有资金和自有资金利润率两个概念,大家在面对陌生概念时要保持冷静,吃透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解决经济类计算题的核心。
概念四:工资水平与劳动供给量
例4 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
[W][O][L] [W][O][L] [A B]
[L] [W][O][L] [W][O] [C D]
解析 教材并未提及工资水平与劳动力供给量的关系,但涉及价格对供给的影响。本题属于价格理论与分段函数的结合考查。根据材料信息:第一阶段,W提高,L增加;第二阶段,W继续提高,L下降,故选B项。本题各题肢反映的关系依次是:
[选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A\&W下降,L增加。\&W提高,L增加。\&B\&W提高,L增加。\&W提高,L减少。\&C\&W下降,L增加。\&W提高,L增加。\&D\&W提高,L增加。\&W下降,L下降。\&]
点拨 数学比例关系并非本题的难点,解答关键在于对于概念与关系的分段性理解,大家易直接根据比例关系而误选D项。因此,只有紧扣试题新情景新材料,依据已知理论(价格理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概念五:通胀率与失业率
例5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进行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状况从B点向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endprint
[通货膨胀率(%)][A][B][失业率(%)]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解析 理解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并不困难,依据上图可知:通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会上升。其理论依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解决就业的根本措施在于经济增长”这一理论的演绎。从B点到A点意味着降低通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银行基准利率。
点拨 高考试题的理论基于教材,但通过理论变式与新的情景材料来突出试题的灵活性。只要扣紧相关关键词,熟练进行理论迁移,是能够准确理解陌生概念及其关系的。
1.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O][y][x][X1]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1][O][价格][时间]
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
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1倍,每年获利1亿元
B.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
C.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
D.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
4.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纸币量增加了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10元的商品,在宏观调控之后的售价是( )
A.5元 B.6元
C.7.2元 D.8元
5. 假设2013年1单位A国货币/1单位B国货币为1:10,且受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直接影响。2014年A国通货膨胀率为50%,B国货币贬值5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情况为( )
A. A国外汇汇率上升
B. B国货币汇价上升
C. A国货币汇率上升
D. 汇率保持不变
6.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10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
①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endprint
[通货膨胀率(%)][A][B][失业率(%)]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解析 理解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并不困难,依据上图可知:通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会上升。其理论依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解决就业的根本措施在于经济增长”这一理论的演绎。从B点到A点意味着降低通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银行基准利率。
点拨 高考试题的理论基于教材,但通过理论变式与新的情景材料来突出试题的灵活性。只要扣紧相关关键词,熟练进行理论迁移,是能够准确理解陌生概念及其关系的。
1.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O][y][x][X1]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1][O][价格][时间]
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
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1倍,每年获利1亿元
B.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
C.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
D.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
4.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纸币量增加了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10元的商品,在宏观调控之后的售价是( )
A.5元 B.6元
C.7.2元 D.8元
5. 假设2013年1单位A国货币/1单位B国货币为1:10,且受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直接影响。2014年A国通货膨胀率为50%,B国货币贬值5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情况为( )
A. A国外汇汇率上升
B. B国货币汇价上升
C. A国货币汇率上升
D. 汇率保持不变
6.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10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
①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endprint
[通货膨胀率(%)][A][B][失业率(%)]
A.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解析 理解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并不困难,依据上图可知:通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会上升。其理论依据在于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解决就业的根本措施在于经济增长”这一理论的演绎。从B点到A点意味着降低通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银行基准利率。
点拨 高考试题的理论基于教材,但通过理论变式与新的情景材料来突出试题的灵活性。只要扣紧相关关键词,熟练进行理论迁移,是能够准确理解陌生概念及其关系的。
1.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O][y][x][X1]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1][O][价格][时间]
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
A.某企业原来每年获利5000万元,现在成本扩大1倍,每年获利1亿元
B.成本总量减少80%,利润总量减少30%
C.成本总量增加60%,利润总量增加10%
D.投资规模扩大20%,利润增长15%
4.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M国流通领域中货币流通次数减少50%,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流通领域纸币量增加了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前10元的商品,在宏观调控之后的售价是( )
A.5元 B.6元
C.7.2元 D.8元
5. 假设2013年1单位A国货币/1单位B国货币为1:10,且受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直接影响。2014年A国通货膨胀率为50%,B国货币贬值5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看,则两国间的汇率情况为( )
A. A国外汇汇率上升
B. B国货币汇价上升
C. A国货币汇率上升
D. 汇率保持不变
6.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10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
①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