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青
滇西边境片区是一个集多种特殊性为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中央确定的14个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唯一不跨省区的贫困片区。2011年,教育部被委以重任,作为牵头部门重点做好滇西片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模式新:点线面牵线搭桥
“到2017年,将滇西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改革先行区、教育开放试验区和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这是教育部为滇西扶贫开发制定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教育部与云南省建立了多层面会商机制,首创部省联动模式,大大提高了政策落实的效率以及部省之间的交流互动。2013年5月,教育部与云南省政府共同出台《加快滇西教育改革发展共同推进计划》,按照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的基本定位,对滇西的教育改革发展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重点加强对口支援示范区的建设力度。
教育部要求各直属单位、直属高校不但要和具体的区县结上对子,还要面向当地持续派出挂职干部,对口支援滇西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2013年3月下旬,首批54名干部奔赴滇西10个州市的49个县开展挂职扶贫工作。
这些挂职干部入滇后,积极融入滇西扶贫开发中,成为上级政策资源和滇西贫困地区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专业优势、人脉优势,努力争取资金项目,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扶贫贡献力量。
挂职临沧市政府秘书长兼市委改革办副主任的赵竹村用“点、线、面”3个字来概括目前的工作状态。“刚到挂职单位时,大家还只是挂职干部个人,经过3个月的工作,每一位挂职干部周围都是一个工作团队。”他说:“大家通过自己的工作,带好一个团队,影响一批干部,将来挂职干部走了,一大批地方干部还继续留在本地发挥作用。”眼下,56位挂职干部正在不断打造56个工作团队,在传统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上,打造起团队带干部、牵线搭桥促帮扶、面向基层抓培训的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新模式。
成效多:滇西教育大发展
“定点联系滇西工作必须要讲政治、动真情、真扶贫。”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及定点帮扶滇西工作时曾这样说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教育部真心、真情、真力的支持下,滇西教育实现了较快发展。
从基础教育上看,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滇西“爱心幼儿园援建工程”,动员国内知名玩教具生产企业,向滇西66所幼儿园捐赠了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玩教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将滇西10州市56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标准从2.05万元/年提高到2.7万元/年。滇西专项基金配合营养改善计划安排1100万元用于滇西农村学校购置厨房设备。
“贫困地区学校宽带普及工程”为滇西40所学校提供宽带接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专项资金6400万元,设立“滇西边境山区县教学点特殊重点支持项目”,用于校舍维修和设备购置。2013年,云南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中小学幼儿园培训,其中,向滇西边境山区10州市投入约4700万元,占全部培训投入的55%。“滇西边境山区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进展顺利,52个县99人目前正赴英国或新加坡进行3个月的学习培训。
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组织发动40余所高校、职教集团和各类教育基金会,在滇西地区投入3.79亿元,投入资金位居全国第一。主导16所直属高校、10个东部职教集团开展对口帮扶。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与大理学院签署帮扶协议,启动滇西地区“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等,多层次、多方位加强滇西片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力度。
在教育部的倾力帮扶下,云南省高等教育入学名额显著增加,2013年部委属高校在云南招生计划达到10560名,较上年增加了1374人,首次突破万人大关。全国普通高校在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计划也实现了增长,一些贫困县第一次有了毕业生考上“985”高校。挂职临沧市凤庆县副县长的郑哲促成了中山大学对凤庆县的自主招生工作,7名学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中山大学即对其进行了录取。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扶智”的标志性工程,自筹建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积极给予政策、资金倾斜,鼓励支持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示范,目前基本完成了学校建设的制度设计,并确定了珠宝学院、咖啡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学院为首批重点推进建设学院。
真情留:身体力行彰自我
滇西挂职干部在整个扶贫模式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点”,他们将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毫无保留地挥洒在云南这片热土上,身体力行,不仅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更在奉献中提升了自我。
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湾东镇小学旁边,有一片滑坡易生点,如果赶上雨季,极易发生大面积滑坡。来自清华大学的挂职副县长向辉下定决心要把县里几个学校附近的滑坡点治理好。为此,他主动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申请治理资金,但基金会需要学校地质隐患的图片、资料,当时正值雨季,为抢时间,向辉冒雨前往,路上车辆打滑冲进泥沟,大家惊魂甫定,把车子推出来,又向学校赶去……最终,学校材料在第一时间上报,争取到了120万元资金。如今,小湾东镇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已近竣工,秋季学期,新教学楼就可投入使用了。
在洱源县挂职的张才喜,看到当地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因为缺少医疗费而放弃治疗后,积极与公益组织联络,争取到了30万元救治公益基金。
在漾濞彝族自治县挂职的金勇促成了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2014年“圆梦班”落户漾濞,资助金额为120万元,使60名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受益。
在上海交通大学派出的挂职干部吕忆松的积极协调下,上海交大和洱源县签订定点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和年度工作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学校将和洱源县在科技产业、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其中,在中小学教师、农技能手培训上,将有1000多人受益。当地干部群众高兴地说:“这1000多人就好像1000多粒种子,发挥的辐射作用肯定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