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稳妥地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
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着力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各有特色、优质均衡。根据划片入学的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进入较好学校学习的平等机会。
——3月8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围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接受微访谈。在回答网友“海兰—赣州”提问“就近入学、划片入学,但是附近的学校资源差,怎么做到公平教育?”时,他做出上述回答。此次微访谈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网友提问共计2157个。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袁贵仁共回答了18个问题。还有网友问:“目前在很多城市存在着小升初‘择校热’。请问教育部如何缓解这种现象?”袁贵仁回答:“‘择校’的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少、分布不均衡,应对之策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着重规范,在加快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小升初划片入学模式、对口升学流程、入学办理方式、信息公开办法,做到规范招生、阳光招生。”
“自主招生”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
——在3月11日下午进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教育改革”的集体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表示,“自主招生”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是在高考“排队”的情况下学校自主的加分,不能照顾学生的专业特长,“我们学校招生的时候不会只按总分排,另外还增加了面试,尝试对学生作更全面的判断。今年可能还要加进体能的测试,同时将成立招生委员会,吸收社会人士、校内的老师、学生和校友参加”,他说。
对学校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潜力,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还有其他方面,包括社会责任心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第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在平时考试中是考不出来的,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的问题、道德方面的表现考试反映不出来。所以,这也是我们改革的一个方向。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对“自主招生、外语一年多考”等高考改革方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同时指出,“分数决定一切”是高考最大的弊端。
一是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教育在其中的特殊使命;二是系统研制、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并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三是在社会生活中普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
——3月9日,朱永新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把孩子们领进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
“投毒案”是一个偶然性事件,但从中可以看到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偏重知识的传播,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关注比较少,然而培养人格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任何知识的学习,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高校不要忘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高考改革整体格局还是政府统一管理,而自主招生本质上是对高考制度的补充,考试招生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深层次的目标在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追求公平是教育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大学是最应该主张公平的机构,应该在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中探索公平。既要践行公平价值观,包括在招生、教学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又要不断深入研究公平的具体内容,从法律、人文角度为社会建设作智力贡献,向社会传播公平价值观。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访谈”,针对记者提出的“反思‘复旦投毒案’”“高考自主招生制度”“教育公平”等问题,他做出了上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