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儿一样

2014-10-23 19:53陈秀之
食品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王建女儿专业

陈秀之

她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小姑娘;

她偏爱文学,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企管;

带着对梦想的追求,她不停地选择未来人生;

她说,理想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于是,她的人生开出了绚丽之花。

提到心理专家王建一,喜好看电视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她是著名心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AP签约咨询师、心理测量师;北京电视台《谁在说》、《选择》栏目签约心理专家、CCTV热线12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市卫视多档节目出任心理专业嘉宾。她有着10余年职场与婚姻家庭心理工作职业生涯,被誉为职场、情场心理问题“双场专家”。作为女人,她是成功的,不仅事业获得了成功,家庭也收获了幸福。她是如何做到的呢?近日,记者走近她,听了她背后的故事!

选择并不意味着永恒

1961年11月9日,王建一出生在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家庭,上有一个姐姐,在她十一个月时,由于父母下放到外地,她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八岁上小学二年级时,父母回京,她才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

从小学到高中,王建一成绩一直保持优秀,16岁就发表诗歌,因此在考大学时,她希望能上中文或者新闻专业。没有想到,1979年高考的时候,她因几分之差落榜。而落榜的原因,竟然是语文没有考好,将作文的“缩写”审题失误写成了“改写”。要知道,语文是王建一的强项,甚至班主任去有关部门查高考卷子,都认为王建一一定能考过。然而,命运有时是会跟人开玩笑的。

高考的失败,并没有打败王建一。在父亲的鼓励下,王建一继续努力学习,各科尽量保持平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0年的高考中,她拿到了那张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在选择专业时,王建一所喜欢的专业受到了母亲的阻止。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王建一的父亲被视为“苏修分子”,下放到了外地,家庭受到了冲击。出于爱护女儿的本能,母亲不希望王建一学文,一心希望女儿跟她一样,学财会专业,以后也从事会计工作,务实点。同时,也希望建一读家门口的首经贸大学,守着家,近点。王建一听从了母亲的建议,选择了首经贸大学。那时的财会专业属于二本类,由于她高考分数较高,被一本的工业经济系录走,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第一年是基础知识,由于初、高中学的法语,大学时改学英语,工业经济系中又有机械制造、电工原理、线性规划……,这让王建一有些接受不了,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有时她也难免对母亲抱怨,母亲总说,你学的这个专业好,是当厂长的料!

既然选择了,就得坚持!然而,埋藏在心中的文学种子却愈益萌发。1981年,王建一选修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中文专业课程。为了平衡两个学校的两个专业课程,她每晚给每一个专业各用三个小时时间学习,这样的强度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毕业时王建一居然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由于全国只招1名,王建一一个非中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落榜了,开始走向社会。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走出校门后,王建一被分配进了北京市建材局,正式成为了一名公职人员。对于这样的工作,不少人打心眼里喜欢。但王建一不!工作一年半后,她选择了离开,她要去完成她未了的文学、记者梦。为了这个梦想,她甚至放弃了公派留学去瑞士的机会。

有梦就要圆!放在王建一身上再适合不过了。她顺利地调到北京工人杂志社。王建一说:“当时最想去北京日报,由于非新闻专业毕业,所以没去成!”记者工作的历练,使王建一迅速成长。在北京工人杂志社工作的近七年时间,她三次获得国家新闻奖。北京工人杂志社隶属于北京市总工会,工会同时创办了北京工人报,后来更名为劳动午报。

七年了,她觉得工作事业应该迈向更高的层次,她去了中旅集团的官方杂志——《中旅之窗》,后来更名为《旅行家》杂志。在那里工作一年后,她希望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当她得到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招聘信息后,就去新加坡参加笔试、面试。由于没有新加坡国籍,不具备做正式记者的资格,报社为她开辟了专栏,专门向新加坡读者介绍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经济的眼光介绍中国大陆的情况。在那一年,她与《联合早报》首席评论员张丛兴先生合集出版了《诗海萍缘》。

王建一去了新加坡,而她的丈夫当时在日本工作,幼小的女儿只得交给姥姥、姥爷带着。人是走了,但心里却有千千结,她放心不下女儿,在那里工作一段后,因为不想让自小离开母亲的情况重新出现在自己女儿身上,她选择了回国。

一切又得重新开始。选择喜欢而熟悉的职业是成功的保障。王建一还是选择了做媒体人,她去了新创办的《中国市场经济报》并任策划部主任。中国市场经济报是中央党校主管的报纸,后来由于经费跟不上,导致报纸停办。无奈之下,一些同事陆陆续续地走了,王建一也走出了工作两年的单位,转而去了《北京人才市场报》,被安排在人力资源版。北京人才市场报在当时的报摊上销售得非常火。

工作的起落总是让人难以捉摸。王建一由北京地方单位辗转到中央单位,几经周折又回了地方单位,在心理上的落差还是有的,但很快她就调整好了自己,只有把工作干好,才是正道!

在负责人力资源版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不少HR经理,外企的HRD建议应该把人力资源版办成职场心理版。在创办这个版之前,王建一觉得自己应该去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于是去北师大心理学院读了在职研究生,所学专业为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

从心理学讲,记忆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永久记忆和瞬间记忆、深层记忆和表层记忆之分。中国的改革开放,得来何其不易,因此,不论采用何种记忆方式,都是不该忘记的。王建一所有的人生转折甚至挫折,对她后来学习心理学,从事心理工作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不停的工作转换中,王建一始终没有丢下自己的笔去记录,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一路走走停停,其实那颗不安分的心一直在追寻,其间她还创作了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每根头发都在痛》。

王建一说,写那本书的真实原因是为了纪念1978-1998年20年的改革开放;换句话说,就是为了献给改革开放20周年。小说在出版的时候,她主张用她为书籍起的名字《满娅:1978-1998》,但出版商主张用《每根头发都在痛》。也许,他们认为,改革开放20年,步步艰辛,国家的每一根头发都在“痛”吧。然而,或许因为这个书名,让读者误解是满娅因为爱情每一根头发都在痛,加之出版商的宣传语言——“这是一部都市女性的情感自白录……”

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有些东西,会得失参半。从心理学讲,遗憾,也许是一个人成长的“心灵鸡汤”。要不然,王建一怎会从经济、文学、新闻的角度转为从心理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呢!这些都最终成为她的财富。

有些人注定是为梦想而生的。王建一就属于这类人。她总在为自己的人生找寻什么,那或许就是所谓的理想吧。究竟什么是理想呢?理想,其实是个抽象的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那是跟着内心的感受在行走的。

2006年,王建一看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栏目,她认为整个栏目做得不错,看着上面的专家点评,她认为自己也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栏目组制片人去了电话,结果一试成功。这也是王建一从平面媒体转身进入电视媒体的开始。到了电视媒体后,王建一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由最初的一档节目,到后来的多档节目。

家庭事业需要兼顾

有人说,女人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就难获得家庭的幸福;拥有家庭,就难以获得事业的成功。但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王建一都获得了丰收,她是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平衡的呢?

偶然中存在着一种必然。王建一说,多年的记者生涯,使她在采访各行业人士中,早已埋下了对人性探索的种子。大学时,她把所有的零花钱用来买书。由于爷爷学哲学、经济学,对她有一些影响,而心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她后来从事心理学可能与此有关。心理学是“唯心”的,但不是唯心主义,受爷爷影响,她也很喜欢哲学。 奶奶虽然没有文化,但乐观开朗,习皆善成。爷爷是大学生,奶奶没文化,俩人相濡以沫,一生相爱厮守。她和奶奶睡一张大床,爷爷独自睡在单人床上,她每晚都在他俩的聊天声中睡去,早晨在他俩的聊天声中醒来。她不知道,文化水平相差很大的二老,是如何弥合知识鸿沟的,总之,俩人有说不完的话。王建一说:爷爷奶奶的婚姻生活,是她所向往的!

在工作中,王建一恪尽职守,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不停地给自己充电。无论是电视节目的录制、企业讲座,还是在她的心理工作室接待每位来访者都是认真负责的。习惯记录的她,陆续将一些分析、感悟、经验、心得等等写下来,整理成册,出版成书,比如《建一对话女孩》、《停下来享受美丽》、《身体向左,爱情向右》、《建一说职场》、《爱·问王建一》等。

在家庭中,王建一始终坚守“包容”。她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的家庭也是矛盾不断,偶发冲突。老公,严肃认真,思想传统;女儿,时尚前卫,青春叛逆。当传统老爸遇上前卫女儿时,她在中间就得起个粘合剂的作用。

王建一的婆婆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嫁入这样的家庭中会获得不少利益,其实,他们没花过家里一分钱。王建一认为,在大家庭中,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要“忍”,在小家庭中,也要“忍”,说得文雅点就是“包容”。丈夫有妹妹、弟弟,她与他的弟、妹关系都搞得不错。她和她爱人,像许多夫妻一样,也会抬杠,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包容。她和丈夫还在2010年荣获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杂志评选的“和谐家庭,幸福榜样”。

其实,王建一也是那种传统女人。丈夫出国工作,无论是婚后去日本,还是后来去利比亚,她都坚决支持,而自己则默默承担家里的一切,除了职场发展也做了相夫教子的女人。

饮食习惯决定一生

当和王建一谈从小的饮食习惯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时,王建一说:“应该是有影响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吃什么长大,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饮食习惯。王建一说:“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们爱吃馒头、烙饼、大白菜、西瓜、黄花鱼、带鱼、白薯等,自然而然,这些食品就成为我终生所爱。”

奶奶做饭,爷爷在旁边观看是最常见的家庭风景之一。而目前大致吃遍天下美食的她,依然认为奶奶蒸的馒头、烙的饼、炒的大白菜,爷爷干炸的小黄花鱼、烤的白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如今,王建一的女儿最爱吃的东西居然也是大白菜、西瓜和白薯。王建一甚至笑称,遗传因素在她和女儿之间得到了充分的佐证。

据王建一讲,她喜欢吃馒头,但是结婚后,丈夫家基本顿顿吃米饭,所以,在单位吃饭,同事都知道她只吃馒头,因为回家就吃不到了。婆婆是云南人、公公出生在俄罗斯并在那里长大,因此,丈夫家中的饮食习惯有两个:南方饮食和西餐并用。她和女儿动辄吃大白菜、白薯,在丈夫眼中有些“奇怪”。他不爱吃水果,而她和女儿酷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尤其是西瓜。她怀着女儿的时候,丈夫在日本,没有亲人在身边,妊娠反应导致吃不下东西,家中又没有人照顾,吃又吃不下,不吃又饿,有的时候,一天就吃半个或一个西瓜。女儿是鲜榨西瓜汁的爱好者,丈夫每每不明白:怎么爱喝这个?有什么好喝的?他不知道,女儿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基本没吃过别的:西瓜、大白菜和白薯亦将是女儿终生离不开的食物。

王建一说,她的饮食观是越简单越好,要回到本真。她的早餐就是馒头片加芝麻酱,还有坚果、水果,一直坚持着。蔬菜是能蒸就蒸,能煮就煮,因为那样最有营养。

如今的王建一是成功的,但她笑称,成功只是一种不断的积累。脚踏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做事的同时,也需要对梦想的不停追求。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王建一也由最初的普通职员成了当红的心理专家,给她自己的人生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猜你喜欢
王建女儿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Market Values
KALEIDOSCOPE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活干好了不吃亏
活干好了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