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燕 王殿元 朱培武
摘 要:高校寝室安全、卫生、室友关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必须面临的难题。文章通过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寝室管理现状的调研,发现各方对文明寝室的认同与执行仍存在意识与行动上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文明寝室的内涵时代性特征不明显、新生代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现存制度落后且宣传实施缺位等,建议从转变寝室建设主体和制度落实方式等方面推进寝室文明建设。
关键词:文明寝室;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0-0090-0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寝室在不断新建,但仍捉襟见肘。学生居住拥挤、分散,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上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衔接困难,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寝室文化的缺失,大学生自制力不强,对寝室卫生不注意等[1]。随着越来越多有关寝室安全、卫生、室友关系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省市都提高了对文明寝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不断提高寝室各方面建设的质量[2]。浙江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积极推动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指导高校寝室文明化建设:2012年7月,首次出台高校学生寝室配置标准;2012年9月,浙江省高校学生寝室标准化建设验收方案研讨会在浙江科技学院召开。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创建标准化寝室,主要是运用评估指标体系这一套强制性的统一规范,促进高校寝室硬件设施适合寝室功能要求,促进寝室科学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实施。
一、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现状
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的生活栖息地,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静谧港湾,更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课堂。文明寝室应该是包含寝室文化的内容,把文明和寝室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文明寝室内涵基本表述为:寝室成员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表现为成员间的关系、成员与社会的关系、成员与自然的关系,共同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项目组根据常用的调研方法以及平时的经验,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选用了问卷、采访、观察、比较等方法,采用SPSS和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量和质这两个层面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解剖。
(一)卫生状况
笔者调查500余名高校在校学生,结果显示近一半学生寝室卫生习惯不佳,卫生意识薄弱,且应付性较强。在“请阿姨打扫卫生”的学生中大一的学生所占比重最低,可能是大一学生由于对学校的熟悉度较低,较为遵守纪律以及对寝室的新鲜感较大,更加爱护寝室。同时,习惯于应付的人数占了半壁江山。总体来说,学生的卫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强。应当通过一系列制度和观念的作用来改变这一部分人的意识,使他们自觉养成好习惯。
(二)学校检查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检查整顿有意义的学生只有30.3%,而41.4%的学生认为只是学校对上级的应付,25.2%的人认为太注重形式。从实地采访中笔者发现不少学校的寝室管理都缺乏长期性思考,也许校方应该考虑一下改变管理方式或者是设立激励机制,而不是简单去检查批评,应当把制度管理和学生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家认识到寝室卫生的重要性,同时把学生的利益与寝室综合水平相挂钩,实施标准化管理。
(三)硬件设施与布局
经统计,我们发现对寝室硬件设施以及布局不太满意的学生占比达到67%。采访中有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该高校寝室由4人间调整成5人间后,寝室空间以及洗手间过小,没有安置杂物的地方,洗手间的通风也不太好。设备老化以及维修不及时等也是学生反映较大的问题。这可能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或资金不足造成的。
(四)遵守寝室规定情况
经统计,98%的学校都有制定寝室规章协定,但从遵守情况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同时,在访谈中,宿管透露寝室里虽然很多制度都已经存在,但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制度的执行,主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制度执行方面有待改善。学校在制定某项制度时应当做好实际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意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有学生的参与,这样能保证制度的接受性和有效性。
(五)夜间签到制度看法
有部分高校为加强学生夜间安全,实施夜间签到制度。调研中反映认为签到制度“作用大”的学生比例仅占9%,超过90%的学生认为该制度作用很小,甚至是没有作用。校方出于安全初衷掌握学生夜间动态制度在学生看来几乎无用,出现该类问题说明学校管理方与学生被管理者对制度实施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在具体实施中宿管人员、楼长、寝室长等工作分配与协调存在不衔接的情况。
(六)集体活动情况
通过调查寝室室友关系方面我们得出,几乎没有一起活动(以聚餐为例)的寝室的比例占36%,经常聚餐和较少聚餐的寝室分别占34%、30%。由此可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寝室经常聚餐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大四及以上年级寝室经常聚餐的比例高达49.2%,比其最低比例23.3%高出1倍多。这说明高年级的寝室氛围相对于低年级更为融洽,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学生的思想成熟度以及相处时间的长度与寝室和谐度成正相关,并不像一般的相处时间越长、问题越多的常理,而性别因素对寝室关系的影响不是很大。
二、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现状来看,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明寝室内涵有待深化
高校对文明寝室的要求过于单一和笼统。高校方面认为文明寝室应有较好的寝室氛围,卫生干净整洁,寝室成员间相处融洽,寝室中有一种家的氛围。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对文明寝室的检查仅仅停留在卫生整洁和装扮美观方面,其他譬如寝室氛围等方面关注的却很少。学生的学习成绩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与寝室成员和睦相处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做事”和“做人”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素质,而寝室“文明”的终极意义其实是“人的文明”[3]。endprint
(二)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
生活条件普遍提高给现代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这已成为一个共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还没有摆脱“摇篮教育”,教育方式不科学,溺爱现象严重等。因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未掌握洗衣叠被等基本生活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等生活常识。而这与当前高校文明寝室建设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良好的生活秩序形成一定的落差,这也导致寝室成员间因自理能力水平和生活习惯水平差异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摩擦,甚至引起争端。
(三)寝室各方沟通不充分
本部分沟通分为室友之间与学生和宿管之间两部分。从学生方面来说,刚进入大学,室友之间彼此不熟悉,再加之地域、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果寝室内部沟通交流不充分,极易导致室友之间出现隔阂摩擦,甚至产生消极腻烦心理,主动减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忙于各种活动或恋爱,在寝室逗留时间短,与室友的沟通也自然而然地减少。从宿管的角度来说,部分宿管责任心不强,不能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关怀和爱心,从而使学生主观上减少与宿管主动交流的机会。同时,个别宿管文化素养不到位,只把当宿管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管理方法落后,与学生交流少,彼此关系不和谐。而且寝室后勤人员间交流沟通不畅,重复越位管理现象普遍,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厌烦心理。
(四)现存制度落后且宣传实施缺位
现如今,显著的问题是高校文明寝室制度落后同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切实落到实处。虽然高校在管理与服务方面制定了大量规章制度,但制度更新周期长,与此同时当今大学生群体对这些规章制度并不太重视,很多人认为这些制度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并无很强的拘束力。因此,规章制度在很多地方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另外,学生或执行者反馈意见的渠道非常狭窄。当前大多数高校仍未认识到意见反馈渠道对于寝室管理及制度改进的重要性,因此并未设立便捷、有效、及时的反馈渠道对大学生的意见进行处理,这往往造成了后期意见采集与改良的缺乏。同时,外来人员的管理不够完善导致寝室建设存在更大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寝室成员朋友以及家人的来来往往促使管理更加不易实现,流动性过大导致了制度宣传的缺失,影响制度的落实。
(五)硬件设施与服务管理不完善
随着各高等院校的扩招,当前众多高校学生公寓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备,制约了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寝室学风的建设,学生公寓缺乏公共平台和交流的场所,使公寓内无法进行公共生活和相关活动,学生的沟通交流受到限制。在众多寝室公共设施中,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公共自习室、公共阅览室、师生谈话谈心室的缺乏尤为普遍。同时,寝室硬件设施如卫生间、阳台、水管等设备质量不高,维修更新周期长,导致部分硬件出现老化,而且维修保修程序烦琐,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而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公共设施既是寝室教育的有效平台,又能促使寝室文化氛围形成的催化剂。
(六)安全隐患多
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寝室的安全管理是寝室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各类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也逐渐成为学生生活所依赖的装备。近年来大学校园寝室安全状况不尽如人意,成为因学生违纪等原因引发突发事故的“重灾区”。寝室内违章电器屡见不鲜,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且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也对学校在寝室电气电缆基础设置中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进入寝室区的社会人员复杂,再加上学生对自身财产保管意识不到位,容易出现重要物品失窃等现象,学校管理方也难以最终查找。同时,也有可能成为寝室成员间不信任的引发因素。
三、推进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原因分析以及笔者对一些资料的搜集和生活观察,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转变寝室建设主体与制度落实方式
改变学生的意识是保证文明寝室建设活动长期性的根本。高校应切实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校刊、网络等方式,对有关寝室方面的现有制度进行宣传,使学生了解到很多制度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促使他们对一些重要制度能自觉地贯彻实施;同时,高校可成立寝室管理委员会与工作小组,选拔自愿参加或在学生中口碑较好的学生作为成员,让其根据当前寝室管理现状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优化,有必要可以制定新的有关制度,并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反馈,将反馈的结果作为改进的依据。另外,可以在寝室管理委员会与工作小组之下的结构中选用学生担任一些职位,让学生管理学生、引导学生,比如采取楼长、楼层长和室长三级制度。
(二)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监管
高校应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作为学校育人和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大力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积极发挥部门的作用,全面推进高校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部门自身作风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完善寝室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建立完善院系辅导员和公寓辅导员入驻公寓的公寓管理模式,使寝室管理更加到位全面。充分利用宿管部,发挥党员干部、学生干部的作用,使学生增强寝室主人翁意识,投入到寝室管理中来。
以往学校制定寝室管理规章制度都是后勤部和学校领导主持制定,大体上全国的高校寝室管理办法都相似,其实每个学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大方向一样的前提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校可以设立新制度意见小组,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宿管参与制度决策和制定过程,制度制定应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制度的受众,而且能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第一手信息。这将使制度能被学生理解,以便接受和实施,而且更能体现学校对寝室管理的重视。
(三)提高宿管能力,增强对学生的理解
宿管应当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在该年龄段内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同时绝对不做寝室规章中明令禁止的事情,带头遵守。每栋楼应当定期有一部分的宿管走访学生寝室,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和生活难题,同时对管理制度进行宣传。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意见,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制度,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存在感,一举两得。同时,存在部分学生因宿管态度恶劣而有报复宿管、故意不遵守制度、给宿管造成麻烦的现象。宿管应当清楚自己的职责是学生的监护者,肩负着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二者休戚相关,不必要对学生恶言恶语,当然也不能为维持良好关系而对违规现象视而不见。endprint
(四)建立标杆制度,重视社会舆论宣传
学校应当采用类似企业标杆管理的方法,给寝室建设树立一定的榜样和标准,设立常规寝室、优秀寝室、文明寝室等等具有区分度的寝室等级。评价标准要多元化,可以采取奖学金评定的方法,每学期评选一次,由宿管统计寝室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课外活动获奖数量、平时寝室表现(卫生、寝室氛围等)进行综合评估,对获奖的寝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相应的荣誉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和综合发展。社会应当充分意识到构建文明寝室的重要性,因为这关系到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品质和质量。报纸等一些宣传媒体应当积极为文明寝室的建设制造舆论,经常报道一些典型事例、对各大学校的文明寝室建设进行实地调查和公开评比,必要时可以投入小部分资金进行奖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大学生发展的潮流,增加寝室建设的动力。
(五)改善寝室环境,提高后勤效率
当前学生对于自己寝室的硬件以及服务满意度不高,集中表现在硬件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政府应当对投入学生寝室使用的硬件设施给予格外的关注,如椅子、床铺材料、水管的质量,以保证学生的生活安全。同时定期对水电、网络等常规设施进行检查和检修。进一步完善保修渠道,对学生提出的保修情况给予及时处理。派人员检查每栋楼的安全隐患,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来水管、电线等,保证质量和耐用性。坚决杜绝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220伏交流电、大于1200W的用电器),但是为了给学生生活带来方便,应当在寝室楼下公共区域配置相应的电器。对于反响较大的产品,可以组织其他部门制定相关标准,以规范寝室用品的质量。维修的问题是寝室管理的老问题,其中的职责划分不清、要价不合理以及低效低质等现象为广大学生所诟病。学校应当划清界限,让专门部门管理寝室维修,同时对维修费和零件价格进行明文规定,严禁乱收费。规定学生在呼叫服务后两天内问题没得到解决的有权去宿管中心投诉,以保证维修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高校文明寝室建设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新的和日益重要的方面,当前最重要的是让文明寝室的概念深入人心,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其他宣传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帮助大学生成为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的人,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使高校人才在社会上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力量。
(课题组成员还有涂雨杨、张晓燕、熊玉婷、鲁雅婷)
参考文献:
[1]王梅.浅谈大学生寝室卫生管理[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9,(1).
[2]韩丽君.医学院校开展和谐校园寝室文明建设进程中存
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3]温忠麟,骆风.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
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