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
摘 要: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展现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对国家财产、人民安全造成极大损害,也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城市现代化为背景主要从城市火灾发生的因素及特点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重大火灾风险和防火能力的战略防范。
关键词:城市 火灾风险 防范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36-02
1 城市火灾风险系统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速度加快,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引发火灾的因素日益增多,对城市防火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当前,城市防火体系还未完善,人们对重大火灾的防范工作还缺乏思考。
1.1 城市火灾风险危害性特点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分布密集,加上经济的告诉发展,使得城市引发火灾风险因素日益积聚。由于火灾破坏力特别大,对城市造成的损害不亚于地震、洪水、滑坡及泥石流等其他自然因素。但是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危害性虽然很大,发生频率却比较低,通常是百年一遇,危害不是经常性的。火灾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有引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从而火灾发生的频率比较高,长期危害性显得更为巨大。现代城市火灾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多发性:我国城市人口密度比较大,城市火灾发生的多发性。我国物质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相应的,引发火灾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城市火灾的多发性趋势已成必然。据统计我国2008年火灾80089起,到现在2013年152157起,火灾发生次数居高不下呈逐年递增趋势。
(2)破坏性:城市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是各个行业的集中营。虽然我国在逐步完善城市防火体系,提高人们对防范火灾的意识。但是,由于火灾的偶然性,我国城市近年发生多起重大火灾。此外,城市火灾不仅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有十分严重的间接损失。
(3)复杂性:城市高层建筑、大型易燃易爆化工企业不断增多,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其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大。建筑功能、生产工艺日趋多元和复杂,令开展火灾防范和救助的工作难度加大。再加上人民群众对火灾防范意识不强,引起火灾原因的因素增多,这些都使城市火灾具有更强的复杂性。
1.2 城市火灾风险系统的宏观认知
1.2.1 社会经济结构因素及其宏观变迁影响着重大火灾风险
我国人口流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经济发展程度提高直接引起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城市火灾发生的概率也就越大。正是人们在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的人口流动形式下,盲目性和无序性强化了重大火灾风险即时空差异。
能源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在现代化进程中,能源总量的变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剑拔弩张,城市火灾发生的次数大大增加,损失惨重。因此“能源转变”是影响城市区域重大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 宏观因素影响火灾脆弱性的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区域的单位面积的火灾发生率是表示火灾脆弱性的变量,即平均每1万平方公里上每一万人口中每一年发生火灾的起数,也称为“区域火灾发生率”。
(1)产业转型影响的空间结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非农业增加值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密度”、“工业增加值密度”和“重工业总产值密度”是影响城市火灾脆弱性的产业性空间结构的变量。根据某城的统计情况及回归分析表明,这四个变量构成回归相关关系,并具有正相关性质。如表1所示。
由表可看出,城市灾脆弱性随着工业进程中产业性空间结构的变迁而增强,这是城市火灾脆弱性的基本特点之一。据此,产业转型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重大火灾风险的宏观因素之一,它在重大火灾风险的空间结构上表现出重大火灾脆弱性。
(2)能源转变影响的空间结构分析。
通过结构主义的系统分析表明,“工业用电密度”、“工业用油密度”和“工业用煤密度”是影响城市火灾脆弱性的能源性空间结构变量。根据某城的统计情况及回归分析表明,这三个变量与城市“火灾发生率”构成回归相关关系,并具有正相关性质。如表1所示。
由表可看出,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火灾脆弱性随着现代化进程中能源性空间结构的变迁而增强,这是重大火灾脆弱性的基本特点之一。
据此,能源转变基本上可以视为影响重大火灾风险的宏观因素之一,它在重大火灾风险结构上表现出重大火灾脆弱性。
2 城市防火能力宏观概述
2.1 有效防范宏观危险性
从宏观上讲,在防范城市火灾风险方面,应该从整体出发,站在整体战略的高度上对城市火灾防范进行规划。我国的改革开放他自己的体系和纲要,发展城市火灾防范也要有五年计划。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居安思危的意识,对火灾的危险性有深刻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思想、行动、体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宏观风险管理的系统性措施和宏观风险治理的整体性方略。
2.2 有效防范宏观脆弱性
每个国家在其城市化进程中,总会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在火灾风险防范和能力的提升经常与城市化进程脱节。比如,“城中村”火灾防范设施缺位,防火能力薄弱;“公路城市”发展畸形不前导致遇上火灾风险事故时消防救援面临重重困难;民宅办厂、以厂代仓和围和建设使的消防安全雪上加霜;一些闲置破旧厂房、工地上火灾风险极为突出。城市的暂住人口数量多,人口空间结构不合理。因此,为了防范城市灾风险及提高防火能力应该优化城市常驻人口的空间结构。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应该充分认识到火灾风险的脆弱性。城市火灾风险防范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在开放的条件下,市场容量和规模的增长对城市火灾风险的不利影响。在防范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规划和建设个体风险大而社会风险小的新型高级的市场化发展的城市空间,优化市场空间结构的安全水平。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费方式及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给城市火灾防范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给城市火灾防范带来了契机。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火灾防范的规划应该和现代能源消费的方式相结合,火灾防范工作要做好,积极部署火灾防范措施。现代的能源消费方式中电和油气的消费迅速增长,应该结合火灾风险,积极部署火灾防范措施。与此同时,也应该优化能源的空间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核电等能源,拓展能源多样化,对防范火灾的脆弱性进行规划,结构优化。
2.3 有效防范宏观易损性
在火灾防范过程中,应该重视火灾的人口易损性,优化人口受体结构。我国目前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在火灾事故中更容易遭受人口易损性。因此应当将老年人问题纳入城乡消防安全战略规划和日常工作。
同时在火灾防范中,也要重视流动暂住人口等火灾风险弱势群体的火灾易损性。流动人口人员流动性极大,隐蔽性强,登记率不高,管理难度大。尤其是流动人口中的年幼子女,其火灾伤亡性极大,火灾易损性极大。在现代城市背景下,要以第二产业为重点,第三产业为补充,优化产业受体结构防范城市重大火灾易损性。
3 结论
防范城市火灾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有我国社会安定发展。提高防火能力,加强防火意识,对于城市火灾的减少有重要作用。总之研究表明,国内外的城市风险研究工作总体上仍然有待突破微观的资源型配置的框架,创建结构性、体制性的社会本质安全。因此本文研究城市火灾风险及防范措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城市加强火灾风险意识和防火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陈国良,胡锐,卫广昭.北京市火灾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4):119-124,180.
[2] 周天,陈伟.火灾逃生自动诱导系统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181-184.
[3] 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框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10-212.
[4] 楊巧红,王声湧,马绍斌.火灾伤害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7):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