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2014-10-22 19:20刘福金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效性策略

刘福金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它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大使命,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从“原理课”开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重点阐述了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0-000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它要求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端正对世界、对人生、对自我的态度,把人生的追求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梦紧密结合,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因此,这门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长期担任“原理课”教学与研究的一线教师,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循教育部统一指定教材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展开教学,又要紧密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既要努力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又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发展要求;既要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又要改革“原理课”教学的评价体系,使该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终生难忘的一门学科。

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教材作为授课依据

“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基石。笔者在教学中严格以“马工程”的教材体系展开:首先,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要求大学生建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再次,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历史发展进程,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最后,通过讲授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完善、发展,坚定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终极追求目标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通过对教材基本体系和整体结构的讲解和梳理,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

二、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取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此,在每个章节的具体讲授上,要善于把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设计敏感且实效性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理论进行思考讨论。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永恒发展”即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时,笔者举大学生关注的男子110米跨栏冠军刘翔的例子。刘翔在2006年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在这个项目保持了十三年的世界纪录。杰克逊的时代结束了,而刘翔的时代也结束了。目前,男子110米跨栏跑的世界纪录是美国名将阿里斯·梅里特创造的12秒80。因此,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纪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通过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大学生理解没有什么成就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任何成功都只是作为一个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大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拘泥于事物发展的一个状态,把它放在整个过程中加以考察;教育大学生既不能为一时的挫败一蹶不振,也不要因眼前的成功故步自封。只有在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不被发展着的世界所淘汰,人生才能越走越开阔。

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使教学内容契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要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重要工具。“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真正感觉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例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即唯物辩证法适度原则时,笔者列举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学生父母“陪吃”、“陪读”、“陪练”等现象,具体分析父母这些行为的出发点是因为爱,但这些爱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以爱的名义过分控制,以爱的名义造成伤害,是真爱吗?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

爱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成了虚假的爱,爱过头就是伤害。父母对子女过分的爱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的人格。真爱是信任和鼓励,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子女能够做得很好,让他们按照自然禀赋去发展独立的人格。引导大学生思考恋爱过程中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怎么来解决?真爱是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选择。如果以爱的名义去限制对方自由,实际上就走向了反面。只有掌握了适度性原则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达到人际和谐。引导大学生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困惑放到课堂上讨论、反思,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问题。

四、注重“原理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

首先,在开学第一堂课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笔者都会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大学生思考讨论:“作为某某专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有何关系?”通过问题促使大学生思考“原理课”与专业课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再具体讲解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学科的联系,为“原理课”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在“原理课”具体章节的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专业教学案例,使大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学习中的人文素养。笔者在经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时,把相关专业内容引进来,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在讲解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时,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电子商务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思考科技带来生活便利,又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结合具体专业学科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让大学生摆脱了“哲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指南,真正调动了大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

最后,把“原理课”拓展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人生就是发现真理、创造价值、享受生活的过程。学习“原理课”的目的是要求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深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通过自己的考察、调研,真正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全部生活的最终要义,只有放手让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反思、检讨、修正,才能最终达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善和提升。

五、增强教学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首先,学院优先对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学院所有“原理课”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把丰富、生动、新颖的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上,为“原理课”的讲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其次,开展一分钟计时演讲。“原理课”的理论性强,不少大学生特别是理科生对它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担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分钟演讲。具体规则跟学生协商制定,用抛绣球的方式确定演讲者,自由选择论题,进行课堂计时一分钟演讲。通过这项活动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又锻炼了大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最后,畅通交流渠道。针对“原理课”课时少,学生少有机会与老师正面交流的现状,笔者在第一堂课就把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联系方式告知全班学生,并许诺二十四小时内有问必答。这种方式,把大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交流、不好意思交流的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通过反馈,效果非常好,对“原理课”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教师是教育之本。亲其师,信其道。再好的手段和方式都只是一种工具,智慧最终是由教师传达给学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学习,在学院网站上开辟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利用外出培训的机会大量接触新鲜事物,阅读相关的专业知识,向专家学者请教。为了提高思想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方法,笔者系统学习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每一位“原理课”教师这种与时俱进的人格魅力都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傅正华.“即”与“离”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考[J].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2,(4).

[3]杨松.如何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J].成

功:教育,2011,(9).

[4]王强芬.关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

的思考[J].职业圈,2007,(12).

猜你喜欢
实效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Passage Four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